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国演义》共读集锦02 | 悦读读书

 悦读读书 2020-08-04

★ 七月共读 ★

《三国演义》

作者: 罗贯中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领读者:李大刚

领读者说

第三回 议温明董卓叱丁原  馈金珠李肃说吕布

书接上文,话说大将军何进采纳了袁绍的计谋而引狼入室,但又被十常侍占得先机而身首异处,而十常侍也在乱战中被何进残部消灭,朝廷外戚和宦官两大势力竟然在一夜之间两败俱伤。

董卓则抓住了千载难逢的时机,迅速把控朝政,成为朝廷新的话事人。

那么,董卓是如何成功的把持朝政的呢?

1.实力&野心:董卓凭借征讨羌胡、镇压黄巾、大败韩遂马腾等战绩,逐渐积累起强大的实力,组成了一只战斗力超强的西凉军,部队以凉州人为主、兼有胡人和汉人,整个陇西都成为了董卓的地盘。

而羽翼渐丰的董卓已经不满足于仅仅控制陇西,而是一步步的准备染指央权。

2.两边下注:董卓开始采取两边下注的方法,一方面贿赂十常侍,甚至有传言讲董卓曾主动认亲于董太后,所以上台后便极力主张废帝,而拥戴董太后抚养的陈留王为汉献帝。

但董太后是河间(今河北献县)人,董卓是临洮(今甘肃省临洮县)人,两人肯定不是真的亲戚关系,这个有点过于脑洞了;另一方面,董卓又依靠自己曾被袁隗提拔的往事,主动与何进的红人袁绍搭上了关系,这就解释了董卓为何成为了在第二章结尾处袁绍口中的“四方英雄之士,靳兵来京”。

3.控制朝野:首先,兵贵神速的董卓,仅仅带了3000人的先头部队到达了洛阳。为了造成强烈的军事威慑,每隔几天就让部队晚上悄悄溜出洛阳城,第二天早上再陈旌鼓而入,给洛阳的朝廷官员造成西凉兵源源不断到达的假象。

然后,董卓迅速的消灭了何进弟弟何苗,收编了何苗的部队。紧接着,董卓诱使吕布杀害执金吾丁原,收编了丁原的卫戍部队。

而在《三国演义》中,丁原被错误的写成了荆州刺史,而丁原担任执金吾之前的职务本是并州刺史,与荆州并无任何瓜葛。三步棋之后,董卓完全控制了朝野上下。

4.拉拢清流:董卓上台后,深知要治理国家仅仅依靠自己的西凉兵将是不行的,专业的事还是需要专业的人来做。董卓极力拉拢提拔杨彪、蔡邕、黄琬、王允等人,又为“党锢事件”中受到牵连的大批“党人”进行拨乱反正,任用了大批党人参政议政。

本章中,最精彩但又极易被忽略的是李肃策反吕布的桥段,值得细细品味。试想,依吕布之勇猛,李肃要完成这个自告奋勇的差事,难度系数极高。

而李肃三言两语,便让吕布自己说出了“吾欲杀丁原,引军归董卓”。李肃真乃现代猎头公司的学习的榜样。

第四回 废汉帝陈留为皇 谋董贼孟德献刀

书接上文,董卓废少帝而改立陈留王刘协为汉献帝,成为了东汉的最后一个皇帝。

而曹操行刺董卓行动失败后,仓皇出逃误杀吕伯奢一家,并留下了臭名昭著的那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名句,不知有多少人在读《三国演义》时,读到此处便开始了对曹操的反感,潜移默化的接受了罗贯中先生“尊刘抑曹”的主旨。

本章有三处需要做一解释

1.历史上的曹操并未行刺董卓,而是直接逃走。行刺董卓的勇士只有伍孚。

而有意思的地方是,除了伍孚(字德瑜)外,本章还出现了另外一个字德瑜的伍先生叫伍琼,两位伍先生还同为河南人,把为《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先生都给弄糊涂了,不知道两个伍先生究竟是不是同一个人。

2.而罗贯中先生既然要“抑曹”,为何还要给曹操安上行刺董卓的的加分美差呢?原因有二:其一,曹操当年曾经有过行刺张让的行动;其二,借位伍孚的行刺事迹,可以与其后误杀吕伯奢一家形成强烈的对比,采取了“欲抑先扬”的写作手法。

