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彭国涛【拜年】文海诗轩传媒鉴赏

 文海诗轩传媒 2020-08-04

文海诗轩传媒

与众不同  自然出众

点击关注可加微信

 拜 年 

作者/彭国涛

初一的爆竹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心里抱怨不停的嘀咕着“除夕已经玩到凌晨1点多了,爆竹声才消停,又接上了,这是谁家啊,精力这么旺盛。”“爸爸快起来吧,该去拜年了”。“嗯”我揉着惺忪睡眼,答应了一声,随后说“姑娘你比爸爸精神啊,昨晚那么晚才睡,今天起的够早的了”。“哈哈,爸爸是懒虫啊!”

拜年是风俗,初一是给家里长辈拜年,初二是老丈人家,这个是祖辈流传下来的,到现在也没有改,始终延续着,在我们家初六就要去舅舅家拜年了,初六是我们约定的拜年时间,因为初六是母亲的生日,自从母亲离世后我们就把她的生日定为去舅舅家拜年的日子,拜年的同时也是对母亲的一种思念吧!母亲姐弟四人,母亲老大,舅舅行二,接下就是二姨(老三)和老姨。二姨老姨家在巴林右旗,没事的时候我们经常通电话报个平安。舅舅始终在农村生活,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如今已经70岁了鬓发染霜步履蹒跚,个头不高的他还是那么勤劳,把庄稼地弄的有模有样。

年轻时的舅舅是很豪气的,和姥爷学过木工,是远近闻名的木匠,我家的那个陈年的书橱就是舅舅给制做的,那个书橱很有创意,上面是书,下面是个写字桌,合上写字桌就变成一个书立。但是在那个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舅舅放弃了木匠这个手艺,投身于养殖业,他的思路和想法都很超前,在村东河套沿雇用推土机挖建了池塘,池塘的另一边造了一片稻田,那时候我们这里种植水稻还不是很成熟,舅舅就大胆的想,河套的水引入池塘,池塘的养鱼水放进稻田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即养了鱼又种了稻子,实现了养、种双丰收。当时因为生活贫困资金短缺等问题,鱼苗都是舅舅在河套里抓的野生鱼作为种鱼。不过还是有了结果,那是一个秋天,舅舅捞到了4条鱼送给我们家,在谈话中,听他和母亲讲,鱼能捞的不超过10条,稻田只收成了50斤。父亲在一旁开玩笑的说,老弟啊,你是个用盲目思想来进行养殖的专业户啊!不看书,不学习就搞产业,你是胆大超前的“农民企业家”啊!我还第一次听说养鱼在河套里抓鱼,不买鱼苗。种稻子不用插秧直接撒种子。父亲的一番话明显的带着讽刺。也就是那年,舅舅的致富计划破产了,从此一心务农,再也不敢有那么多的奇思妙想了。

我们去舅舅家拜年,舅舅的欢迎仪式让我们感觉到热情里带着浓浓的年味,言语里浸透着丝丝亲情。我们带上妻子孩子、约好弟弟一家,前去给舅舅拜年,我们刚进村,远远的看到舅舅和表弟手里拿着香烟,在张望着我们,表弟大声的喊着“爸,来了、来了”!“点炮、点炮”舅舅喊着。舅舅家院门前早已摆放好了迎接我们的烟花爆竹,舅舅的一声“令下”表弟迅速行动,噼里啪啦的鞭炮响了起来,钻天猴的烟花带着长长的彩色尾巴飞向了天空,在鞭炮的震撼下,左邻右舍也都出来观看,他们大声的告诉家人,老孟的外甥回来拜年了!听到这熟悉的声音,看着眼熟的面孔,我们的心理更显得高兴,热情的拉着手高兴的问好。见到舅舅、舅妈我们装腔作势的大声喊“过年了给舅舅、舅妈请安,磕个头”一边说着,一边故作姿态要跪下,前身使劲的往舅舅怀里倒,舅舅忙扶起我们,笑着说“不用磕了,外甥免了、免了”,在一边的舅妈忙着说,外甥的孩子都这么大了,不能再磕头了,我们会意的哈哈的笑了起来。

