分享

广东省县级城市地名由来,南粤千山,境占岭南奇

 王畿郁兮千里 2020-08-03

广州市

荔湾区:1950年6月逢源区与黄沙区合置荔湾区,因境内原有荔枝湾得名;因其地多岭南佳果荔枝得名,又说因盛产荔枝得名,据《太平寰宇记》称此“土有荔枝,冬夏不凋”,故名

越秀区:1950年6月始设越秀区,据《广州百科全书》:因有越秀山(粤秀山、越王山、观音山)得名;因西汉初南越王赵佗曾建越王台于山上得名越秀山

海珠区:1960年由河南区改现名,取其海上明珠之意,据清乾隆范端昂《粤中见闻》:广城南海中,有片石涌出水面,广袤数十丈;相传有贾胡持摩尼球至此,珠飞入水,浦曰沉珠,其石曰海珠;另说因珠江河道(当地称为海)环绕,如海上明珠故名

天河区:1985年由广州郊区析置,因境内有天河得名;另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因区内原有天河机场故名,机场因建在天河村得名,村原名大水圳村,因村前有一条大水圳(沙河涌)得名,1927年因大水圳村前河流河水清澈而改名天河村;或谓得名于天河体育中心

白云区:1952年始设白云区,1956年并入郊区,1986年更名白云区,因境内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得名;主峰摩星岭可俯览全市,遥望珠江,每当雨后或暮春时节,山间白云缭绕,故名;另据《中国旅游文化大辞典》:每当秋夏山中白云萦绕,故名

黄埔区:1973年由郊区析置,因黄埔村得名;唐代原是珠江边泥滩地称为浦村,相传常有凤凰来觅食,遂名凤浦村,后因村民多黄姓,谐音改名黄埔

番禺区: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始设番禺县,据《南越志》:县有番禺二山,因以为名;另说番禺为古越语地名,意为盐村,与贲禺、贲隅为异译;又说因番山得名,取番山之禺,指番山附近的地方;或谓秦至汉初番写作蕃,即番蛮、蛮夷之意,因僻处一隅,被视之为边远的蛮夷之地得名

花都区: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番禺县、南海县析置花县,以县北花山为名;1993年更名花都市,2000年5月设区

南沙区:2005年4月由番禺区析置,因处珠江入海口西岸半岛,沙石丰盛,历代建筑常备;又因地处广府南端,乡民搬运砂石,称之为南沙

从化区:明弘治二年(1489)番禺县、增城县析置从化县,据郭遇熙《重修从化县学宫碑记》:邑名从化,欲民从上之化也,取服从教化、远慑归化、远氓归化之意;1994年3月设县级市,2014年2月设区

增城区:东汉由番禺县析置增城县,因置县时为南海郡新增加的一个县得名;另据《元和郡县志》 : 昆仑山上有阆风,增城盖取美名也;或谓因增江为名,据《中国地名辞源》:江以增城县得名;1993年设县级市,2014年2月设区


深圳市

罗湖区:1979年4月始设罗湖区,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以罗湖村取名;另说罗字源于古越语,是古壮侗语对山的称呼,意为周围湖塘众多的那座山的名字

福田区:1990年设区,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得名于宋代题词“湖山拥福,田地生辉”;另说南宋绍熙三年(1192)建村开荒造田,块块成格名为幅田,后谐音为福田,取德福于田之意

南山区:1990年设区,因境内有风光秀丽的大小南山和建村已700多年的南山村,民国二十年(1931)曾过南山乡得名;另说以南头城为中心,因有南山得名

宝安区:东晋咸和六年(331)析博罗县设宝安县,境内有座宝山,山中有银矿,取得宝者安之意;后有存废,明万历元年(1573)东莞县析置新安县,寓“革固鼎新,转危为安”之义;1914年因与河南省新安县同名改名,1992年设区

龙岗区:1992年12月由宝安县东境析置,以区政府所在地龙岗镇为名,镇因地处龙盘山岗之地得名

盐田区:1997年11月由罗湖区析置,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因政府驻地昔为晒盐农田得名;另说因地处海边,昔日曾造田晒盐得名