3. 吕伯奢一家究竟是否为误杀,而“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曹操是否真的说过呢?这也成为如今的一桩悬案。这句话最早的出处是孙盛的《杂记》,原话为:“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

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凄怆说明曹操对于误杀吕伯奢一家,还是非常愧疚和悲痛的。‘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可以说是对自己误杀的一种开拓和自我安慰。

而到了演义中,加上天下人几个字,语境就完全改变了,把早期的曹操刻画成为了直抒胸臆的狭隘小人,以期引起读者的强烈反感。

那么,吕伯奢一家究竟是否属于误杀呢?其实,也有多种说法,准备杀猪还是杀曹其实都有存在的可能,但最大的嫌疑应该在行为怪异的吕伯奢身上。

吕老头身为曹嵩的结义兄弟,那么凭曹家殷实的家底,想必吕伯奢家也不会条件太差,尚能准备杀猪款待客人,可以佐证这一点。然而,吕伯奢却提出家无好酒,要去西村买酒就值得怀疑了。

因为既然曹操已被通缉,吕伯奢又与曹家有牵连,符合逻辑的行为应该是低调的款待曹操,况且家中无好酒说明家中已有酒,还有猪肉款待,在兵荒马乱的时节,如此款待一名逃犯已足够。

而执意买酒的行为说明家中来了贵客,而吕伯奢家又在曹操逃亡回老家的必经之路上,那么智商80以上的人都会联想到很可能是受到通缉的曹操到了吕家,曹操必暴露无疑。而吕伯奢说完不等曹操反应,就匆匆上驴而去,就更加可疑了。

那么,我们可以换位思考下,如果您是曹操遇到此情此景,会怎样处理呢?而如果您是吕伯奢,又会怎样处理呢?

吕家惨案,本是《三国演义》中罗先生留下的第一道烧脑悬案,期待您的答案…

打卡集锦

青团子

三国演义乃兵书,战争中死伤实属正常,但这两回有三个人的死引人深思。

一是宦官杀何进。为除宦官,何进引狼入室,其人刚愎自用,优柔寡断。终是害人害己,身首异处。曹操认为除阉臣并不难,更是无需对外招兵,但何进不听,只听袁绍一人言。

可见,有时人们还是更愿意听从与自己地位接近,或者地位更高之人的建议。

所以对于曹操这个“小儿”之见,也只是充耳不闻。这就是伟人与草莽的区别,齐威王从谏如流,连平民的意见都可以虚心接受,重用贤能,不带有色眼镜,更不会“外貌协会”,所以才能成为一代贤君。

二是吕布杀丁原。丁原可是吕布的义父啊!吕布骁勇,被丁原慧眼识珠,认为义子。这一举动不只是使两个人亲如父子那么简单,更是提携。对于吕布来说,丁原是义父,更是伯乐,有再造之恩,应怀感激之情。

可是一匹赤兔马就让他喜不自胜,看到金珠、玉带,再臆想到那些荣华富贵,更是抵挡不住诱惑,立即杀父投诚。虽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说,但此人确实“有勇无谋,见利忘义”,也正是这个极大的短板,才能让敌人趁虚而入。

其实细想众人争夺霸业,就没有使过阴险毒辣的手段吗,皇子争位不也是骨肉相残吗,这些人真的都比吕布更高尚吗?也不见得吧。怪只怪吕布坏的太明显,坏的太赤裸裸,也没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找一个像样的理由,所以连洗白的机会也没有。

三是曹操杀吕伯奢。三国演义书中写道,曹操逃至父亲的好朋友吕伯奢家,疑心其家人,将其全家杀死,为恐事情暴露,将打酒归来的吕伯奢也杀死。于是这成为了曹操一生背负的黑点。

据孙盛记载曹操杀人之后,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而在三国演义中这句话却变成了“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多加了几个字,味道全变了。

曹操杀恩人全家这件事,被后人诸多诟病。看京剧,曹操也是以白脸示人,意为奸诈。俗话说,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曹操被黑化也是统治者的需要。

借此想到武则天为了上位不惜牺牲女儿,后来又从儿子那里抢夺皇权,执政后,还修建明堂,以示皇权。从一面讲,武则天是历史上非常伟大的政治家,她的卓越光芒万丈。

从另一面讲为了地位她不择手段,甚至不顾骨肉亲情。至于如何歌颂和评判也是见仁见智。

所以我认为历史上的人物到底是好是坏,不是简简单单就可以评说的,但是忠义和勇敢却值得一再传唱。弃恶扬善,增长见闻,方为文化传承的真谛。

小叶子

书接上回,话说那何进欲诛宦官,听从了袁绍的建议招天下的一些诸侯入京。结果,很不巧的把一只猛虎招了过来。那就是董太师董卓。结果虽说十常侍被杀,但是汉室这块肥肉就此落到了董卓的手中。

