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书 | 悦读读书会

 悦读读书 2020-08-04

什么时候认识傅雷的呢?好像是从《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开始。与现代的美术书作不同,除了美的鉴赏,作者详细介绍了画作的时代社会宗教背景,深入浅出,受益匪浅。

于是读《傅雷传》、《傅雷家书》,延伸了解,被傅雷的人品、学识折服,为傅雷夫妇的饮恨自尽扼腕叹息。

五年后重读《傅雷家书》,已为人妻、为人母,变换了人生的角色,更觉五味杂陈。有人将《傅雷家书》当做教育的宝典,噱头是傅雷培养出钢琴大师傅聪、英语高级教师傅敏,但笑不语,正如傅聪所言,这样“把他看得太大也看得太小”

是的,以成功学的视角看《傅雷家书》,注定会失望。任何一个人的人生,除了成功,应该还有更多值得关注、值得思考的部分。那么读《傅雷家书》读什么呢?我认为,读的是父爱,读的是艺术品鉴,读的是为人品格,读的是治学精神,读的是赤子孤独,读的是时代悲剧。

1

读一位父亲的爱

父爱如山,是对中国式父爱最贴切的形容,而傅雷对孩子们的爱又是浓烈的、毫无保留的。

翻开书信,傅雷那些细细的叮嘱,急急的关切,日思夜想的挂念……时时牵动着读者的心。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傅雷为傅聪的出走背负着沉重压力,预感将不得善终,但他仍旧在信中与孩子们若无其事地探讨艺术和人生,他在竭力减少对孩子们的负面影响。

多年后,七十岁的傅聪说,“家书其实我从来不看,我不敢看……”是啊,父母之爱源于生命的本能,这种本能甚至可以超越生命、超越信仰。当父爱超越了傅雷信奉的道德和正义,并顽强抵抗生存的压力,我们又怎么能不被感动?

2

读一位巨匠的艺术世界

傅雷的头衔很多: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这些简单的字眼背后,隐藏着傅雷过人的天赋、严谨的治学精神、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傅雷是一个极其感性的人,对艺术对美有着天然的直觉和修养,比如他并无专业的音乐背景,但对音乐的见解和评论却被评为“非常内行的意见”。

傅雷又是一个极其理性的人,自我评价为怀疑主义者,也就是具备现在常说的思辨精神。当思辨精神与艺术相碰撞,我们所看到的就是傅雷书信中信手拈来的艺术评鉴。

傅聪像父亲,无论是脾气秉性还是艺术直觉。如梁启超对长女,傅雷也将傅聪看作精神世界的知音,通信中有大量对音乐、对美术、对哲学、对国学的探讨和评论。尤其在划为“右派”之后,傅雷走进了书房,几乎断绝了与外界的联系,傅聪是他缓解孤独的唯一出路。

3

读一位“旧知识分子”的高尚品格

什么是“旧知识分子”?

顾名思义,来自一个旧的时代,那就不得不说近代史。

近代史既是中国的屈辱史,也是中国的蜕变史,更是记载中国知识分子大幅浮沉的一部血泪史。

他们大多年轻时生活无忧,中年随着国家的动荡困难艰苦,后半生又受尽侮辱和责难,但是工作和学术却未间断,信仰和信念也从未因此而改变。他们面对的思想派系更多、更繁杂,受到的诱惑相对来说也更大,但是对国家的感情比我们现代人更具体、更浓烈,骨子里驻扎着深深的中国根。他们就像长青的松柏,即使盖满灰尘也倔强的透露着一丝绿意。

我不喜欢“旧知识分子”这个词,尤其是它曾出现在傅雷的遗书中,一个“旧”字反而是罪是错,多么的讽刺。

傅雷,就是典型的来自旧时代的知识分子,真理至上、道德至上、正义至上。整本《傅雷家书》对孩子的指导,就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

傅雷教导傅聪:“先做人,再做艺术家,再做音乐家,最后才做钢琴家。”

在这个谈人品就有人讥笑的年代,有一位长者穿越时空用他毕生的经验讲述对真理、道德和正义的信仰,我们是何等的幸运!

4

读一个赤子的悲剧

什么是赤子?赤子的灵魂最为纯洁,没有任何杂念。

傅雷的一生正是如此,刚直不阿、严谨求实、坦率自制,处处维护着他心目中的真理,即使与孩子通信,仍时时想着培养人才、报效国家、传承文化。

如此有原则、如此强硬的一个人,让他向生活低头,我觉得反而是一种侮辱。

“好死不如赖活着”并不适用于所有人。“士可杀,不可辱”,死,也许对傅雷这样的人,是一种解脱。

鲁迅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傅雷对中国动荡时期思想、文学、艺术均有巨大贡献,他的死让人痛心。但是对于儿子们,正直慈爱的父母的生命却如此收场,命运的不公将是他们一生难以卸下的悲痛。

傅聪与楼适夷再次相遇后,迟疑得问道:“那样的灾祸,以后是不是还会再来呢?”

有人说,傅雷作为受难者,他的死放大了他的一生。这本书直观得反应了时代悲剧在个人和家庭层面的重击,如果能引发人们对历史的反思,我想傅雷先生和梅馥女士也会安息吧。

《傅雷家书》,值得一读再读。

作者简介

上官婉儿。80后天蝎座,拥有4年的自我强迫阅读史,受益匪浅。

作品还包括:跟着大师读史——《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能言与善辩——辩论赛后不得不说的事

编辑:跑跑单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