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凯:傅斯年与中研院史语所——“风雨中研院系列”之二

 小园幽径 2014-07-31

傅斯年与中研院史语所——“风雨中研院系列”之二

 
王凯
 
傅斯年

  众所周知,傅斯年是民国年间中国学术界当之无愧的大师级人物,这位山东老乡北大毕业后留学欧洲,回国后在中山大学教书,不久便创办了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1928年10月,傅斯年在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的基础上,筹备成立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从史语所成立到1950年去世,傅斯年一直担任所长一职,在他的组织、领导和协调下,中国的历史、语言研究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史语所也由此成为中国人文研究的重镇。

  为史语所保存读书种子

  傅斯年治下的史语所人才荟萃,曾有人问及一位在史语所工作多年的老学者:“当年史语所的年轻人后来有没有没有太大成就的?”这位老先生回答得非常干脆:“没有,因为他们进来时都是精选过的。”而精选这些年轻人的伯乐就是傅斯年。

  著名历史学家严耕望194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师从史学大师钱穆,后来辗转来到陪都重庆。严耕望渴望一个安静的读书、研究环境,兴起了进史语所的愿望,但苦于没有合适的人推荐,最后想到了毛遂自荐。他听说傅先生的脾气比较特别,与其请有名的人推荐,倒不如寄几篇自己的论文去申请入所,傅先生如果欣赏,便有望成功。后来严耕望写了一份申请书,连同自己写的三篇论文直接寄给傅先生,严耕望本来不存希望,不料傅斯年却很快回信答应了这位年轻人的请求。傅在信中直率地说,若论论文程度可聘为助理研究员,但论资历只能为助理员。

  来到史语所短短几年,严耕望便写出了许多关于地方制度史的专著和论文,成为了一名卓有成就的历史学者。

  傅斯年是个直肠子,他有个外号叫“傅大炮”,但这位“傅大炮”为学者们服务却是心细如发。傅斯年的学生任继愈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傅斯年在李庄的时候遇到向达的儿子和李方桂的儿子打架,一个五岁,一个八岁。五岁的打不过八岁的,李方桂的夫人就来找向达的夫人,两位夫人争得不可开交。这时候傅斯年经过看到了,向双方赔礼道歉,连说:‘你们两个消消气,都不要吵了,都怨我。’边说还便作揖。傅斯年处理这事看似‘低三下四’,但他是为了尊重李方桂、向达两位专家,让他们安心研究,不为家庭琐事分心。”后来此事在李庄传播开来,史语所的先生们还编了一副对联调侃:“李徐樱(李方桂夫人名徐樱)大闹牌坊头,傅孟真(傅斯年字孟真)长揖柴门口。”

  在史语所旗帜下,傅斯年组织了一个志同道合的精英学术集团,作家岱峻在《发现李庄》一书中这样描述:“从中山大学文科研究所到史语所,到北大文科研究所,他都在着意搜求人才。他聘请了陈寅恪、李济、董作宾、赵元任、李方桂、徐中舒等著名学者领导或参加史语所各组的研究工作。他们都具有国际眼光和实证研究的能力,在超越国故的见解上,在学术使命的认识上,在发掘新问题、找寻新材料、使用新工具的实践中,他们开启了一个举世瞩目的‘史语学派’。”

  李庄岁月

  抗战时期,中研院史语所、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同济大学等多家文化学术机构辗转迁移至四川李庄,一大批海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云集于此,这个长江上游的千年古镇一时间与重庆、成都、昆明并称为大后方四大文化中心,据说在当时寄一封国际邮件到这儿,只需写上“中国李庄”即可准确无误地送达——由此可见当时李庄的知名度之高。

  史语所初到李庄时,由于傅斯年还兼任中研院代理总干事,需经常在重庆处理院务。1941年12月,因病辞去代理总干事职务的傅斯年携家人来到李庄,与史语所的同仁们一起度过了一段艰苦而难忘的时光。

  傅斯年的住所叫桂花院,是个独立的小院,非常幽静,傅斯年一家都很喜欢这个地方。多年以后,傅斯年夫人还撰文回忆这个美丽的小镇:“那是一个水秀山明,风景宜人的世外桃源,我们结庐山半,俯瞰长江,过了一段悠闲的日子……在那段难得的清闲的日子里,(傅斯年)不是给儿子讲几段《三国》、《水浒》,便是看书写作;有时背着双手,环绕室中,摇头晃脑,不断地用满口山东腔调,哼唱诗词,怡然自得。年幼好奇的儿子只在一旁瞠目相视。”但史语所研究员董作宾记忆中的傅斯年却没这么悠闲,他笔下的傅先生整天忙着审核论文,编印集刊,和同事讨论研究课题,替朋友和同事买药、请大夫、买东西,指挥工人锄路旁的野草、给厕所撒石灰消毒、去大厨房打扫卫生,偶尔清闲了,便去找年轻人下两盘象棋。

  可学生们却都不愿意和这个胖所长玩棋,史语所的一位年轻人在文章中写道:“当时我们小辈,晚饭后在田边散步,远远看到傅先生迎面走来,都转身急急奔逃,如果逃脱不了,就会被抓去下棋。其实傅先生心不在棋,意在思考某一学术问题,或天下兴亡大事,不过借棋定神,心有别属。”

  英国学者李约瑟1944年曾经造访过李庄,还曾在傅斯年的小院住过,他对傅先生和史语所的学者们印象颇好:“所长是大学者傅斯年,……是个引人入胜的演说家,有点发福,脸型令人难忘,头型奇特,灰发直立。那里的学者是我迄今会见的人们中最杰出的。”

  迁台前后

  抗战胜利后,史语所迁回南京,但没过几年又江山易手。在傅斯年主持下,史语所连同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中央图书馆珍贵图书文物由南京下关上船,驶往台湾。史语所历史组青年学人王叔岷在文中记下了自己的感受:“茫茫沧海,碧鸥绕樯翔舞,久久不去。去乡之情,情何以堪!”

  1949年初,傅斯年离开大陆赴台湾。离开南京的那个夜晚,傅氏夫妇与胡适等人默然走出史语所大门,看门的工友老裴红着眼圈对他们说:“等着你们快些回来!”回望这座熟悉的院落,傅斯年眼里也噙满了泪水,“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那一刻,萦回在他脑海里的恐怕只能是这样的词句。

  但傅斯年再也没有回来,1950年12月20日,傅斯年在列席台湾省参议会会议时突然发病身亡,年仅54岁。葬礼上,中研院史语所全体同仁为英年早逝的老所长送上了这样一幅挽联:

  廿二载远瞩高瞻,深谋长虑,学术方基,忍看一瞑。

  五百年名世奇才,闳中肆外,江山如此,痛切招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