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奋进中乐 ——《乐在转角》漫谈

 老杨头读书馆 2020-08-04


文友李祥富君新近出版了一本书——《乐在转角》。全书分为“躬耕江汉中学”“倾情蓝天剑桥”“精进教育集团”“敬事德风学校”“服务教育协会”“细数心路历程”六个部分。是祥富君八年民办学校校长工作实践过程和学习思考痕迹的集中反映,是他在每次"转角"后努力探索和勤奋精进的精彩呈现。他在书的“自序”中说:“这些文字照见了我八年民办教育之路的跋涉履痕,再现了我对民办学校建设发展思索的原始踪迹,听闻了些许我甜蜜多于苦涩的微弱的心灵声音。”我读是著,见识了这些履痕和踪迹,感知了甜蜜多于苦涩的心灵之声。谈谈我的感受和收获:

一、乐在探索

李祥富君19802月中师毕业后步入教坛。在自身学历的提升上,他从中师到专科,从专科到本科,从本科到华中师大研究生课程班毕业。在从教的履历中,他当过班主任,当过政教主任,当过校长,当过市教研室主任。内退后他又“转角”到我市民办教育领域,先后担任江汉中学校长,蓝天剑桥英语学校执行校长,蓝天教育集团常务副总校长,德风学校校长,市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等。如今年逾花甲,他仍在民办教育领域坚守。漫漫四十个春秋,他历经多次角色转换,每一次转换都伴随着艰辛的探索,所以我说,他一直奋进在探索的路上!听听他的心声吧:“不是矫情,从教近三十年来,我与教育早已生死难分。一切有关教育的经历、感悟、思索,乃至困惑,都已注入浑身血脉,成为身体一部分。”“教育是我毕生的事业,也是我赖以生存的衣食父母。如果没有教育,或许直到今天,我及我的家人会是另一种生存境况。教育带给我的,不仅是物质上的丰富,更是精神上的丰盈,让我的灵魂找到归宿,思想找到寄托,更让我不仅学会了寻找,更懂得了超越。”(《与教育同行》)有这样的认识作基础,在探索的路上还会迷失方向,还会缺少后劲吗?

多少年来,祥富君就有这样一个心结,或者说一个梦想,那就是——基础教育(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管理打通关。内退后的几次“转角”,让他圆了这个梦!

二、乐在精进

内退后的第一次“转角”,是从市教研室主任,到江汉中学校长。教研室是业务管理和指导部门,再加上他以前当过多年的普高校长,这一次“转角”,除了学校体制有“公办”、“民办”的不同外,其他没多少差别,因而对他来说,可谓驾轻就熟。在江汉中学工作四年,他得心应手,成绩斐然。

从江汉中学到蓝天剑桥这次“转角”,可算是一次出乎意科的跨越!我市蓝天剑桥英语学校,是一个以英语专业为主打的培训学校。在校参加培训的学生近2000人。校址在城区中北仓储对面的那座大楼上,作者曾撰文戏称它“最高学府”(不是指学段,而是指楼层)。这次“转角”,可以说他介入了教育的一个全新领域,从管理体系到运作方式和普高大不相同,甚至可以说完全是另一码事。对作者来说,等于跨上了一个极富挑战的平台。他这样介绍这所学校:“这里有着先进的学校文化,规范的学校管理、卓越的教师团队和良好的经济效益。”“这里的教师都是‘80后’甚至‘90后’,她们充满激情,活力四射。”作者虽满头银丝、年近六旬,每日晨会时也跟着跳起了“小苹果”,做起了“金龙拍拍操”。作者是怎样看待这崭新的生活,又是怎样勉励自己的呢?你听:“这里没有闲散,没有慵懒,没有矫情,没有按部就班;有的是紧张和活泼,勤奋和上进,充实和快乐,激励和竞争。”“我常告诫自己必须不断地学习、思考,让自己的思想能与年轻的同事们‘合上拍’;我常警醒自己必须勤勉地工作,让自己的节奏能与年轻的同事们‘赶上趟’;我常勉励自己必须不断地修炼灵性,读书养心、淡名泊利,积极乐观地面对每一天的工作和生活。”听了这样的自勉,我想你一定能联想到作者在那里工作和生活的情状了。