此外,在这两章中,三国中武力最高的文官—吕布就此出现在这个群雄逐鹿的时代之中。在这两回中出现了很多耐人寻味的事情。

 第一件事:吕布为什么要背叛丁原?我们要知道,丁原是不信任吕布的,因为吕布在他的手下非常的憋屈。吕布被封的官叫做主簿。这个官是用来写一些文书的。说白了,吕布在当时是丁原的头号笔杆子。而吕布又是三国第一猛将。

所以说,他背叛了丁原投降董卓至少还能做一个武将都不用在那,天天写东西。所以吕布背叛丁原,绝对不是因为那些珠宝以及赤兔马,而是为了自己的仕途能够更好的发展罢了。

在丁原被杀后他的手下都跟着吕布,这也是吕布没有被董卓军吃掉的原因。可是董卓做说降吕布这件事情的时候,他根本没有考虑到吕布以后会反叛。这为他之后的败亡埋下了伏笔。

第二件事:董卓为什么要废掉汉少帝?关于这个问题是众说纷纭。我认为:董卓那么做的原因有三。其一,为了可以赚足政治的资本。因为董卓虽然官拜前将军、鳌乡侯、西凉刺史,统军二十万,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封疆大吏。

但是他仍然没有发言权与决策权。虽说他救下了汉帝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她最多能够加官进爵。而想要取得真正的统治地位,是不可能的,毕竟他无法与那些大的世家门阀的子弟比。所以他只得废掉现在的黄帝,另立新帝。

其二,排除异己。因为在当时我们可以把灵帝手下的大臣们分为两派:以何进与其手下的“西园八校尉”以及一些世家例如:王允等人称为刘辩派,以张让和十常侍为首的刘协派。两排一直在争夺皇位,其中因为董卓是依附于十常侍的所以废帝是必然的。

而且虽说何进和他的弟弟何苗已死但是其妹何太后仍然活着所以如果不废帝的话何家人掌权时肯定的。其三,是为了争得一个好控制的傀儡,刘辩虽然低能但是拥护者却多,而刘协虽说聪慧但是唯一的支持者十常侍却死了。

所以说废帝是董卓最好的选择,而且刘协的地位十分危险所以他当了皇帝必然会对董卓心生感激。

第三件事:董卓是怎么让洛阳稳定下来了?据我推断,他首先杀灭了皇宫中所有的太监,然后派手下将军去收编曾经何进手下的中央军,确保军权的稳定。而中央军在何进何苗都死了之后,立刻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境地,任由董卓军收编。

第三他在第二天的朝堂上提出废帝之事借此逼走刘辩派的强臣:鲍信、袁绍。第四,拔耀那些因为党禁之锢而被贬的世家文士如蔡邕等人。第五,诱骗吕布杀掉丁原这个眼中钉,并以此拉拢并收降并州军。

最后再一切都齐备了之后,董卓发动最后一击将刘辩、何太后毒杀,借此彻底毁灭刘辩派的希望。最终,董卓军在朝堂中明面上站稳了脚跟;但是在暗处,根基却更加不稳。

军队中以李摧、郭汜为首的凉州派和以吕布为首的并州派素来不和,而且还有一支在中间的中央军。在朝廷上以董卓吕布为首的武人政权和以王允袁隗为首的士族政权就此开始明争暗斗。

上官婉儿

宦官弄权,民不聊生。群里讨论宦官的动机,我倒是想补充几句,一是宦官弄权,并不是因为天生就恶,而是因为他们一直在权力的中心。

这权力的中心就像巨大的质点,引发空间扭曲,离得越近,人的行为轨迹越坠向权力,哪像沉浮于茫茫宇宙的尘埃,远离争斗,反而更能看清自己。二来世人将宦官整体看为异类。

普通人可以人各有志,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宦官只能以同种身份抱团。为什么宦官弄权的作为一般看上去又无耻又愚蠢呢?