龙华区:2016年10月由宝安区析置,因清同治年间,梅县、东莞等地客家移民迁于此,成立龙胜堂并发起建圩,逐渐繁华,故名

坪山区:2016年9月由龙岗区析置,因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至乾隆四十五年(1780)客家人迁至龙岗东头岭山周围,因地势较为平坦,仅东南有较高的田头山,其余均低矮山丘,故名坪山

光明区:2018年5月由宝安区析置,地名来源于光明农场。1957年公明划出部分土地建立农场,取光荣的光和公明的明组成


韶关市

武江区:1975年设区,因北江上游武江流经境内得名,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因武江(武水、西河)流经东缘得名

浈江区:1975年由东河区、南郊区合置,因浈江(东河、浈水、东江、东溪、始兴水、滃江、翁江、翁水)流过得名;浈江因流经古浈昌县得名,浈昌县在以水为名,据《方舆纪要》:县旧名浈昌,以浈水、昌水合流而名

曲江区:西汉始设曲江县,境内江流弯曲(回曲),因名曲江;另据《中国地名辞源》:因境内浈水回曲得名;2004年8月与北江区合置曲江区,区名源于曲江县

始兴县:三国吴永安六年 (263) 设始兴县,因境内有始兴江故名;另据明郭子章 《郡县释名》:县西十里有塔岭,始兴之水出焉,郡县以此名;又说以吉祥之字命名

仁化县:南齐由曲江县析置,因县境古为曲江县仁化乡而来,乡沿仁化城名,取义于为仁德所感化之意;据民国吕式斌《今县释名》:尉佗自王南越,筑仁化城,后为仁化乡,因以为名

翁源县:南朝梁始设翁源县,因县境界北江支滃江水之源得名;据《今县释名》:县东有翁山亦曰灵池山,巅有石池、池中有泉穴八,即翁溪之源,相传有老人隐此,故山溪俱以翁名;另说昔有二仙翁游息于此,居民饮其水者多寿,泉水汇而成河,故以翁命名

乳源瑶族自治县:南宋乾道二年(1166)析曲江县、乐昌置乳源县,因县北丰岗岭(钟乳岭)有溶洞,产钟乳石,并有水南流成河,故名;另据《中国地名辞源》:因乳江发源于境内得名;或谓清光绪《广东考古辑要》:以县北三里钟乳岭得名

新丰县:南齐元明元年(483)析龙川县始设新丰县,取义新置物产丰富之县;另据《中国地名辞源》:因新丰江(新丰河)得名;后有存废,明隆庆三年(1569)由河源、翁源、英德三县析置长宁县,1914年因避重名而复名

乐昌市:隋开皇十八年(598)梁化县更名乐昌县,以县东有昌山,山有乐石(乐山)得名;据《拾遗志》:县东有山名昌山,有石平广数十步,上多竹木交荫,每至佳节,为士庶嬉游之所,时呼为乐石,今取山为县名;1994年设县级市

南雄市:北宋开宝四年(971)雄州改南雄州;以河北有雄州(今雄县),故此称南,地当庾岭要口,为南北咽喉,控带群蛮、襟会百越得名;另据《舆地纪胜》:州独以雄名,指北控梅关而言;1912年废州设南雄县,县以州名,1996年撤县设市


珠海市

香洲区:清光绪十六年(1890)称九洲环,因前面九洲洋得名;宣统元年(1909)邑人王诜集股到此辟埠,定名香埠(香洲商埠);1984年设香洲区,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取香埠、九洲环各一字名

斗门区:1965年7月析中山县、新会县置斗门县,据《中国地名辞源》:因县治初设于斗门得名,斗门镇东北枕黄杨山,西南面向新会梅阁海,地形如斗状,故名;2001年设区

金湾区:2001年由斗门县析设金湾区,因境内海湾多,区政府驻地三灶镇有风景秀丽的金海湾沙滩得名


汕头市

龙湖区:1991年由原金砂区和郊区两区局部合置,因境内龙湖沟得名

金平区:1955年2月汕头市第一区更名安平区,以区内有安平路得名;第三区更名公园区,因有中山公园得名;第二区更名同平区,以区内有同平路得名;1984年设金砂区,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以有金砂路及金砂公园得名;1991年金砂区、公园区改设金园区,同平区、安平区合置升平区;2003年金园区、升平区合置金平区

