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言两语荐书——《昨日的世界》丨悦读读书

 悦读读书 2020-08-04

历史的阴影挥之不去

本期推荐人:许竞奚

可能很多中国读者都和我一样,是从《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开始接触茨威格的作品。实际上,这部短篇小说只是他著作等身的一生中汗牛充栋的诸多作品中一部而已。

斯蒂芬·茨威格(1881一1942),是奥地利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诗人和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人家庭,少年早慧,从17岁就开始发表诗歌作品,虽然从未获得诺贝尔奖,但享誉世界文坛,他的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具有非凡的文学天赋,一生中共写了六部中短篇小说集,两部长篇小说,十二部传记,三本诗集,七部戏剧,九部散文集和一部回忆录。

传记作品里有我们熟悉的《人类群星闪耀时》,《断头王后玛丽·安东内特》,《玛利亚斯图亚特》等,回忆录就是这一部《昨日的世界》。

斯蒂芬·茨威格(1881一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人家庭。主要作品有《三大师传》《象棋的放事》《昨日的世界》等。青年时代游历世界各地,结识罗曼·罗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鼓吹欧洲的统一。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1942年在孤寂和理想幻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

与其说这是一部茨威格的回忆录,毋宁说这是茨威格以自传体撰写的一部以他自己的生命长度为时间跨度的欧洲历史——两次工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说它是历史,它又不同于其他历史书籍,它是一部有血有肉有情感的记录,既有时代背景,又有个人的心路历程。

作为文字工作者,在本书中茨威格也分享了很多个人的创作心得,追溯了个人写作风格形成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和他所经历和见证的历史密切相关。

作为高产作家剧作家,茨威格的收入颇丰,高收入使得他有能力去实现他的爱好之一:收藏著名作家和作曲家的手稿。和那个人才辈出的时代相关,茨威格有着傲人的朋友圈,除了与他通信长达25年的罗曼罗兰,还有著名诗人里尔克(写《秋日》的那位),《尤利西斯》的作者乔伊斯,中年以后的朋友还有高尔基和弗洛伊德,这些都是为中国读者熟知的,他的朋友还有很多在欧洲文坛享有盛誉的名人。

所以在本书中,我们也有幸一览茨威格眼中的这些文学巨擘、文坛泰斗的风采。以传记作家的功底,寥寥数笔的描绘,人物便跃然纸上。

我醉心于茨威格描摹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结束后,欧洲世界的富足、宁静和祥和,那是个科学昌明、贤达辈出的时代,直到塞尔维亚青年的一声枪响击碎了欧洲人的美梦,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晓说》今年的系列节目在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时,很有可能也参考了本书的内容,对于战前的和平景象的描述、评论大战爆发的来龙去脉,有许多相似之处。

当然,更有可能的是,历史原本就是那个样子的,茨威格以作家的视角,以亲历者的姿态,用冷静而细腻的笔触进行了描摹和记叙。行云流水的文字,细碎而不觉啰嗦繁冗,茨威格用优美的文字,还原了很多历史事件发生时的真实情况,既有大背景的铺陈,也有细节的记录。

在茨威格的眼中,一战以前的欧洲人的单纯的热情都被大战以及战后的通货膨胀民不聊生毁掉了,当茨威格写下《昨日的世界》这个标题时,也是怀着“昨日不可追”的遗憾的。

作为战争的受害者,作为游历过欧洲各国,对各国都有深切感情的国际主义者,茨威格是坚决的反战分子,在战争中,他逐渐拥有了公共知识分子的视角,对和平给予极度的赞美,对战争给予最坚决的诅咒,他清醒地认识到,要对一切狂热的行为有所警惕,独立而冷静,作为知识分子,要积极开启民智,而非做任何“思想”、“主义”的吹鼓手。

以笔作为武器,“表现我对时代、对人民、对灾难、对战争的全部看法 (反战作品《耶利米》)”。

早年间茨威格游历世界各地的见闻,由于茨威格的博闻强记,善于观察和总结,叙述场景、描绘风景时画面感很强,很好地记录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些国家的风土人情。在战争中,对自己所亲历的场景也一一记录下来,为读者展示了战争的惨烈。印象最深的是他乘坐过一运送伤员的列车,狭小的空间里溃烂的伤口、腐臭的气味,绝望的呻吟狭路相逢,那一幕可谓触目惊心。

从1914年一战爆发,到1940年本书截止,整个欧洲都不再有往昔的宁静富足的景象,二战爆发前,茨威格的忧伤溢满了字里行间,他无比怀念一战前那个温和明媚的夏天,也哀伤而无奈地记录着二战爆发前最后的宁静,“维也纳人民的无忧无虑,好像一切都不会发生”,冥冥中的茫然与未知,悲惨的命运已然写好伏笔,茨威格的无力感、宿命般的沧桑感,读来令我脊背发凉。

战后,奥匈帝国消失,他成了失去祖国的丧家之犬,由此而从一个国际主义者又变成了民族主义者。他写道:“一个人随着祖国的沦亡所失去的,比失去的那片有限的国土还还要多”。他是犹太人,二战中的际遇此处便无需再多说。

有两个细节,凡是关注欧洲历史的人都不会漏掉,那就是两次世界大战的起因都来自于德国。作为在欧洲占主导地位的国家,欧盟的核心国家,德国是其他欧洲各国的风向标,今天由于移民问题,德国又成欧洲的焦点,未来的欧洲会怎样?

读一读《昨日的世界》,或者也可以作为一面镜子,毕竟《昨日的世界》并未离开我们太久。

写在最后

最后一段是献给翻译的。此书的中文译本最大程度上还原了茨威格优美流畅的文笔,读来时而低回婉转,时而高昂激荡,译文毫无违反中文叙述结构的生涩,读来酣畅淋漓。

作者简介

竞奚,70后天蝎女,有点文艺,喜欢读点杂书,写点杂文,冷眼看世界,热诚以待人。行得千里路,也安得柴米油盐。感宇宙之浩瀚,也动情于尘微。

三言两语

荐书专栏

每周六更新,欢迎推荐您喜欢的书

台北人 | 重说中国近代史 | 中国历朝通俗演义 | 如何高效学习 | 

人间便利店 | 非药而愈知情识趣阿城精选集

编辑:紫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