因为能够引导普通人的,志向也好,信念也罢,在他们的世界通通失效,即使他们是忠义之人,也是低人一等的宦官,不如及时行乐,满足本能欲望。所以,与其说宦官现象是人性的堕落,不如说是制度亲手造出的怪物。

这两回写了几件大事,何进被斩,清除宦官,董卓专权,废除少帝,吕布倒戈,曹操外逃。情节精彩,充斥着各种欺诈和反转,董卓、曹操、吕布……刻画的人物,极尽阴险狡诈残暴无耻。但在看的过程,我却一直在想“诚信”二字。

人物众生相,狡诈也好,蠢顿也罢,刚直也好,软弱也罢,残暴也好,善良也罢,“反复无常”似乎是三国乱世中的常态:董卓贿赂十常侍避难,转而讨伐;吕布认父之快、倒戈之快,十分无耻;曹操借助董卓的信任,转而刺杀……

乱世出枭雄,难道在这乱世之中,言而无信、行而无义就是生存之道吗?这样说来,再看刘关张等人的确很小清新了,原来好花还需恶叶配啊!

如今生在太平盛世,已经感受不到那种朝不保夕的乱世震荡,现代社会更是将相对有效的制度植入到每一个领域,给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世界观——自由平等blabla,抹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划定每个人的轨迹,权力格局暂时也不会更迭的那么激烈,大范围混战厮杀转为有条不紊的生活模式……

看上去一派静好,可人本性仍在,只不过被深深的隐藏了起来,或被关在了笼子里。三国演义很精彩,更精彩的难道不是人性吗?目前看三国演义,我反而有了一个新的动机,就是看看人到底能坏到什么程度。

娜娜

初读前两章,感觉此时官员毫无政治敏感性。比如何进命各路兵马前来清除十常侍,是完全没想过请神容易送神难的后果吗?前面谏议大夫的单打独斗送死行为也是。是作者忽略掉了某些背景以小说语言演绎,还是说我站在后人的上帝视角妄加揣测了?

操退曰:“乱天下者,必进也。”何进之前,仅是因为政治斗争鸩杀董太后,并没有动摇皇帝的地位。引董卓入京后废立新帝,皇家正统更替才算乱的开始,应该说,何进是汉乱之引。

按说何进一死,十常侍基本伏诛,外戚宦官之乱一举尽除。但皇帝年弱,已没有强势的宗亲,颓势已显,恰如鲜肉般吸引群狼,没有董卓,估计也很难凭自己力量再强大起来吧。

董卓入洛阳,起了废立新帝之心。逐袁绍,收吕布,除党锢之祸遗留问题。然而废立既是立威之举,也是撼摇皇家正统,给各路兵马以讨伐之名的自我挖坑。读书时不明白,为什么董卓已是掌控局势为什么还是烧杀抢掠一派土匪作风?

查资料看见董卓的凉州军常年与边境羌人作战,队伍进京后依然保留了残暴的习惯。失民心,又没能收服王允等。侍班阁子旧部,政坛基础堪忧。

灵玉

大将军何进无德无能(不愧是屠夫出身),引狼入室害人害己。董卓借机带西凉兵进京,并逐步掌握政权。董卓狼子野心,更是想要废了皇帝另立新君。此举引起丁原不满,引出三国时代第一猛将吕布。

吕布有才能而无品德。其同乡李肃素知其见利忘义 因此成功策反。而吕布为了引起董卓重视,竟然杀死丁原,提头请功,并且一见面便拜董卓为义父。

其无耻的嘴脸跃然纸上。在重义高于性命的时代中,吕布名声扫地。也为后来吕布死于最爱才如命的人埋下了伏笔。

曹操刺杀董卓失败 被悬赏通缉。中牟县县令陈宫捉住曹操,不但没押解请赏,反而弃官跟了曹操一起起事报国。可见陈宫其人也是忠义之士。不过很快发生了吕伯奢事件。陈宫说刚才是误杀情有可原,现在是明知故犯,实是大不义。

于是曹操说出了万古流传天下名句:宁教我负天下,休教天下人负我。从这时开始,曹操逐渐黑化。

陈宫也认为曹操乃是不义之人 ,于是弃曹而去。如果换我在此时此景,我会说:“吾为讨伐汉贼,救国救民,此举事关重大,实是迫不得已耳,来年吾定当隆重祭祀吕伯奢先生。”如此,陈宫也许不会离开,不会投奔吕布,历史就会改写。

《三国演义》共读集锦01 

编辑:跑来跑去的高跟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