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假如郑和到了美洲——《人类简史》共读第15天 | 悦读读书会出品

 悦读读书 2020-08-04


本月起,读书会共读《人类简史》,领读者为——娜娜书友。 每天我们都将精选共度群内的打卡内容,以飨读者。

@娜娜 领读  第十五章

科学的成长,伴随着帝国的兴盛同步而来。

欧洲殖民者的军工学复合体,在几百年间攻无不克,将自己崭新的力量投放到全世界的头顶之上。与此同时,他们对知识的渴求也从不停歇,从最开始的简单地图,到后来的山川河流与矿产分布,探索者与先遣队的角色往往无法分清。地图上的空白,吸引着无数开拓者们前仆后继。科尔特斯与皮萨罗的事迹众口相传,而阿兹特克与印加人的荣耀,则慢慢的消散在了林间。科学的巨大进步成就了欧洲人的帝国,在他们与被征服者之间横亘着巨大的鸿沟。

问题

1、如果郑和发现了美洲,世界历史会改写么?中国传统社会有哪些特性,妨碍了科学的发展?

2、从种族歧视到文化差别论,这是否算是一种进步?

@Liang

这一章用很多对比事例说明了,为什么同样的技术当初只在西方发展壮大为军事政治服务。

一来有些国家缺少西方的价值观故事司法体系和社会政治结构。这些东西在西方花了几个世纪才形成及成熟,无法一夜之间照搬;二来当时的西方虚怀若谷,承认自己无知,就有必要走出去寻找新的发现。而其他国家相比之下只是为了权力和财富,并不为了知识。因此,当时西方人充满贪欲探索和征服的决心,促使他们科技和政治相结合。而后他们的视野越来越辽阔,征服的疆域也越来越广。

让我感慨的是如果有探索的精神,那么即便没有达尔文,也会有其他像他一样的科学家发现演化论。但如果没有探索的精神,那么古代的诸多文化就如同楔形文字的破译过程一样,“深埋”于光天化日,永不被世人参透。这样看来,殖民和被殖民的区别真的不在于运气及军事的差异,思想才是在背后起到最强大作用的因素。 

@跑跑单车

当前的评价体系都是西方式的,没有别的原因,二战后的国际格局还没有打破。

你想用文化征服世界,等你打败了西方再说。

现在伊斯兰世界,用子宫征服世界,也算是独辟蹊径,不过效果确实不错。

西方文明最可贵的一点是对未知世界的孜孜以求,这一点是其他文明望尘莫及的。一个总想从故纸堆里找生存价值的文明,败了也就败了,没啥可惜。

所以即使郑和到了美洲,也就鸡同鸭讲,交换点礼物,然后回去复命,阉党一败,船就拆了,图纸烧了,一切就像没发生过一样。

@张勇

“野心”是原动力,“探索、征服”互为因果,欧洲人成为“列强”。

 “军-工-学“复合组织在欧洲开花结果(类似我们现在提出的“产-学-研”),助推欧洲征服世界。科学的进步和发展带着血腥。

缺少了西方的价值观和政治结构,以中国为代表的历史强国妄自尊大,故步自封,最终赢在起跑线,却输在了转折点。

态度决定一切。可怕的是现在我们的观念仍未改变。

近些年大火的穿越剧,都是穿越到从前,主人公凭借对历史事件的熟知和现代社会的技能,在剧中游刃有余。再有历史剧所有“大帝”拍个遍,都是明君、圣祖,鼎盛王朝。传递了我们对过去的自信和向往。

而西方人喜欢穿越到未来,科幻片居多,大胆想象,展现的是对未来的向往和驾驭的自信。

我们应“尊重”和“正视”自己的历史而不应“沉迷”。“不念过往,不畏将来。”

问题一,即使郑和发现了美洲,历史也不会改写,因为欧洲的目的是“探索、征服”。郑和远洋的目的是“得瑟”。发现美洲会称“划外之地”,人会称“蛮夷”。妄自尊大和过度尊崇、沉迷自己的历史和圣贤思想,限制了我们“突破”。“垂直思维”PK“水平思维”。

问题二,我认为“大同小异”,都违背“人人生而平等”,各种歧视很难解决。小说“门当户对”,大说“唯高度相称者可同处论道”。

@周重因

科学的发展,与帝国的兴盛,同步而来,已经分不出主次。这样的叠加效果,今天来讲叫做混搭,实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双赢局面。

说来简单,但需要同时具有好奇心、求知欲和占有心、征服欲,这就要求探险队必须有探索者与征服者的不同角色。

以此来看,即便郑和发现了美洲,明朝的皇帝也不会派遣部队去远征。很大的原因在于中国传统社会传承的儒学佛教,缺乏求知欲与征服欲。

@七月

近代欧洲的科学革命,与当时帝国的扩张互为影响同步推进。

大航海时代欧洲的迅速崛起,是偶然与必然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

相对于同一时期的其他大陆国家,欧洲自文艺复兴之后,具有更为开放的文化基础,在对未知世界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冒险精神驱动下,与政治形成联姻,共同促成了新大陆的发现,侵略,帝国的殖民统治与开发,在地理考古语言医疗等自然学科与军事科技的研究上也取得了很大进展。最终奠定了欧洲在近代世界格局中,以科技为主导的,综合实力的领先优势。

