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言两语荐书——家国兴衰尽在《白鹿原》丨悦读读书

 悦读读书 2020-08-04

本期推荐人:李洋(金星)

作者:陈忠实

白鹿原

这是一部关中平原半个多世纪变迁家族史诗,白鹿两大家族为温饱、为脸面、为光宗耀祖、为争抢风水……祖辈三代纠缠在财、权、利、欲的无休止的谋算与争斗之中。

不过有意思的是,全书围绕这祠堂展开的。故事是从祠堂开始也是从祠堂结束的,祠堂是族人的精神寄托,族长是族人的精神领袖。族人似乎不信神,他们所信奉的是祖宗和公理。他们所生活的白鹿原虽说有白和鹿两姓,但他们有共同的祠堂,共同的祖宗。有人挤破头也没进族谱,有人拼了命的想逃离也没跑掉,最后还是回到了白鹿原。一直到那辈人老了有了新生力量,不再有人踏入祠堂,那一个时代才结束。

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获得中国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该小说也被改编成同名电影、电视剧、话剧、舞剧、秦腔等多种艺术形式。

第一次看《白鹿原》 还是在电影院里,看完觉着电影很不错,同名小说翻拍的,就找来小说看,书看的很慢差不多两个月才看完。电影的还原度很高,人物刻画很到位,故事情节都是选了最高潮部分。后来在闲暇时间把电视剧看完了,电视剧没有电影那么干练精彩,跌宕起伏的情节还是很扣人心弦。

小说的焦点始终对准白鹿原这片关中平原的文化状态和文化冲突,同时激起了礼教与人性、天理与人欲冲突,以及众多生命在传统礼教压抑下的被扭曲、荼毒、萎谢,展示出白鹿原一片惨烈的文化景象:白嘉轩娶妻、田小娥之死、白孝文的堕落、黑娃的出走、瘟疫饥荒蔓延等等。白鹿两家争夺白鹿原统变迁,出走与回归、繁衍与毁灭、腐朽与再生、必然与偶然、机遇与宿命等。仿佛小说有了血液,矛盾和冲突就像心跳,使得整个小说都活了。

白嘉轩是一位深明大义,爱憎分明,以德报怨,镇得住人心的族长。他雇的长工鹿三,在他家没有剥削压迫关系,就像亲兄弟一样,让自己的女儿认鹿三为干爹,最后竟成了生死之交。老朋友鹿子霖和他是对立面,是一位目光短浅,好脸面,见风使舵,为了争夺族长位置的普通农民。争夺白鹿原的人心,先是把田小蛾挤出去,后是把白嘉轩的儿子白孝文拉下水,蛊惑大家种罂粟,饥荒年间挑拨其他村里人劫渡灾粮,使得人心涣散,族长的威严撼动。最后还是被白嘉轩从监狱救出。没有鹿子霖也就没有白嘉轩。

叛逆的黑娃不愿接受传统思想教育,毁了族规碑文,也是小说中最侠肝义胆的好汉。接受新思想的鹿兆鹏为加快了新中国成立。传统儒家思想禁锢的白孝文自甘堕落,后发愤图强当上县长,不过在怎么变化人格,总是得不到白嘉轩的认可。三个人就像三足鼎立一样,决定了白鹿原的命运。

小说里的女性角色很到位,有传统的贤妻娘母的仙草,放荡不羁的田小娥,儒家约束的冷秋月,接受布尔什维克思想的新时代女青年白灵。时代的变迁,思想的解放女性的地位都受到翻天覆地的变化。

白鹿原手稿

《白鹿原》的可贵之处是对当时的共产党没有什么正面评价,也引领文学“反思文学”的创作潮流。一方面小说在宣扬旧时代的纯正民风,农民生活与旧制度的和谐有序,另一方面是在说封建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推进,时代的变迁新生力量在一点点的改变世界,是一场文化。

小说的开头引用了巴尔扎克的一句话: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这些民族的秘密都藏在小说各个角落中,在人民最爱的羊肉泡馍里,在秋季麦客的镰刀上,在饥荒难民的破碗里,在朱先生写的的《乡约》字里行间里,更隐藏在跳跃在原上的白鹿中,就像一个个彩蛋。

作者简介:

李洋,90后水瓶,平时爱运动,爱看书。忙只是一种状态,闲暇用书来填补时间的空挡。

三言两语

荐书专栏

每周六更新,欢迎推荐您喜欢的书

台北人 | 重说中国近代史 | 中国历朝通俗演义 | 

如何高效学习 | 人间便利店 | 非药而愈知情识趣

阿城精选集昨日的世界平凡的世界

乡村生活图景白夜行

编辑:紫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