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 共读 《南渡北归》 作者: 岳南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领读者:云淡风轻 领读者说 第十章大爱无言 名门出身的傅斯年幼家道中落,加之父亲早逝,孤儿寡母的家庭生活艰辛,好在他聪颖好学,在北大念书时还展示了“学霸风采”,除了对母亲给的包办婚姻强力反抗外,绝对是孝子典范。 抗战后工作繁忙加之平时身体肥胖,高血压严重得住院几个月治疗后才出院,同时为避政敌,傅斯年到李庄开始工作式休养(突然想起王捕头)。巧合的是恰逢珍珠港事件爆发,直接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李庄彷佛平静的湖水一般,没有被激起一丝涟漪。在桂花坳的三合院,傅斯年夫妇觉得世外桃源一般,很是中意,但是梁氏兄弟的感觉则是大相径庭。 一则两兄弟及家人从小就生活条件优越,没有吃过苦;二是对待困难的心态不同。所以有人能在李庄苦中作乐,有人度日如年。 由于梁思永在殷墟考古时患病没有及时医治,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导致始终未能痊愈。抗战爆发后,梁思永身体和生活、医疗条件同步下降。甚至危及生命,好在他遇到一位好领导,傅斯年看到手下得力干将困难,感同身受。 首先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把居住地址调剂到史语所最好的阳光房;其次把史语所医务室倾尽全力;最后则是发动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直接写信给朱家骅转蒋介石,要求特批款项予以救助。 作为傅斯年来讲,不帮梁氏兄弟是本分,因为当时他自己也是困窘不已。帮他们则体现了傅斯年对国家和民族未来文化传承能得以继续的勇于担当的精神,和对部属朋友乐于拔刀相助的豪爽性格。 凭借傅斯年的不懈努力,国民政府的特别救济金二万元给了梁氏兄弟,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得以在日后为国家文化事业继续做出巨大贡献。 对于傅斯年的所作所为,可谓仁者见仁。 但是对于救助梁氏兄弟是在他们不知情的前提下,完全是发自内心秉公而为,完全体现了傅斯年光明磊落的内心和对国家前途的责任感、使命感,充分说明他是一个品德高尚的学者,一个纯粹的公民,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孝子,一个有益于国家的普通人。 密封线 打卡集锦 Emma Wan 大概社會開始改變時的第一代總是難以接受過去的觀念吧,譬如傅斯年徐志摩,包辦婚姻在他們眼裡有如洪水猛獸,自由戀愛無論如何是不能退讓。除了看作是尋找真愛外也是對抗傳統的舉措吧。 傅母病逝,對於當時艱困的傅斯年來說是重大打擊,纏綿病榻。為了身體和主持工作,傅一家頂著戰雲奔赴李莊。
嘻嘻 这一章最大的感受就是经济是基础。没有傅斯年的帮助,梁家兄弟两家如何与肺病斗争呢?幸亏有傅斯年的帮助,梁思永和林徽因总算能与肺病斗一斗了。有了药物,有了较为舒适些的生活环境。 到底是因为观点不同,还是因为不允许有对立面,在当时的情况下阻止的对还是不对,作者没写清楚,我也理不清楚,查百度就更糊涂,实在是很茫然。 青棠 老金先生离开李庄返回昆明,傅斯年由于身体原因携妻子自重庆来到李庄。傅斯年先生年幼丧父,其母亲将其扶养成人,所以傅先生十分的孝顺,从吃红烧肉这件小事上可见。由于战略转移奔波劳累,到重庆后,傅先生病倒,痊愈后其母病逝。
傅先生虽与两家不算深交,但其自身的侠气使得傅先生先国民党中央写信,希望在梁家困难之际给予帮助,林徽因也是在得到接济后写信给傅先生表达感谢。 编辑:灵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