问题一,

应该不会 改写

1.郑和宝船航队行程目的,

是为雄主之野心,欲博怀柔远人;

宣扬国威,广施恩泽;

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即发展和亚非各国的外交友好关系;

为宫廷取得他国贡品和购回奢侈品;

巩固南海制海权。

2.目的不在征服和扩张

郑和船队虽带有武器装备,但因航行目的所限,实则并未做好规模作战的心理准备.小范围的武力冲突,也是为了震慑异族昭示大国国威。

而美洲当时状况尚为狩猎采集族群聚集,拥有大量人口,和长期狩猎训练,身体素质与近身搏杀的经验都很强,所以在此条件下,双方突然遭遇,加之语言不通,基于郑和船队浩浩荡荡大队人马并配有装备给土著方带来的威胁,会导致一种情况:双方一见,一言不合,继而眼红,在小范围发生激烈冲突,而郑和舰队强大的军事装备,迅速击溃土著先头部队,在武力优势的巨大震慑下,土著方信心很快被瓦解,土著部落首领派使臣前来谈和,郑和方本也无心恋战,加之对美洲新大陆地理环境敌方真实实力的不了解,也就见好就收,合谈达成。

一种情况是基于双方各自不同的自负心态,一边以谦谦君子大国风范自居,一边以野蛮生长的狭隘地主心态自居,加之彼此历史上一贯的慢性子作风,也许根本不经过交战就转为谈合过程,双方通过驴唇不对马嘴的一番交涉,迅速达成合约,(反正谁臣服谁也没听懂)互通礼物,宾主尽欢之后,郑和舰队收兵返程. 

待数月抵京,面见皇上据实相报,一通绘声绘色的描述之后,朝堂之上众爱卿遂引发对蛮荒异族容貌行为的一番议论,轻笑不屑不绝于耳,当然文臣栋梁们,绝不会失掉责任担当,迅而恢复礼仪端庄 纷纷献策,引经据典言之凿凿的利弊考量,各派为社稷江山,各执己见挑刺互怼吵闹哭号,数日不得其果,最后按照套路总有一个学富五车老谋深算的重臣,跳出来,以德高服众,力挽狂澜,平心静气宏观微观的透彻分析下,大家终于点头称是。

吾宝船出航之由,非在城池小利之间,是为皇恩广布,昭示大国威仪之大意也。

蛮夷之族既已宣誓臣服,吾皇更应彰显大明君威,恩泽浩荡,以怀柔之理视之。

又蛮夷之邦距大明路途遥遥,水路天堑之阻,以蛮族之力断难通行,无以构成大明之威胁也。

且宝船数次航行消耗巨大,倾国力尚难支撑,若再行远征之举,重役税负,民生凋敝之下恐生异端。

以上~

自此大明与美洲部落各居一隅,继续相安无事,后随远征航队之陨落,彼此继而重复隔绝闷头兀自发展。

中国妨碍科学发展传统特性如下题 

问题二,从种族歧视到文化差别论,这是否算是一种进步?

认为种族歧视到文化差别论 是一种进步,第一种已被科学实证所否定。宏观来看,地理环境的差异是造成人类不同种族不同发展状况的根本原因。基于此,人种之间微小差异的影响完全可以忽略不计。而文化差异是现实存在的,也只有理性面对,才能找出症结所在,进而扬弃利弊,推动更利于本国的文化发展。

形成文化差异的原因很多,一种情况:追溯到先天的地理环境,驯化物种的缺乏,封闭隔绝的的地貌,在早期对于农业发展与技术传播的阻碍。一种情况:大一统的社会政治结构,与文化糟粕对于独立创新,理性科学思维构建的阻碍。百家争鸣思辨精神的过早出现和腰斩,禁锢了文化于互鉴融合中发展的进程。而单一文化过于圣人与秩序中庸精神的过度推崇,令勇敢质疑冒险精神成为泡影。


附各日打卡记录:

1、《人类简史》共读第1天

2、讲八卦对人类文明发展很重要——共读2

3、亚当和夏娃不上班在干嘛?——共读3

4、人类洪水淹没了谁?——共读4

5、农业种植可能是场骗局——共读5

6、人人生而平等?——共读6 

7、绳子不够长,所以有了文字?——共读7

8、历史从无正义——共读8

9、是什么让我们走向了全球一体化——共读9

10、金钱什么味道?——共读10

11、帝国的荣耀——共读11

12、信不信神,这是个问题——共读12

13、历史发展就像是醉汉回家——共读13

让我们进步的是我们的无知——共读14

集锦整理:紫星

编辑:跑跑单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