濠江区:1983年设河浦区,因近海地带俗称浦,北临濠江,故初称濠浦,后因村西有河,濠与河方言谐音改称河浦区;1984年设达濠区;2003年1月由合置濠江区,以境内河流濠江(河渡溪)命名

潮阳区:东晋隆安元年(397)设潮阳县,因处大海之北,潮流往复而名,据《中国地名辞源》:以地处大海之北而得名;另说因处山之南海之北而名,1993年4月设县级市

潮南区:2003年1月由县级潮阳市析置,因地位于原县级潮阳市南部得名

澄海区:明嘉靖四十二年 (1563) 析海阳县、揭阳县、饶平县设澄海县,县名取澄靖海氛、海宇澄平之意;另据据《今县释名》:县南濒海,亦曰鸣洋海,故名;1994年4月设县级市,2003年4月设区

南澳县:清雍正十年(1732)设南澳直隶厅;1912年改南澳县,据《中国地名辞源》:因由南澳岛(南澳山)及其附近许多小岛屿组成故名,南朝梁普通四年(523)义安郡改名瀛洲,岛在其南而称瀛南;隋以瀛南泊船之地更名南澳;又说南澳分为南澳、青澳、深澳、隆澳等四澳,后诸澳以南为总名得名


佛山市

禅城区:1983年设城区,次年更名汾江区,1987年改城区,2002年与石湾区合置;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相传唐贞观二年(628)乡人在塔坡寺遗址挖出东晋时僧人所遗铜佛三尊,遂重建塔坡寺供奉,并立石榜曰佛山,又称禅城

南海区:隋开皇十年(590)番禺县析置南海县,因濒临南海得名;另说因秦朝番禺县为南海郡郡治,故以南海郡为县名,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因郡地濒南海得名;1992年9月设县级市,2002年12月设区

顺德区:明景泰三年 (1452) 南海县、新会县析置顺德县,取意于顺天之德、顺天之德、顺化归德之意,即顺从天朝皇帝之威德;另据《郡县释名》:曰顺德者,以去逆得名,取顺化归德之义也;1992年县级市,2003年1月设区

三水区:明嘉靖五年(1526)南海县、高要县析置三水县,因西、北、绥三江汇流,取三水合流之意得名;又说三水者系汇水、翁水、陶水;据《大清一统志》:西江为一水,北江为一水,合流而达省城为一水,故名三水;另说三水俱在其南,故名;1993年设市,2002年12月设区

高明区: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设高明砦,因地势高阜爽垲,处于山南水北的高而明亮之地得名高明砦;明成化十一年(1475)设高明县,以高明砦得名;或谓明洪武初设高明巡司,设县时即巡司址为治,因以为名;另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以县治高明镇(今明城镇)得名;1994年4月设县级市,2002年12月设区


江门市

蓬江区:1984年以旧城区及北街设江门市城区,1994年8月改现名,以流经市区的蓬江为名;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因江门水道市区段称蓬江故名

江海区:1953年设郊区,1994年8月更名江海区,取江门与外海二地各一字命名;另说以蓬江和外海街道各取一字得名;江门因蓬江两岸蓬莱山与烟墩山对峙如门得名;外海因处西江主流与支流汇合处,江面宽阔,故名外海

新会区:隋开皇十年 (590) 盆允县更名新会县1992年10月设市,2002年6月设区;据《中国地名辞源》:因原为汉四会县地,故再次设县时命名新会

台山市:明弘治十一年(1498)新会县析置新宁县,因地多山近海,盗贼频扰,民企更新安宁,故名新宁;1914年因与湖南、广西两省新宁县同名,以县城北三台山易名台山;据《中国地名由来词典》:因境内有三台山得名;1992年撤县设市,

开平市:明万历初年设开平屯,取开通敉平之义,清顺治五年(1648)析思平县、新兴县、新会县设开平县,据《中国地名辞源》:以开平屯为名,屯名义为从此太平

鹤山市:清雍正九年(1731)新会县、开平县析置鹤山县,因县内有山如鹤得名;据《大清一统志》:鹤山在鹤山县城(今鹤城)内,其形如鹤,故名,因以名县;1993年11月设县级市

