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暑假旅游季,看看孔子赶到这里向老子学到了什么?

 明新老李 2020-08-04

提到洛阳,很多人记住了她的牡丹,每年四、五月花开时节,许多游客争相聚集到那里,一睹洛阳牡丹的富贵和雍容大气。岂不知,在洛阳老城区有一座应大书特书的古碑常常被游客们忽略,那就是“孔子入周问礼乐至此”碑,它记载的就是孔子向老子学习的地方。

暑假旅游季,看看孔子赶到这里向老子学到了什么?

孔子是我国的大圣人,知识渊博,世代人们称他为行为的师范,他竟然也向老子学习,可想而知老子的高人之处。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句话出自老子《道德经》,其大意为善于了解别人是智慧,而真正了解自己的那叫心明,道出深厚的人生哲理。这样的经典句子,在《道德经》里还有许多许多,至今让世人受益匪浅,指导着不同人的不同时期的人生方向。

一部《道德经》八十一章共约五千多字,可谓字字珠玑,句句皆为至理名言,但是,要想完全读懂它可不是容易的事,然而,在一定的环境中学习就不一样了,会调动兴趣和加深理解。

那么,现在跟老子有关的文物都有哪些?他的足迹都到过哪里?他的文章到底有什么社会价值?也许,我们通过跟老子有关文物的研学游,方可略知一二。


老子与《道德经》

老子,诞生于公元前571年,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尊为道教始祖。据《史记》记载,老子,又名李耳,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人(现为河南鹿邑县人),还有资料介绍,老子诞生于安徽亳州涡阳县闸北镇郑店村。在此,老子到底是哪里人本人不做评判,仅把了解到的有关老子的所见所闻为大家呈现出来。

当前,在老子的故乡,以及很多地方都有他的文物或者传说,我选择从安徽和河南寻起。据史料,老子做过多年的周朝掌管藏书室的吏官,相当于现在国家图书馆馆长一职,还经常在诞生地的周围——河南鹿邑和安徽亳州一带讲学。后来,他骑着一头青牛向西云游至河南函谷关后就再无他的确切消息了。

老子幼年牧牛耕读,聪颖勤快,成年后学有所成到处讲学。他之所以青名留史,主要就是因为那部大家耳熟能详的常读常新的《道德经》。如今,祖国大地到处皆有老子像、老子庙,以及他骑牛的雕塑。

暑假旅游季,看看孔子赶到这里向老子学到了什么?

有一年,我到远在中原的福建泉州旅行,就惊奇地发现当地清源山上有一尊老子坐像,高达约5.63米。不过,随着长年累月的风吹雨晒,如今,它显得十分地老旧与沧桑,但却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恰似浑然天成,被称为我国雕刻技艺最绝的道教石雕造像。


涡阳有座天静宫

河南鹿邑和安徽亳州间有条重要的河流就是涡河,这条河历来是豫皖之间的水运要道,其详细情况在《水经注》里也有描述。涡河呈西北东南流向,发源于河南尉氏县,流向淮河,最终奔向大海。涡河,又被亳州人称为母亲河。

这条河串联着三座城市,并且相距均不远,涡阳在东南,鹿邑处在西北,亳州则位于中间。历史上,亳州、涡阳和鹿邑均曾为楚国属地。

据历史记载,在唐代时,涡河之滨已有三座老子庙,分别为河南鹿邑的太清宫、安徽亳州的道德中宫和亳州涡阳的天静宫。我打算从涡阳的天静宫看起,一路向西寻找。

那年,我从亳州站下火车坐上大巴车,约一个小时的车程,就到达了涡阳。在这个县城的交通要道处,老远就能我看到一座老子骑牛的雕像,高大壮观。看看时间已是中午十二点,我走进当地一家小饭店,吃了一碗干扣面,感觉味道确实不错,咸淡适中,也很爽口。

暑假旅游季,看看孔子赶到这里向老子学到了什么?

这道当地较有名的小吃的做法并不复杂,面条先在锅里煮熟,接着盛在一个大碗里,添加上豆芽,然后根据食客的口味,浇上咸汤等作料,还可以再添加煎蛋汤和酸汤。这碗面,那年仅需四元。

我吃面期间,听到邻桌的食客这样说道:“这酒,咱得喝了第三杯!”在当地亲朋好友聚餐时,喝白酒是少不了的,按照当地风俗大家需要轮流敬酒,但是在轮流敬酒前,大家必须先同时喝三杯酒,这是什么原因呢?据说是喝了三杯酒后万事大吉,一切圆满。这种风俗也是跟老子的《道德经》有关,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我乘坐公交车出了县城后,又在涡河和麦地间穿行了一会儿,就来到了天静宫。只见它是一座红墙黄瓦的庙宇院落,位于涡阳县郑店(正殿)子村,南临涡河,北枕龙山,三面环绕着武家河,真是个绝佳的好地方,呈现出天人合一的意境。

暑假旅游季,看看孔子赶到这里向老子学到了什么?

据了解,天静宫始建于东汉延熹八年(165),原叫太清宫,元代视道教为不安定之源,为巩固其统治,对道教采用怀柔政策,遂将供奉老子的太清宫改为天静宫,寓意天下安静太平。随着逐年扩大,到明清时,天静宫已经发展到占地三千亩的规模。

暑假旅游季,看看孔子赶到这里向老子学到了什么?

