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淼换了一个id,游戏背景就相应的换成了欧洲,可能是由于起了哥白尼这么有突破性代表性的人物,所以对应的NPC变成了教皇、亚里士多德、伽利略和达芬奇。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对于研究三体太阳体系的三体游戏也是蛮贴切的。
不同于东方的主观臆想,西方秉持的是客观的观察世界,反复验证的理念,显然里真理更近一步。
从亚里士多德到达芬奇也是有因果联系的,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科学的集大成者,对天文和物理都提出了定律,往后数世纪都被奉为信条,却也是与宗教有矛盾的:
而后到了欧洲中世纪,宗教变得越来越强势,宗教开始凌驾于科学之上,直到伽利略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开创了近代的科学体系。
科学思想开始反攻宗教神化,带动了西方思想的进步和去宗教化,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做了铺垫,达芬奇作为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从天文、物理、生物各方面都提出了新的理论。
如果没有文艺复兴的出现,西方的科学和思想不会有这么大的飞跃,可以说是把科学的大门从一条门缝又推开了一大半,这四个NPC代表了西方科学和宗教之间关系的进程。
亚里士多德最著名的逻辑学贡献就是三段论,即一个大前提加一个小前提可以得出结论,根据汪淼所述,应该看见三个太阳是大前提,所有文明中没有记载是小前提,结论是不成立。
因为文明中没有记载,所以从没有发生是亚里士多德得出的结论,可是真的是这样吗?你看不见不能代表不存在,这是片面的理解,是形而上学的体现。
我们现在看不到的东西太多了,就比如光谱,超出可见光的波段我们是看不见的,但是的确客观存在。
再有,为什么教皇和其他人都在嗤笑万年历这个东西,历法这个分支是从天文学中出来的,中国观察月亮的阴晴圆缺,所以是阴历,西方观察太阳,是为阳历。
而万年历是观察太阳的运动而制出来的历法,前提是一个太阳,显然对三体的三个太阳不适用,一点点不可控的因素,三体运动就会发生变化,实在无法固化成历法。
当地球在一个太阳的轨道中是恒纪元,在三个太阳的轨道中无序运转是乱纪元,三个远日是苦寒,三个近日是毁灭。发现了三个太阳的事实之后就要研究三个太阳和地球之间的引力关系了,着实是一个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