恩平市:东汉建安二十五年(220)始设思平县,三国吴黄武元年(222年)改海安县,南朝齐改称齐安县;贞观二十三年(649)置恩州,至德二年(757)齐安县更名恩平县,因恩思二字形近而讹为恩平;另据《中国地名由来词典》:县南有恩平江(锦江),故名;1994年设县级市


湛江市

赤坎区:1984年设为市辖区,因地处潭江北岸河边高地多红土,得名赤墈,1950年后墈俗成坎;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因地处红色台地,台地边呈陡坎,故名

霞山区:1950年设西营区,1956年更名霞山区,以市人民政府驻地村改名;另说因为区中心有个大村庄霞山村得名

坡头区: 1984年6月设坡头区,以驻地坡头镇命名,镇因地处一山坡高处得名,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当地和缓台地称坡地,溺谷湾边台地称坡首(坡头),因位处溺谷湾边台地得名

麻章区:1994年10月由郊区更名麻章区,因区内麻章镇得名,镇因多有剑麻及章鱼得名;另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麻章为古越语名,有光明村之意

遂溪县:隋开皇十一年(591)设铁杷县,因县西铁杷水为名;唐天宝元年 (742) 改遂溪县,因遂溪得名,据清康熙《海康县续志》释遂溪为“溪水合流,民利遂之”

徐闻县:西汉元鼎六年 (前111)始设徐闻县,系壮语地名,徐意为村,闻即汶字音 (今两广称泉水为汶水),意为泉水村;又据《徐闻县志》:谓其地迫海,涛声震荡,曰是安得其徐徐而闻呼,此徐闻所由名也

廉江市:唐天宝元年(742)石城县更名廉江县;因九洲江龙湖至石角河段称廉江(廉水、南廉水、九洲江)得名;后多有存废,1914年因与江西省石城县名重复而改廉江县;1993年撤县设市

雷州市:隋开皇九年(589)设海康县;唐贞观八年(634)东合州更名雷州,因此地多雷得名、以地多雷震得名;又据北宋初沈括《梦溪笔谈》:境内有雷水,雷水貫城下,遂以名州;1994年4月海康县改设雷州市,因古城雷州得名;另说因雷州半岛得名,半岛因一年四季都有雷电,尤以夏季为多,故名

吴川市:隋开皇九年(589)由平定县更名,因县境东郊有吴家地,纳三川(鉴江、袂花江、梅江)之水得名;另说因有吴川水(吴江、鉴江)得名;据《元和郡县志》以县东吴川水为名;1994年设县级市


茂名市

茂南区:1985年设区,因在茂名市南部得名,另说因在原茂名县南部故名,茂名县以茂名水(鉴江)为名 ;据《中国地名辞源》:隋置茂名县,因晋时道士潘茂名于此升仙得名

电白区:南朝梁置电白郡,初建时其后山为宝山,峭壁上有岩洞名龙湫岩,深不可测,投石至岩中,立即雷电交加、白光闪烁,故名;隋开皇九年(589)改设电白县;据《今县释名》:因移县治神电卫得名;2014年与茂港区合置

高州市:1959年茂名县更名高州县,高州之名源于高凉郡,高凉郡以高凉岭得名,据《太平寰宇记》:高凉郡土厚而山环绕,高而稍凉,故以为名;1993年设县级市

化州市: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辩州更名化州,据清光绪《化州志》:州治处石龙之上,居高以临,有龙德正中,变化不测之妙,得名化州;1912年化州改设化县,沿古化州之名,取龙有变化、化生之意;1994年县级市

信宜市:唐武德四年(621)置信义县,盖以近信、招义二山合而名;另据《今县释名》:唐置信义县,宋讳义改宜,有招义山、信义水;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因避太宗赵匡义讳改现名,1995年设县级市


肇庆市

端州区:隋开皇九年(589)高要郡改设端州,西江称端水,端水旁设州,故名;另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因烂柯山有端溪(砚石坑)得名;1988年设区

鼎湖区:1988年设区,因广东四大名山之鼎湖山得名;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传说黄帝曾铸鼎于平原北面山上而得名;另说山顶有湖,称顶湖山,明改今名

高要区: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设高要县,以高要峡(羚羊峡、羚羊峡、高峡山、零羊峡)名县;另说因西江羚羊峡(古为高要峡)高而险要取名;据《水经注》: 有高要峡口而得名;1993年设市,2015年设区

