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国演义》共读集锦40 | 悦读读书

 悦读读书 2020-08-04

★ 八月共读 ★

《三国演义》

作者: 罗贯中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领读者:李大刚

领读者说

79回:兄逼弟曹植赋诗 侄陷叔刘封伏法

80回: 曹丕废帝篡炎刘 汉王正位续大统

书接上回,曹操病死后曹丕继位。刘备欲除刘封和孟达为关羽报仇,孟达投靠曹丕,刘封奉命讨伐孟达大败而归,在成都被杀。曹丕成功逼迫汉献帝禅让,东汉至此亡。刘备为延续大汉正统,在益州自立为帝。 


【背景叙述】

(一)曹植的“七步诗”:《七步诗》应该是我们最为熟知的曹植的代表作,不过有两点需要加以说明的地方:

1.《七步诗》原本是六句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记载于《世说新语·文学》。到了后来,流传下来的便成为四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2.《七步诗》是否确为曹植所写,尚无定论。《世说新语》是由南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

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也可以说这是一部记录魏晋风流的故事集,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其历史真实性就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

而在曹植手自编次的《曹植集》中,共收录了曹植的作品78篇,其中并未收录流传最广的《七步诗》,使得这首诗的作者就成为了一个疑问。

(二)曹丕是如何在与曹植的世子之争中逆袭的呢?公元213年,曹丕纳了比他大三岁的妾郭女王,好色的曹丕更加宠爱年轻漂亮的郭氏,而之前的最爱甄氏则开始失宠。

216年的时候,曹操东征孙权,卞夫人、曹丕及曹叡和甄氏的另一个女儿东乡公主都跟随,当时甄氏生病所以留在邺。而邺城留守的指挥官正是曹植。而江湖传闻之前曹植就已经对甄氏产生了爱慕之情。

一直到了转年的九月,曹操的大军才返回邺城,卞夫人看见甄氏的容光焕发,就很奇怪的问:“你跟两个孩子分别那么久,难道不想念他们,怎么脸色这么好,是什么原因呢?”甄氏则回答道:“曹叡他们跟随夫人,我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而此时的甄氏与曹植之间,不得不让人产生联想。而这恰恰是曹丕和郭女王给曹植所设下的一个陷阱:利用曹植爱慕甄氏,安排甄氏接近曹植,目的有二:

1.使得曹植沉溺于女色,提高曹丕被立为魏王世子;2.甄氏与曹植有染,则会使得甄氏进一步在曹丕处失宠,郭女王便在王后的竞争中处于优势。

而事件发展的结果也正如此,曹操死后曹丕接受汉献帝的禅让而称帝,郭女王成为了皇后,甄氏于221年则被郭女王谗言所害。

而当23岁的曹叡即位后,则诛杀了郭太后,为生母甄氏报仇雪恨。而同时,为了维护母亲甄氏的名节,将曹植的《感鄄赋》改名为《洛神赋》,流传至今。

(二)廖化是如何回到益州的?廖化并未向演义中所说突围去请救兵,关羽兵败麦城后,部属大多被东吴军队俘获,廖化也在其中。

但是廖化始终没有真心归顺东吴,一直思归蜀汉,就先用诈死之计迷惑了众人,然后悄悄的带着自己的母亲不分昼夜的向西而走。

等到两年后刘备出兵攻打东吴时,廖化在秭归才遇到刘备。廖化诈死携母的逃亡之路,其实远比当初关羽脱离曹操投奔刘备艰险数倍,这才是历史上真正的千里走单骑。

(三)曹丕禅让称帝时,据《魏氏春秋》记载,曹丕对大臣们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舜、禹之事,吾知之矣。”

我们有必要把这个上古时期的事件做一简要的回顾:尧当政时期,派了禹的父亲鲧去治理水患,九年后舜代尧行天子政,在舜巡视各处检查工作的时候,发现鲧治水毫无进展,就把鲧个杀了。

而舜派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13年间禹小心谨慎,生怕被舜抓到把柄,三(数)过家门而不入,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经过13年的努力,禹终于治水成功,在群众中取得了极高的威望,“声教讫于四海”。

