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节是引发读者共鸣的载体

 龙溪文学驿站 2020-08-04

图片来源网络

细节是引发读者共鸣的载体

——读散文《父亲的皱纹》兼与李坤老师商榷

蒋成林

    笔者认为:无论是抒情散文还是叙事散文,无不例外的旨在抒发写作者灵魂深处的极其强烈的情感世界。因此,除非关起门来自娱自乐,写作者一旦决定将自己的情感世界公诸于众,那么,首先应该思考的问题,便是如何才能引发读者的共鸣并尽力而为之。

李坤老师的《父亲的皱纹》(《人文万盛》2017年第一期)是一篇比较优秀的叙事散文。全文用词准确、语句流畅,敢于大胆提示社会大环境之下的底层人的苦难和不幸,而且在点题、段与段之间的衔接以及首尾的照应等谋篇布局方面都下了极大的功夫,效果明显。

故然如此,笔者还是要鸡蛋里挑骨头,寄望于与李坤老师商榷。

读罢全文,笔者似有一丝不自量力的谬误:缺乏描写,叙事平淡,难以融入写作者的情感世界。究其原因,通篇好似缺乏能引发读者共鸣的载体——细节。

从标题上看,李坤老师的《父亲的皱纹》,类似于朱自清的《背影》,然而,两者的选材和写作手段却大相径庭。最大的区别应该是《背影》里有细腻的描述,《父亲的皱纹》则基本没有。

《背影》全文不足1320字,“背影”这个词前后则出现了四次。开篇点题后,作者便紧紧抓住特殊环境里父亲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这一典型形象进行细致地描述。其中,父亲不畏艰辛过铁道去买橘子的细节描述,将一位年迈而行动及其不便却性情执拗的父亲,如何全身心地关切、疼爱儿子的爱子之心推向了高潮。由于有了这一细节描述作铺垫,“我”后面的三次流泪才是情不能已,发自肺腑,从而导致内腺发达的读者,难免跟着作者抹眼泪。倘若没有这一处细节作载体,流再多的眼泪也是矫情,是无病呻吟了。

《父亲的皱纹》呢?开篇算是点了题,最后两段在抒情时也两次紧扣了父亲的“皱纹”,与《背影》的结尾十分接近。可是,除此之外,再没有看到与“父亲的皱纹”相关的词语和内容,更没有看到对“父亲的皱纹”进行个性化的描述了。于是,“父亲的皱纹”到底有什么与众不同,“我”为什么会对“父亲的皱纹”割舍不下,读者好似都无从知晓。

好在“我”没有像《背影》似地一次又一次流泪,否则,笔者只得像批改学生作文时那样,在其后写上“好哭狗儿”四个字了。

散文属于记叙文,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这些细节还是需要大致交待清楚的。否则,读者会如坠云里雾里。《父亲的皱纹》第三段,在概述一位小姑娘在特殊年代的不幸遭遇时,似乎就忽略了这一点,以致于那位小姑娘是在什么时间找到了“一只喜鹊的尸体”、又是在什么地点“清理”和“烤熟”并被“夺走”,“有力者”是什么样的人,小姑娘挨了谁的打,等等等等,读者都不得而知。

本来,这是一出令人十分痛苦的人间悲剧,可是,由于没有具体的细节,读者的心很难因此绞痛起来。也就是说,写作者与读者之间存在着认知上的巨大落差,读者体验不到写作者的情感世界。

周作人在《初恋》里也写了一位命运相似的杨家“三姑娘”,“抱着名叫‘三花’的一只大猫”,“仿佛是一个尖面庞,乌眼睛,瘦小身材,而且有尖小的脚的少女”。全文里,她没有说一个字的话,每次都静静地立在一旁“看我映写陆润痒的木刻的字帖”。有了这些描述,一位本分,淑静的少女形象,便在作者的细描慢画中,活脱脱地跃然在读者眼前,好似真切地听见了她细细的出气声。

后来,作者在“我”对三姑娘的情感作了层层铺垫后突兀地写道:“杨家的三姑娘患霍乱死了。”

就这么平平常常的一句话,此时此刻,对读者而言,不啻一声晴天霹雳,因为,读者正在盼望这对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才子佳人会终成眷属时,猛然间已人鬼两重天了。

呜呼——哀哉!

《父亲的皱纹》是一篇写人的叙事散文,时间跨度很长,从“父亲”的童年应该是一直写到60多岁离世(作者没有写明,也许是我的误读)。即使如此,我却对这位父亲没有印象,这位父亲相貌有什么特征,皱纹有什么特殊,个性有什么特别,全然不知。

英国作家萧伯纳在《贝多芬百年祭》中则是这样描述人物的个性特点的:“他是反抗性的化身;他甚至在街上遇上一位大公和他的随从时也总不免把帽子向下按得紧紧地,然后从他们正中间大踏步地直穿而过。他有一架不听话的蒸汽轧路机的风度……”多么孤高自傲的贝多芬呀!“他穿衣服之不讲究尤甚于田间的稻草人;……竟被当做流浪汉给抓了起来,因为警察不肯相信穿得这样破破烂烂的人竟会是一位大作曲家。”多么别具一格的贝多芬呀!

最后还啰嗦两句。李坤老师在文中还表述了一个与父亲有关的内容:研究生毕业,“工作确定后,我曾跟他说,以后不要种地了,每年与母亲两人,衣食所需,我们姊妹皆可负担……”这些语句读起来,我没有多少感觉,而在读季羡林《赋得永久的悔》里类似的内容时,眼睛真的是不争气地湿润了起来。

诚然,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认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无统一的定式。笔者认为的在散文写作中,细节描述是引发读者共鸣的载体的观点,纯属班门弄斧之言。而将文学大家之作搬出来说事儿,亦仅仅是欲与同仁们共勉罢了。

2017-5-8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