20158月,在蓝天教育集团工作的他,又走上常务副总校长的岗位,管理职责加大,管辖泛围拓宽。其中的幼儿园管理对他来说,又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他没有畏难,没有却步。而是坐下来认认真真地学习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踏踏实实地走到各幼儿园去了解情况,制订出“园长绩效考核方案”,开展“一日生活”、“以视导促工作”、“园本研训”等一系列活动。在他的指导下,不长的时间内,各幼儿园的面貌焕然一新。幼儿园管理的基本套路他胸中有数了。一个新的学段的管理,他通过实践,积累了经验。他在蓝天教育集团工作的几年,我想用“精进”一词加以概括。

三、乐在有“爱”

人们常说:“教育是有‘爱’的事业。”这包含两层意思: 一是指教师对事业的热爱;二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一个教育工作者,只有具备强烈“爱心”,才能在工作中做出成绩,才能事业有成。我读《乐在转角》一书,从字里行间强烈地感受到作者对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关爱”。举两个例子吧: 作者在江汉中学做校长期间,要求每个班都要登记学生的生日,每当生日那天,班主任要带领全班学生向该同学祝贺生日,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文化生日”活动。这样做顺应了学生对过生日的需求,丰富了过生日的文化内涵,也让学生倍感温暖。我认为这样的活动,既是“师生平等”教育理念的贯彻,同时又充分体现出校长、老师对学生的深深的爱!

在德风学校任校长期间,作者深情满怀地写过一篇《校长爷爷》,听听他的叙述吧:“半年来,我享受着孩子们用那亲切的童声叫我‘校长爷爷’时的阵阵甜蜜;享受着孩子们抱着我的腿、牵着我的手、挽着我的胳膊的温馨时光;享受着孩子们向我诉说‘老师罚我抄作业了’、‘老师罚我扫地了’、‘老师罚我操场上跑圈了’等撒娇式的‘告状’言行;享受着……”读完这组排比,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校长和孩子们在一起的那种随意随和,那种亲密无间,活灵活现地呈在我眼前!我感觉:这位白发老人,不仅仅是校长,他就是孩子们的“爷爷”!他用自己的和蔼可亲,履行了一位校长的职责——他让这些寄宿在校的孩子们,感受到家庭般的柔美温情,感受到亲人般的温馨愉悦,感受到父母般的关爱呵护。他用对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和对教育对象深情的爱,让学生们快乐地成长。

四、乐在有“恒”

俗话说:“人贵有志,学贵有恒。”还说:“恒心搭起通天路,勇气冲开智慧门。”可见恒心对一个人是多么重要!李祥富是个有恒心的人。八年民办教育的每一次“转角”,他都有记载。他在每个单位工作,都是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他的每一次报告,他组织的每一次活动都会诉诸文字。把生活的这些点点滴滴记录下来,日后就会变成十分宝贵的资料。因为这生活的步履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时时读它,会让前进的步伐更加稳健!祥富君不仅从事民办教育的这八年是这样做的,他从参加工作的那天起,就一直是这样做的。以前的那些年,他差不多每年都要把自已的工作日誌、报告底稿、生活随笔等打印装订成一本文稿。我手头还存有他赠送的几本。我曾十分认真地对他说过:“你将来可出一本《校长工作手记》。”我打内心里佩服他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这种恒心,这种韧劲,是好多人都不具备的!正是这种恒心和韧劲成就了他的事业,也成就了他的四部著作——《与教育同行》(30万字,崇文书局出版)、《走在教研的边沿》(35万字,华中师大出版社出版)、《琐碎日子》(28万字,湖北科技出版社出版)《乐在转角》(35万字,团结出版社出版)。这128万字,没有一颗恒心,恐怕是写不出来的!

我以上的言说,如蜻蜓点水般地点到了几次“转角”,认识十分肤浅。有些内容也超出了本书的范畴,但因是“漫谈”,恐也在允许之列。还是请读者诸君,特别是那些正从事着教育管理工作的同志,认真地读读本书吧。

(《乐在转角》作者李祥富  团结出版社201912月出版)

20208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