后来,禹把舜流放去了苍梧,并用禅让的方式体面的夺了他的位子。而禹死后,他的儿子启通过武力征伐伯益,将其击败后继位,成为中国历史上由"禅让制"变为"世袭制"的第一人。    

打卡集锦

王雄

第七十九回 兄逼弟曹植赋诗侄陷叔刘封伏法


曹丕继位,妥善安置好曹彰、曹植,法令一新,威逼献帝甚于曹操。刘备欲为关羽报仇,先处理刘封、孟达,孟达得知消息后转投曹丕,刘备听孔明以刘封之手解决孟达。刘封对战孟达失败,孟达劝降,刘封拒绝后返蜀,刘备杀之。


第八十回 曹丕废帝篡炎刘汉王正位续大统


曹丕逼献帝禅让,又加了几套正规程序,以示世人,又迁都洛阳。诸葛亮等人计劝刘备,在这个时机称帝,以恢复汉室正统,为将来统一中原。

刘备几番推脱后称帝。诸葛亮刘备的理想终于实现了。刘备称帝后,欲讨伐东吴为关羽报仇,不顾众人又劝。    

娜娜

曹操打天下,用人知人善任。确立继承人时,险些犯了和袁绍同样的错误。最终在贾诩建议下传位给长子曹丕,但也给另外两个儿子曹熊曹植埋下祸根。曹丕上位后一系列组合动作,先找借口让曹熊自缢,再贬曹植为安乡侯。

祥瑞频出,大臣借机逼迫汉帝退位。戏码做足,连续推辞了三次,占到道义上的高点,效仿尧舜玩了把禅让游戏,终以魏代汉,封献帝为安阳王养老去。


消息传到蜀中,有个细节很有趣。“且传言汉帝已遇害。汉中王闻知,痛哭终日,下令百官挂孝,遥望设祭,上尊谥曰“孝愍皇帝””。

汉帝如果不挂,刘备就没有称帝的合理性。于是献帝在蜀中“被死亡”,刘备在官员逼迫下,“不情不愿”称了帝。刘小强作为三国起家势力最弱的一个,终于达到人生巅峰。    

云淡风轻

曹丕继位称王,先收拾自己亲兄弟。夺了有兵权的,吓死胆小的。到了曹植这里也是虎视眈眈,要不是皇太后求情,一步诗估计也没用。生在帝王之家是许多人的梦想,不仅锦衣玉食,坐享荣华富贵,甚至还有机会成为天子,虽然难度挺大。

但是别忘了,帝王的平均年龄只有39岁多点,低于普通人;非正常死亡率则高出普通人。工作压力大,生活枯燥啊那倒是因人而异这是当上帝王的,更惨的是争取当又没当上,轻则发配重则没命。

关键是争太子到继位还有很大一段距离,不确定性太高。比较著名的是隋文帝杨坚废太子,唐高祖杀兄逼父,明代朱棣夺位等等。作为皇子或世子看见机会不努力不可能,努力没成果多半就坏菜了。

孟达见机行事,保了性命,刘封则不明就里,稀里糊涂的丢了命。

摆平了兄弟,继续摆平皇帝,曹丕顺利称帝。刘备一如既往的做秀,为了同事们的名声和待遇水涨船高,孔明只好威逼利诱迫使其就范,不当皇帝,没门    

胖子小王

曹丕继位,几个兄弟曹彰归顺,曹植被贬,曹熊自杀,椅子还没坐热乎就急着逼献帝让位。华歆,王朗几个人对着献帝一通忽悠天文地理都用上了,最后一看这些都不好使,还是拔剑管用,皇帝只好被逼禅让,四百年汉朝基业让与他人。


再看刘备这边,孟达真是无常小人必然没有好下场。刘封也算是有点悔过之心,但刘备和关羽的情分比和这个义子可是深多了。

汉中王也同样是称帝却和曹丕不太一样各种推脱,最后还是诸葛亮假病刘备实在没办法了才答应。个人觉得可能刘备也想称帝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突然吧。    

编辑:灵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