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余生,做个“不好惹”的人

 医路守候 2020-08-04

做人,就该“不好惹”!

                                                   ——秋葵妈 

要说起最近的热播剧,青春剧《二十不惑》不容错过,在生活中,相信我们很多人都会遇上无赖之人。

这部剧中的姜小果,是一个很善良的女孩,在同学王微遇到困难时毫不犹豫借给了她300块。

可在自己急需用钱提醒她还钱时,王薇只是表面答应等着发奖学金后还钱,而实际上却再三推迟。

当得知她在商场买买买后,姜小果直接上去质问并要求还钱。

没想到王薇却无理取闹,扮演了无辜的角色,认为姜小果是在抢钱。

面对王薇的无理取闹,姜小果理直气壮地告诉她:

“我这不是抢钱,我这是拿回属于我自己的钱。”


这时王薇又开始装弱者,搞得自己才是那个被欺负的受害者。

但姜小果并没有像很多柔弱的女生一样,暗自咽下默不作声,选择吃哑巴亏。

而是勇于争取属于自己的利益,据理力争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直言说道:

“你示弱你就有理了?我是有能力支持你三百块钱,但不代表我有义务啊。你可以去打工啊,你想不劳而获,我凭什么帮你!”


看到这段时,着实被这个女孩圈粉了,也让无数观众纷纷称赞她“不好惹”的个性。

都说你可以选择善良,但你的善良必须有锋芒。

姜小果刚强,不服软,面对道德绑架,勇敢地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让自己不受到伤害,这种“不好惹”的样子,恐怕是大多数父母都期望女儿的样子。

养女方知世道险,父母最担心的事情莫过于自己的孩子被人欺负。


青少年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教授曾说:

“孩子不能欺负别人,这是家教问题。防止孩子被欺负,也是父母们要教会的问题。”

如何从小培养出一个“不好惹”的女儿,让她尽可能地避免受到伤害,是每个人父母都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其实,很多父母都不知道,自己的言行举止和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到了自己的孩子。

每一个性格懦弱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过度忍让的父母。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
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每一次随便的闲聊,每一个平常的举动,每一个不经意的眼神,在父母的不知不觉中,都可能对孩子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电影《互换身体》中,就有这样一个情节,女孩凯拉在练习芭蕾舞的过程中,被同学彼得斯欺负。

把她踩一脚不说,还把她推倒在地,欺负人的彼得斯没有选择道歉,而是变本加厉继续挑衅已经趴在地上的凯拉。


不明真相的老师,就直接责怪了受害者凯拉没有站好。

而父亲却目睹了事情的真相,于是在回家的路上终于忍不住问了女儿,这才知道,原来这不是女儿第一次被这样欺负。


当父亲反问女儿为什么不还手时?

却没想到女儿说:“你不让,你说要尽量通过交流来和平解决。”

这时的父亲才后悔不已,于是跟女儿说:“你得把她推倒然后狠狠揍她。”

你看,家长处事的态度多么重要,有时候选择礼让不能解决事情,因为当被欺负的孩子没了底线,伤害也就不会停止。

很多父母会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跟别人发生冲突,要学会和睦相处,礼让他人,但是也不能一味地教育孩子忍让。

当孩子跟别人发生冲突时,我们不能总是认为小孩子之间打打闹闹很正常。

我们要区分小打小闹和被欺负的界限,更不能总是站在孩子的对立面,教育孩子学会礼让,而没有照顾到他受委屈和被欺负的情绪。

不然,这样的孩子久而久之,性格就会变得十分懦弱,并且渐渐地失去反抗和争取的能力,以后就会再次受到更大的欺负。

我们要教会孩子适当的还手和反抗,但也绝对不能让孩子从受害者变成加害者。

不主动进攻是人的善良,但被欺负,反击是你保护自己的基本权利。


把女孩培养成“不好惹”的样子,不仅仅只是希望她刚强,而是你根本就不知道:

性格软弱的背后还隐藏了多大的危害,而最可怕最常见的就是校园暴力。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教授王大伟曾说过:

“坏人喜欢选择什么样的孩子下手?一般是那些软弱的、遇到问题就吓傻了的孩子。”

因为这样的孩子被欺负了,他们只会选择忍让,而恰恰是一味的忍让助长对方嚣张的气焰,纵容恶意滋长。

前段时间,马思纯就自爆自己曾遭遇过校园霸凌。


去年周冬雨和易烊千玺主演的《少年的你》大火,上映一天,票房就破2亿,而电影直面的是青春成长中最痛的题材——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不仅仅发生在影视和娱乐圈,它更是实实在在发生在我们每个普通人的身边。 

秋葵妈妈见过太多社会新闻里面的欺凌手段,每一个场面都让人胆战心惊,引起不适。

那些殴打,罚跪,拍裸照,甚至性侵,致死致残更是比比皆是。

去年,网上曝出一个短短4分钟的视频,女孩被打了几十个耳光,而她除了问了一句为什么打我之外,就是选择了默默忍受欺辱。


演员马伊琍曾关注过一件校园暴力的新闻:8岁女孩被打致下体受伤。


谁也不曾想到坏小孩的作恶手段如此狠毒,竟然对她的下体施暴,那个性格安静老实的小姑娘受尽嘲笑和欺凌,而根据医院记录,伤口很深,有可能导致终生无法生育。


这是任何一个父母都无法承受的惨剧。

法国心理学家丽兹·巴多里在其著作《安抚孩子的艺术》中说:

“有些孩子欺负别人时,并非完全为了给对方造成伤害,而仅仅是想知道,被欺负的孩子底线在哪里。”

而天性温顺、不会反抗的孩子,往往容易成为坏人首先侵害的对象。

都说为人父母,最见不得自己的孩子被欺负,这时你就会知道:

把孩子养成“不好惹”的样子,就是避免孩子遭受暴力。


对于校园暴力事件,有人说过这样一段令人深思的话:

孩子之所以是孩子,不仅因为他们没有自我保护能力,还因为他们对作恶毫无自控能力。

你不告诉他那是恶,他能把别人逼死。你不告诉他要反抗,他能被别人逼死。

所以,千万不要让你的女儿养成忍让,软弱的性格。

你要知道,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当你越弱的时候,就是越好欺负的时候。

你越忍让,别人越把你当软柿子捏,你越没有底线,别人就越是变本加厉!

无数事实证明,身为女孩,不懂拒绝、不会反抗的,往往会成为“小绵羊”,而最容易被大灰狼吃掉的,就是温顺的小绵羊。

小绵羊不是不好,但是女孩不仅仅只有温柔的一面,她需要有属于自己的武器来武装自己。

就像马德曾说:“你可以不去扎人,但身上必须有刺。”

小绵羊也可以变成牙尖嘴利的“牧羊犬”,拥有了保护自己的筹码,这样就拥有了足够的实力与其相抗衡。

家有女儿的父母都知道,养女儿比养儿子要操心的事情多。

因为在这个社会,对女孩的偏见、恶意远远超过男孩。

木楠曾说:

“现实社会并不美好,女孩子可以温柔,但千万不要把温柔当做自己唯一的属性,要想在家庭和社会中立足,一定要刚强。”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我们无法时刻陪在她们身边,她终究都要离开我们的身边,独自面对这个社会给她带来的一切。

我们不会教育一个孩子成为凶残的坏人,但也不愿意她成为一个软弱的好人。

我们要教女儿善良,也要教她“不好惹”;而教她“不好惹”,就是父母给女孩最大的保护。

请把女儿养成那个“不好惹”的样子吧,这个世界才会对她温柔以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