广宁县:嘉靖三十八年(1559)由四会县析置,因嘉靖三十七年平大罗山乱后,取广泛安宁之意得名;另据《名胜志》:言其地广而永宁也,取广泛安宁、东广长宁之义之意

怀集县:南朝宋元嘉十三年(436)怀化县更名怀集县;因有怀溪水得名;另据清《乾隆县志》:以县西有怀高岭得名,或以民瑶杂居,欲长民者绥怀而聚集之地,意即怀柔安集;或谓县名取义《文选》之言:荡平天下,怀集异类,取招来之意

封开县:南朝宋元嘉三年(426)析封阳县置开建县,以开建水(开江)得名;隋开皇十八年(598)梁信县更名封川县,以境内封溪(贺江、封溪水、封江、贺江、临水、临贺水)得名;1952年由二县合并,据《中国地名由来词典》:取二名首字置封开县

德庆县:南宋绍兴元年(1131)因曾是高宗赵构封邑,登基后升康州为德庆府,以示因德受封志庆;明洪武九年(1376)降为德庆州,1912年改德庆县,因德庆州为名;另说县沿府名,取义幸福吉利,据《方舆纪要》:绍兴初升为德庆府,以高宗潜邸也

四会市: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设四会县,因县东有古津水、浈江、建水、龙江,取四水俱臻之意;据《太平寰宇记》:四会者,东有东津水、浈江,西有建水,北有龙江,四水俱臻,因以为名;1993年设市


惠州市

惠城区:隋开皇十一年(591年)设归善县,五代南汉置祯州(浈州),北宋避仁宗讳改惠州,1912年善县更名惠阳县,1953年析置县级惠州市,1988年1月设区,为区别地级惠州市,且是惠州老城区,故名惠城

惠阳区:五代南汉置祯州(浈州),北宋避仁宗讳改惠州;1912年归善县更名惠阳县,因州得名,取恩惠之意;另据《中国地名辞源》:因为古惠州地和南临南海得名;1993年设县级市,2003年设区

博罗县: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灭罗浮山下的缚娄国而置县,取缚娄的谐音得名;另据《傣族僮族粤族考》 :在古僮语中百或博含有口字的意义,僮语倒置,博罗意即罗口;又据《吕氏春秋》:bo为古越语的聚居地的意思,luo就是罗,指罗姓氏族,意即罗族聚居地;或谓东海蓬莱之浮山,有向着罗山浮海而至,两山合拢,后曰罗浮山,傅是附着靠近之意,罗指罗山,后演变为博罗县

惠东县:1949年析惠阳县始设惠东县,因位于惠阳之东,故名惠东;另据《中国地名辞源》:以在惠州治之东而得名

龙门县:明弘治九年(1496)由增城县、博罗县析置,据《中国地名由来词典》:以龙门镇为名;另说因县治七星岗原为增城县上龙门地得名


梅州市

梅江区:1988年1月设梅江区,因沿河多梅花,故名;另说因梅江(恶溪、鳄溪、恶水)从城区的中间穿过,形成了山中城、城中水、山、水、城相融的美景,故名;据清《嘉应州志》:江以梅名,因其地多梅花故名

梅县区:1912年嘉应州改置梅县,2013年11月设区;因梅江为名,另据《中国地名辞源》:以多产梅得名;或谓因此地多梅花,并有梅溪,故名

大埔县:嘉靖五年(1526)海阳县、饶平县析置大埔县,治大埔村,因以为名;据《大埔县志》:大埔,盖俗称,平旷高原,仅宣果瓜蔬麻者曰埔;自茶山 (旧县治)之麓弥望平原,无虑数百顷地,总呼为埔

丰顺县:清乾隆三年(1738)析揭阳、海阳、大埔、嘉应州等地置县,因设治丰顺镇(今丰良镇),以镇名县;据《中国地名由来词典》:有丰溪水,镇因水名,取意吉祥

五华县:北宋熙宁四年(1071)兴宁县析置长乐县,据传南越王赵佗曾在旧治华城筑长乐台得名;1914年改现名,以县北五华山为名,据《中国地名辞源》:以境内五华山得名