进了屋,表妹、表弟媳早把酒菜摆好,我们开着玩笑的说“外甥是姥姥家的狗啊,吃完就走,还没聊天呢,就开席啊,看来你们都知道这句民间谚语啊。”“哥哥,我们回姥姥家也是这样的”表弟回答着,哈哈哈哈,大家笑了起来。为了这顿饭菜,早上5点多钟天没亮,舅妈就把表妹,表弟媳妇叫起来了准备了,舅舅拿出了他平时自己都舍不得喝的陈年二锅头。舅舅知道我们爱喝奶茶,早早的就烧好了奶茶灌进暖瓶中,等着我们的到来……

记得那年正月,我们都自己有了小轿车,弟弟一辆,我一辆,轿车底盘很低,在公路上跑比较舒坦、平稳。我们为了炫耀也为了让舅舅高兴,把我们买车的事情早早的告诉了舅舅,舅舅高兴的连连说“好、好,我外甥有车舅舅高兴啊,以后有啥事不用求人借车了,自己家有车了。”正月初六我们带上礼物开着车拉着家人去给舅舅拜年,一路欢声笑语,刚进村,道路全是土路,来往碾压的车辙很深,“咔嚓”哎呀,又刮了一下底盘,心疼了一下,“咔嚓”唉呦,又一下,啥破道啊,媳妇埋怨的说“我们把车放到村外吧,走着进去,这新买的车,这样刮下去,你不心疼,我还心疼呢!”说话间,我们的车拐进了舅舅家的那条街,远远的我们看到,舅舅和表弟、表妹夫拿着铁锹,镐头在铲刨高低错落的车辙。“啊,是舅舅他们”我大声的在车里喊了起了,这时候的心中不知道是欢喜还是激动,那滋味我说不出来,眼睛模糊了,我用手使劲的擦拭了一下,让心尽量的平静下来。我停住了车,打开车门大声的喊“舅舅你在干嘛呢?大过年的,这么冷的天,你还在修路”看着他们戴着的棉帽子的两边挂满了白霜,从帽子里面透着热气,舅舅气喘吁吁的回答着说:“这路不好走,今年回村拜年的车很多,车底盘低,有的地方都过不去,太难走了,我们爷三今天没事,就出来修修。”舅舅的一番话让我感觉到他是那么质朴,那么的任劳任怨,默默的奉献着自己余力,一片赤诚感动着乡亲。

记得我八、九岁的时候特别淘气玩皮,到了暑假我都要去舅舅家玩,70年代的农村都是车轱辘圆泥土房,屋子内四壁也是泥土抹的,我为了向舅舅要小木枪,就在舅舅面前耍赖哭喊着,当时舅舅是村里心灵手巧为数不多的木匠,为了给村里邻居家的儿子结婚,忙着赶制家具就没时间给我制作小木枪,我不知道舅舅为了赶出活来时间紧,我就在舅舅面前大闹起来,用木匠打腻子使用的刮铲挖坏了泥屋窗台及屋里的土抹的墙壁,舅舅面带怒气语气拉长加重的劝说我:“不要淘气了!没看到大人们很忙吗?”并动手去夺我拿的刮铲,在争抢的时候铲坏了他的手,这更触怒了舅舅,舅舅非常气愤,一怒之下狠狠的把我按倒在地上,用巴掌向我的屁股打了起来,当时屁股火炽撩的疼痛,我大声的喊叫姥姥和小姨,舅舅打人了,快来救我呀!姥姥对舅舅的行为非常生气,用矮小孱弱的身体用劲力气拽着舅舅出手的胳臂,小姨就用身子掩挡着护着我,并大声的喊叫让我快跑,我在她们撕扯的空隙中爬起来边哭边跑。当我跑了以后,一下午都没有回家,到了吃晚饭的时候姥姥和小姨们看我没有回家吃饭,心里开始着急,她们互相说:“是不是打了这孩子,想不开,出大事了?怎么这么晚了还没有回家吃饭呢?”大家担心着,着急着,于是姥姥带着舅舅和我的两个小姨在村子里找遍了犄角旮旯。村东边有一口大口井,是全村的饮用水井,也是全村唯一一口水井,舅舅又是怕又是急,怕我挨了教训后想不开跳井,满头大汗的舅舅一声不吭,急忙用绳索挂上二翅子(农具)在井里攉搅了好长时间,也不见踪影,姥姥更是叨咕舅舅边找边骂,“你要是找不回孩子你就别回家了,我看你怎么向城里的姐姐交代?”舅舅非常自责也非常懊悔……

