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俄罗斯游记3:红场上的舞蹈 | 有色有味

 悦读读书 2020-08-04

在俄罗斯,每天都会看到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从文艺复兴到折中主义,从政府机关到教堂民居。

我对那些恢弘的建筑倒不感兴趣,因为我不是建筑学家梁思成,也不是建筑理论家罗哲文。倒是那满院的花坛,引起我的极大兴趣。除了大片的绣球、鸢尾花以外,还有人家精心培育的大如碗口的花朵(我不知道那花叫什么名字,回去查一查),那些不知名的密集的红花看见中国人来了,就热烈欢迎,努劲地开放。

红场上鲜花也特别多。

红场。这个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地方,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实际上她只有天安门广场的1/5。二战期间,莫斯科人已经听到了德国纳粹皮靴的响声,斯大林还是镇定地站在这里阅兵,战士们通过这里直接奔向战场,伴随着肖斯塔科维奇的《列宁格勒》交响曲,枪炮声和乌拉声响彻云霄,由此取得了扭转战局的胜利。

红场上,俄国的孩子们在欢呼雀跃的玩耍,我想,他们也不过十二三岁年纪,小姑娘个个小柳树一样婀娜多姿,小男孩个个白杨树一样挺拔茁壮,他们的老师在口干舌燥地用我听不懂的话讲解着。

在圣母升天教堂,参观了斑驳的壁画,还有众多默默无语的大理石棺材,里面躺着的是历代沙皇,就是他们带领着俄罗斯发展成了一个横跨欧亚的大帝国。

转过墙角,看见了那尊历史上闻名的大炮,那炮一百多吨重,巨大的炮口能同时装三个人。不过大炮从来就没有使用过,摆个样子得了。不管多厉害的武器,放在战场上才能杀敌,放在首都,能杀谁呢?

说起来,宗教是个很有力量的东西,有的国家政教合一,三天两头地吵架打斗,翻来覆去地摊煎饼,都说真理掌握在自己手里,天神在自己这边。伊拉克、阿富汗、叙利亚……我们的人均寿命72岁,那些国家的人均寿命是多少呢?伊拉克人均寿命不到60岁,朝鲜的人均寿命是64岁,就那样还喊叫自己是最值得骄傲的国家。

秋雨菲菲,街头有个和我年龄差不多的老先生,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拿麦克风,冒着箩面小雨,在动情地唱着前苏联的歌曲,有《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共青团之歌》和《喀秋莎》……声音圆润而动听,这是谁呢,是专业歌手吗?是生活困难呢,还是兴趣使然呢?

寒风中,几个俄国老太婆激动地热泪盈眶,不时地往那帽子里扔钱,那是唱进她们的心坎里去了。我放进去五十卢布,那老先生亲切地和我握手,并且很笨拙地用中国话说:谢谢!

俄国的老人比较可怜,养老金难以维持日益高涨的物价。俄罗斯的工资平均23000卢布左右,教师和医生的工资换算成人民币是3500元。

俄国能源很充裕,不过,石油现在不值钱,经济衰退,卢布贬值。我记得,1960年一个卢布要换算成2.4人民币,现在一个卢布等于人民币0.12元。

红场边上就是著名的莫斯科大剧院,本来是想看看大剧院的演出,卖票的漂亮姑娘骄傲地说,要看演出,需要头半月买票。

看不到剧场里的,街头倒是不时可以遇到唱歌跳舞的青年人,几个爱好音乐的人组成一个乐队,少女们个个美丽冻人地(都穿裙子)在翩翩起舞,小伙子一跳老高,观众不断给以鼓励的掌声。

虽然他们收入不高,但都很骄傲,是那种充满自信的骄傲。

俄国的人种就是奇怪,年轻时苗条漂亮,跳舞时都想飞起来,结了婚生了孩子就气吹似地胖了,胖的像个大圆球,走路哈拉喘气(流着哈喇子喘着气)。

有次我进饭店,本来是躲过了那个胖的出奇的胖婶子,结果还是被她几乎撞了个跟头,还是儿子及时扶住了我,她不住地说依丝维尼接、依丝维尼接(对不起),我结结巴巴地说,吧日啊路斯大(没关系)!  

莫斯科的地铁实在是印象深刻,深入地下100多米,要乘着电梯下行老长时间。这可能是出于防范战争的考虑吧。

地铁站主题各不相同,有的是浮雕,有的是壁画。很多是二战时期的战斗英雄,有的拿着机关枪,有的举着手榴弹,都是怒眉横目。也有不少地铁站也以俄国大文豪命名,如普希金、契诃夫、屠格涅夫等。这么说,我们的巴金、鲁迅也该进地铁车站了。

我们在号称莫斯科最美的马雅可夫斯基站下车。地铁入口处立着诗人的头像,目光深邃。我最佩服马雅可夫斯基的诗:我赞美祖国的现在,我三倍地赞美祖国的未来。

车站很气派,那时候没有大型掘进机,全靠手拿铁镐挖掘,可见当时的青年工人需要面对多少困难。地铁跑起来,巨大的轰鸣震耳欲聋,车厢来回摆动,端杯水一准洒得满地都是。和我们的地铁比起来,要差了不少。

俄国人也懂礼貌,看见了我这样的白头发中国老头儿,都愿意让座。

To be Continued

作者简介

杜梨,74岁,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高级教师,长期从事中小学作文教育,出版有十多本散文、小说集及专业著作。

编辑:跑跑单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