平远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由广东程乡、兴宁,福建武平、上杭,江西安远等县析置,据《方舆纪要》:以接壤于武平、安远,因名;另说因介于平武、安远二县之间,各取一字名平远,亦有平定远方之意

蕉岭县:明崇祯六年(1633)程乡县、平远县析置镇平县,1914年因与河南省镇平县重名更名蕉岭县,以县治北小山蕉岭(桂岭)命名;据《中国地名由来词典》:因县北有蕉岭得名

兴宁市:东晋元兴年间始设兴宁县,县以兴宁江(兴宁河,今五华河直到兴宁水口与宁江交汇处)名;有兴盛安宁之意;另据《中国地名由来词典》:县内兴旺无内患得名;1994年12月设县级兴宁市


河源市

源城区:南朝齐永明元年(483)析龙川县置河源县,因县北有三河之源得名;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县治驻此,故名源城;1988年1月设区

紫金县:明隆庆三年(1569)由归善县、长乐县析置永安县;1914年1914年为避与福建、广西永安县重名而易名,以县城东北有紫金山而名,以山在永安县城内东北隅,城环其上故名;另据中国地名辞源》:以县城跨紫金山得名

龙川县:秦朝始设龙川县,本博罗县东乡,东龙穿地而出,即穴流泉,因以为号。另据《南越志》:县北有龙穴山,舜时有五色龙,乘云出入此穴,县名由此;据《中国地名辞源》:邑有龙潭,自嶅山分注会于川,故名;后有存废,五代南汉乾亨元年(917)以雷乡县复置,北宋宣和三年(1121)更名雷江县,南宋绍兴元年(1131)复名龙川县

连平县:明崇祯六年(1633)由和平、河源、长宁(今新丰)、翁源四县析置,以九连克平名之;据《今县释名》:东北有九连山,环通九县,故名九连;明隆庆以后渠贼陈阔口、巢五虎等盘踞其间,官军讨之,累年始平,崇祯六年置县,以九连克平为名

和平县:明正德十三年 (1518) 析龙川县和平峒设县,因县境有和平峒,曾置和平巡司而得名;另说沿用原龙川县和平都得名;又据《中国地名由来词典》:因县内有和平洞得名;明代镇压本县三浰人民起义后命名县名为和平,寓统治者的希望

东源县:1988年河源县析置河源市郊区,1993年改设东源县,因位于河源市地域东部得名


阳江市

江城区:1988年2月由阳江县析置,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因古城临漠阳江而得名;漠阳江又名云浮水,因河流经古莫阳县地得名,另说三国吴赤乌元年(238)阳春曾称漠阳得名

阳东区:1988年2月阳江县析置阳东区1991年6月改设阳东县,据《中国地名由来词典》:因在阳江市之东而命名,阳江市因濒临漠阳江而得名

阳西县:1988年由阳江县析置阳西县,因处阳江市西部得名;或说因在漠阳江以西得名;另据《中国地名辞源》:由阳江县西部地区析置故名

阳春市:西晋太康元年(280)设莫阳县,因有漠阳江在县西,故名;南朝梁莫阳县改设阳春郡及阳春县,取“其地阳和,四季如春”之意;另据《太平寰宇记》 : 县以漠阳江为名,取祥瑞之意;1994年设县级市


清远市

清城区: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设冽江县,因北江流经,取江水清冽为名;隋开皇十年(590)中宿县、威正县、廉平县、恩洽县、浮护县合置清远县,县名袭冽江之义;1988年析置,因是清远市老城所在地得名

清新区:1988年清远县析置清远市清郊区,1992年5月改设清新县,意为清远地区新立之县;2012年12月设区

佛冈县:清嘉庆十六年(1811)设佛冈厅,因厅北观音山上有大佛寺,故又名佛寺岗,厅因山名;1914年设县,据《中国地名辞源》:县沿厅名,厅因附近有村称佛冈围得名

阳山县:西汉始设阳山县,以阳岩山为名;又说因境内曾设阳山关得名,阳山关也得名于阳岩山;据《舆地纪胜》:阳岩山在阳山县西十二里,《旧经》云日出光照此山,因名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南朝梁置广德县,隋开皇十年(590)避太子杨广讳,因境内有黄连山雄障一方而改广泽县,仁寿元年(601)更名连山县,县南有黄连山,峰峦连络多草木,旧志云山产黄连故名;另据《寰宇记》:邑界少有平陆,乃以连山为名;1962年设自治县