如今这座庙宇的建筑是根据遗址样式复建的,院里有块“宋代老君殿遗址”的碑记,就表明了它曾经的时代建筑特征。它以老君殿为中心,分三路呈现,中路有山门、会仙桥、灵官殿、老君殿、三清殿等;东路有慈航殿、吕祖殿、天师殿、客堂、道之源陈列室及乾道舍;西路则有财神殿、元辰殿、老祖殿、重阳殿、施恩堂、德之初陈列室和坤道舍等。

其中,天静宫的主殿是老君殿,它殿内供奉老子、尹喜、东华帝君等,均为铜像,老子像高5.5米。据说,该老子铜像,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老子铜像。

暑假旅游季,看看孔子赶到这里向老子学到了什么?

我去的那天,正好看到一名穿着蓝色道服的外国小伙,正拿着一根木棍挑拨着香炉里正在燃烧的香灰。他那充满地虔诚的面目表情,足以让游客感知到道教魅力之无穷大。

天静宫附近,还有古建老子纪念馆、九龙亭遗址和圣母墓等古迹。据传说在老子诞生时,天静宫周围冒出九口水眼,水直向天空喷去,如同一条快龙横空出世。如今,附近村庄里有口水塘,其岸边一座彩绘的亭子上,有著名书法家启功的书法“天下第一井”的匾额。来往的村民,时不时的在亭子里逗留片刻。

暑假旅游季,看看孔子赶到这里向老子学到了什么?

老子纪念馆(又称东岳庙)

暑假旅游季,看看孔子赶到这里向老子学到了什么?

井亭

参观完天静宫及其相关文物后,我走进天静宫前宽大的道源广场。只见广场牌坊上的字“天下道源”和“众妙之门”,特别大气,挥洒自如。在那种极具道教氛围的环境中,让我很自然地想到《道德经》中的话:“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暑假旅游季,看看孔子赶到这里向老子学到了什么?

道教文化广场


亳州道德中宫

从涡阳到亳州大约40多公里,亳州曾经是三朝古都,商朝汤王曾在此建都。辖区内文物古迹众多,比如汤王墓、曹操地下运兵道、曹操宗室墓群、华佗庵等。其中,在亳州老城中间位置还有一座古建院落,那就是道德中宫。

这座道德中宫,始建于唐,重建于明万历年间,当地人又称老祖殿。它有山门三间,朝南开,眉头刻有“道德中宫”四字,山门前还有一对把门的威武石狮子,三面红色砖墙围着,显得古朴悠远。

暑假旅游季,看看孔子赶到这里向老子学到了什么?

我从山门走进去,依次看到了混元殿、老祖殿、南华殿和希夷殿等,混元殿里供奉太上老君,老祖殿供奉老子,南华殿供奉南华真人,也就是庄子,他是老子文化的传承者,希夷殿则供奉陈抟老祖。其中,老祖殿墙壁上还镶嵌着一块石碑,上面的文字显示它为清朝顺治十三年的。

道德中宫西院墙上有《道德经》的石刻字,“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每当有游客经过这里时,都会轻声地念上几句。那时,我发觉老子的知识并非高不可攀,在恰当的氛围里,在合适的时机里,他经典的句子就很自然地进入脑海,并且让人了有所悟。

孔子赶到这里与老子论道

道德中宫的前方有条南北向的小巷子,名为问礼巷,巷子一边是街区道家文化公园,一边是二层的仿古建筑。传说当年孔子就曾在这里向老子求学的。

老子和孔子属于同时代的人,只不过老子长于孔子。《庄子》天运篇里讲,孔子到五十一岁还不懂得大道,于是,就去楚国沛地拜见老子,而查阅资料得知亳州当年就属于楚国沛地辖区内。

暑假旅游季,看看孔子赶到这里向老子学到了什么?

那时,老子向孔子讲了什么呢?想要获取大道,要“唯循大变无所湮者为能用之。”老子的意思就是说只有永远地遵照大自然天理的变化,而不被物质欲望所堵塞的人,才能真正地掌握大道。三个月过后,也许孔子想明白了一些道理,他再次拜见老子时,说道:“久矣夫,丘不与化为人!不与化为人,安能化人!”

暑假旅游季,看看孔子赶到这里向老子学到了什么?

从道德中宫向西北方向走,我首先来到亳州城门楼,然后就进入了亳州明清老街,这里的店铺基本上为黑色的门,灰色的砖墙,门头上悬挂布料彩色招牌,老街藏着许多老字号,以及华佗像、南京钱庄和花戏楼等景点。老字号有卖点心的,卖铁盆铜勺的,还有卖农用工具的,而这里的风味小吃,往往是人还没有走到摊位前,香味已经入鼻,比如牛肉馍、油炸馍、烧饼和咸稀饭等。

暑假旅游季,看看孔子赶到这里向老子学到了什么?

华佗像

约一个小时后,我走到了涡河的大地桥上,这里三河汇流,桥的东西两侧还有涡河大堤,视野宽阔。当地老人讲,此处的涡河大堤原有石头砌成的高高的城墙,还开有豁口,从南岸豁口到北岸还有一条浮在水面上的铁桥,旁边还有个码头。历史上,南来北往的商贾多从这附近下了船后进入亳州城,也让亳州与外界连接起来,通江达海,甚是繁华,不愧为唐朝时期全国“十望州”之一。

夕阳西下时,行人漫步在大堤上观看涡河四周的风光,水雾缥缈,淡泊宁静,偶有白鹭上下翻飞,如在梦中游。遥想若干年前,想必老子也曾至此追问人生的真谛,思考出“绝学无忧”等哲理名言。

(未完待续,下文将介绍河南鹿邑的太清宫和老君台)

文图 行者天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