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佛祖都说了些什么》共读集锦03 | 悦读读书

 悦读读书 2020-08-04

你来或不来,我都在这里

不过最好还是关注一下

万一找不到了呢

七月共读

佛祖都说了些什么

作者|林欣浩

领读|山河

领读者说

今日读第2章《佛教故弄玄虚还是遵守逻辑》


本章还是以历史为背景,通过佛图澄和道安两位高僧的故事讲述了南北朝时期佛教的发展状况。依旧延续了作者的一个世界观,大环境是小环境形成的条件,这大体上是正确的,但是大体正确并不代表全部正确,意外事件和孤立事件是永远都存在的。

在经历了春秋、战国、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这以动荡为主旋律的千年历史后,佛教善于探讨人生,世界本质,寻求出路等优势开始发挥作用,发展速度开始反超道、儒两家。

但是在这一历史时期总体占优,并不代表着佛教全面优于道儒,所谓的“弃玄弃儒学佛”的道安难道就一定是因为佛教的先进性才选择的?不是因为学佛的现实好处?我看未必。


那么,接下来,在分析佛道儒三家在当时的生存发展状况时,作者明显用了扬此抑彼的手段。不赞成这种做法,不客观,而且不地道。


首先纠正几处谬误。


一、作者说老子“无为而治”的最终目的是让人类不发展,回到原始社会。我想这是对道家思想低级曲解,是的,非常低级。无为而治,是顺其自然,不妄为,人自治而治,人不为而为,不为是手段,为是目的。也就是说,发展才是最终目的。作者在这里的解释,让我震惊。

二、关于“玄学”。作者的理解更让人吃惊,他所理解的玄学是老子始创,研究老庄的一门学问。那老子之前的周易呢?周易之前的连山呢?河图呢?洛书呢?

确实,老子的道德经也对于天地阴阳,宇宙洪荒做了很好的解释,有了深刻的理解,但是请注意,这不是老子初创的,老子是且仅是研究玄学的一脉而已。何其大缪也!


这一章谬误较多,看法也比较个人,很多论断都只代表作者个人,作者也是普通人,生于新社会,长在新世纪,学识和观点一定有其局限性,故,在此提醒各位读友,尽信书不如无书,带着自己的独立见解去读就好。

今日讨论:简单说说我眼中的佛道儒是怎么样的。

藝奇

张角大神虽模仿了宗教的组织方式,却没有模仿好宗教的哲学理论……


“你虽然可以模仿我的脸,但是模仿不了我的面”
个人观点~一个教派还需真理支撑~若没有真理法脉,日久难以恒长。

我觉得佛学是遵守大自然逻辑的~从物质,生理,心理的角度去说了。


万物生老病死,物质成住坏空,心理生住异灭,一切有形不可得!

佛学世界,四大八法,应当世人的根基,用智慧演绎各种佛学经典……    

静一明轩

上学的时候就是哲学学的最差,什么真理什么谬误,简直就是稀里糊涂,全靠死记硬背才及格。今天看了本书第二章才感觉上当了,这本书不是我的菜!看的一头雾水,雨里雾里,前前后后看了三遍,不知作者所云为何意?


一直以来,书,给我的感觉,那就是真理的象征,出版物大众发行,经过多级校验怎会有错,曾经育儿这方面我就是完全照本宣科的,老公很是疑惑,万一书写错了,我儿子岂不是遭殃,我愤怒极了,书怎么会错,这简直就是对我们出版界的侮辱。

其实看来是我错了,我指的错和先生指的错完全不是一个概念,我说的是出版的技术,而先生指的是书的宗旨及理论内容。


本章的内容我大致理解为:“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之不会好好说话;“道不可言”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物极必反”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不喝茶直接嚼叶子”之抬杠;“灵魂投胎”之猪八戒;等等。

反正是看的稀里糊涂,本来都打退堂鼓,准备申请围观了,可是想想还是坚持吧,如果不打卡估计更不会用心去看了,写的驴唇不对马嘴,请编辑及诸位老师见谅! 

Beck

凡是长期存在的东西都有它的道理,佛学亦不例外。人类天生爱思考,所以一个宗教的经文如果禁不起推敲,也就不会被接受和流传下来。

佛学经过多年来无数人的推敲,还能留下了,已经证明了它的许多方面是被人们接受的,但未来几千上万年后,还能否存在,就无从考证了,我想应该与时代发展融合吧。

所以不必怀疑佛学,它肯定是具有非常合理的逻辑性的,无论儒、道、佛,都是人们在追求真理过程中的产物,都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和时代意义,值得大家鼓掌。

书中说到“历史大势”,人们是不会提前知道的,只能去猜测。我觉得追求“真理”的过程也是如此,只要身在“道”中就无法看清“道”的全貌,突然想到了“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古诗,想想真的有很深的哲理,人们迷茫时,往往是因为身陷其中,正所谓“当局者迷”就是这个道理。

终于学到了佛学第一大真理:“无法缘起”,万法缘起是说世间万物都是随着因缘聚散不断变化生灭的,因此万物没有永恒存在的。还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吗?

真理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真理也是随着客观世界发展的,所以真理也不能是永恒的,佛说,“万法无常”。可从点滴中看出,佛教的无神论和万法无常,比较接近唯物主义,这应该是它比道家发展好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凡是涉及灵魂概念的说法,都不是佛教的说法,又一次刷新了我认识,看来我的意识还是被佛、道、儒综合感染了。“老天啊,我被灵魂附体了,这是报应吗?”    

拙锋  

第二章作者你的标题是“佛学是故弄玄虚还是遵守逻辑”,作者尝试以道教的失败案例和玄学的发展面临的问题去阐述。

章节引入大量的论述去说明道教、玄学理论的非逻辑性,却简单的从“万法缘起”一个理论,区区的半页纸去说这一条理论的逻辑性,三者的对比看似清晰明了,但是缺乏论证材料,有以偏概全、断章取义之嫌。


诚然,佛教和佛学的发展自封建后期趋势喜人,是否可以说佛教或佛学迎合了社会、大众、知识分子的需求。佛学与佛教作为舶来品,发展的这么好,可以说是迎合了中国历朝历代的统治者的……需求的。

正如一句话说的“红花绿叶白莲藕,三教原本是一家”一样,儒释道三教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发展中一直是互相借鉴的,入世、出世、遁世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三种状态,三种状态代表三种人生态度、处世方式,本无高下之分,如果是有,应该是对社会的贡献上吧!

任何一种哲学、宗教的兴起与发展都是建立在去认识世界的目的上。倘若不是,他们自身就会陷入一个循环,就好比一个人在封闭的圆环中,一直没有终点,但方向始终不一。

宗教与哲学的发展应当是建立在认识世界上,然而人类的认识具有局限性,不始终反思、辩证,又如何进步发展。道教和玄学的衰落,在于他们无法与时俱进,圄于自守,就好像诸子百家的衰落一样,学说和思想的进步完善才是长存的法门。


世间没有永恒的王朝,也没有永恒的思想。穷则变 ,变则通!佛教和佛学的历次兴衰起落不恰如这点吗! 

《佛祖都说了些什么》共读集锦01 

《佛祖都说了些什么》共读集锦02 

编辑:跑来跑去的高跟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