连南瑶族自治县:1927年连县、连山县、阳山县析置连阳化瑶局,1934年改安化管理局,1942年改设连南县,据《中国地名辞源》:因处连县之南得名,1955年设自治县

英德市:五代南汉乾和五年(947)置英州,因有英山盛产石英得名;南宋庆元元年(1195)升英州为英德府,因宁宗赵扩曾受封英国公于此,承恩泽德,故名英德;至大元年(1308年)降为英德州;明洪武二年(1369)降为英德县;1994年1月设县级市

连州市:隋开皇十年(590)置连州,因原境有黄连岭(黄连山、黄莲岭,今阳山县境)得名,山因产黄连得名;1912年连州设为连县,1994年设市;另据《中国地名由来词典》:因连口水得名


汕尾市

城区:1988年析海丰县东南七镇设区,以管辖范围得名

海丰县:东晋咸和六年(339)设海丰县,据《岭南杂记》因海中水族甚多得名,取南海物丰之意为名;又据清嘉庆《惠州府志》:海丰亦称南丰,以大海在邑南故名

陆河县:1988年1月由陆丰县析置,因由陆丰分出,县治河田镇而得名,据《中国地名由来词典》:取陆丰及河田首字命名;河田镇因因驻地近螺河和田背村得名

陆丰市:南朝齐析海丰县东境始设陆安县,后有存废,清雍正九年(1731)析海丰县设陆丰县,陆安及海丰各一字为县名;据清乾隆《陆丰县志》:县去古陆安故壤三十里,去海丰县七十里,乃撮举陆丰以名之,谓不忘其旧也;1995年1月设县级设市

潮州市

湘桥区:1991年12月设区,因区域有我国四大古桥之一的湘子桥(广济桥)得名;据《中国旅游文化大辞典》:得名自韩愈侄孙韩湘子手书洪水止此的石碣立于桥畔的传说

潮安区:西晋初年设海阳县,因南滨大海得名;1914年与山东省海阳县重名而改潮安县,取潮州安宁之意命名;另据《中国地名辞源》:县名取义潮水安宁;2013年6月设区

饶平县:明成化十四年 (1478) 由海阳县析置,取“饶永不瘠,平永不乱”之意得名;另据《今县释名》:以海阳县上、中、下三饶地置县,治下饶,故名;取三饶太平之意


揭阳市

榕城区: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设揭阳县,因揭阳岭得名;1991年12月揭阳县析置榕城区,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以揭阳多榕树,定名榕城

揭东区:1991年由揭阳县析置揭东县,据《中国地名由来词典》:因在揭阳之东得名; 2012年12月设区

揭西县:1965年由揭阳县西部和陆丰县局部设县,据《中国地名由来词典》:因在揭阳县西得名

惠来县:明嘉靖四年(1525)由海丰县、潮阳县析置,据《中国地名辞源》:因治惠来都而得名;另说以潮阳县之惠来都置县,因以为名

普宁市:明万历十年 (1582) 普安县更名普宁县,据清顺治 《潮州府志》 : 取 普遍宁谧之义;1993年设县级市


云浮市

云城区:1994年4月由云浮县改设,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因云浮县、市驻地得名;另说因原云浮县驻地是云城镇,故命名

云安区:1996年1月云城区析置云安县,2014年9月设区,据《中国地名由来词典》:因位于云浮市正北,取云浮安定之意命名

新兴县:东晋永和七年(351)由临允县析置,以新兴江(新江)得名,据《中国地名由来词典》:取临新江而兴旺之意

郁南县:明万历五年(1577)析端溪县和泷水县置西宁县,1914年因与青海西宁重名更名鬱南县,据《中国地名辞源》:因处古鬱江(鬱水、郁水、西江)之南得名,后简化为郁南县

罗定市:东晋设龙乡县,隋开皇九年(589)更名平原县,十八年改泷水县;明万历五年(1577)镇压罗旁山区起义后,改设罗定直隶州;取讨平罗旁而至安定、“罗旁已平定之意《中国地名辞源》”而名;1912年改称罗定县,1993年设县级市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