太阳快要落山了,一家人站在家门口左右张望打听着村里来往经过的人,都说没有看见我,大概是8点半多了,从村口东边有两个孩子肩扛着猪草,姗姗挪动着,舅舅脱口大声喊,那不是大雷吗?(我的小名),似乎找到我如释重负样子,此时全家人像找到宝贝一样都高兴起来,我到了家门口舅舅赶紧从我的肩上卸下猪草,和颜悦色说“你累够呛吧?怎么不吆喝一声让舅舅去扛呢?你小小年纪真是懂事了,还知道给家里割猪草!”似乎忘记了白天动怒施暴的情景,此时的舅舅又惊又喜,爱惜之中有说不出的后悔。邻居家的石头哥哥赶紧说,“孟叔不要虚惊了,这小子不像城里的孩子那样娇耐,干起活来也蛮有劲的”,在家门口我看他很委屈,惊恐的哭着从院子跑出来,我就安慰他说:“怎么啦?是不是弄坏东西挨揍了?没事的,我们是好朋友,有啥事你就跟我说出来,他们不会怪罪你的,这样吧,我带你去东边河沿荒地里玩,我们去割猪草。”他干起活来挺像样的,累的满头大汗,也不叫累,说是省得让孟叔你累一天了再忙活去割猪草了……

        这天晚上舅舅连夜给我制作了木头手枪,并且晚上一直在守候着我,还问我屁股疼不疼?让我不要躺着,要趴着睡觉,扯起毛巾在盆子里用热水浇着,拧干后给我敷在被打的屁股上,我不好意思的说“舅舅,没事不疼”,舅舅转过身去,用手轻轻的擦拭着眼睛,语音有点沙哑的说“咋不疼啊,是舅舅不好,用力太大了”。看着舅舅又自责又心疼的样子,我早就忘记了白天荒诞调皮的事了。从那以后我放暑假,一定要去舅舅家,都是在舅舅的呵护下度过一个个愉快美好的假期。

   时过境迁,舅舅在喝酒的时候还会向表弟、表妹提起这件事他总是后悔教训我,说着说着他的眼睛里就会出现自责的泪花。

     又到了给舅舅拜年的时候了,今年是天不遂人愿,赶上了百年不遇的冠状病毒的疫情,我们只能在电话里向舅舅拜年,电话那边的舅舅关心的问着我们全家人的健康,并且嘱咐我们,要高度重视防疫工作,如果防疫工作需要我们,一定要冲在第一线!舅舅已经70多岁了,是个老党员,在大是大非面前依然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性,他依然教育着我们,困难面前不退缩!




本期作者风采


彭国涛

彭国涛,满族、本科学历,热爱文学,经常有感而发散文、诗歌。喜欢书法,爱好字画。

 文海诗轩传媒精英团队


社长总编:那年

副  社 长:若惜  风铃

社长助理:陌柳  烟雨

编      委:陌柳  若惜  蓝莲花  暗香  听雨

               紫嫣茜雪  森林狼  风铃  念家乡

               爱我中华  笑舒云袖

摄影部长:森林狼

宣传部长:杨彰

宣 传 部:古三槐  常贵佳人   杜萍

金牌主播:沧海  风华正茂  彩衣纷飞 

                知知  紫嫣茜雪  淡静若水  冷月

                墨香彼岸  天蓝蓝  翠翠鸟  指尖轻语

技术合成:若惜

投稿须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