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游记》打卡集锦22 | 天津悦读读书会

 悦读读书 2020-08-04

《西游记》

作者:吴承恩

出版社:中华书局

校注:李飞天

领读者:嘤其鸣

57 - 58  回

草木有心

真假悟空打的难舍难分之际,唐僧想让八戒趁机去取回行李,然后几人继续去取经,管它什么真假悟空呢…这长老这为师的,也真是够了。

想想前面唐僧念经超度被悟空打死的亡灵时,说“冤有头债有主,要找找悟空,别找我…”,说好的师徒情谊呢?
 
这一回,经过如来的识别,冒充悟空的六耳猕猴被打死,观音亲自将悟空送回唐僧身边,唐僧才收留,看日后取经路上,唐僧能否对待悟空有些真情吧。

你不懂

真假孙悟空一节看起来,总像是有点不符合常理。

也许是由于六耳猕猴如此所为的目的不明,但读来更像是悟空为了重回取经队伍而使出的手段,先为唐僧制造一个更大的敌人,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这样便和唐僧又统一战线了。

没承想,唐僧是打定主意不再接受悟空了,最难过的事,莫过于我如何表演,你都无动于衷。

让我想起昨天在机场看到的一幕:一个打扮入时的女孩慢慢悠悠地拖着行李箱来坐飞机,被告知已经误机,便打了一通电话。

不知对方说了什么,只见女孩不顾形象撕心裂肺地对着电话那头哭喊:我不想一个人!为什么送送我你都不愿意!


不知道来龙去脉,只觉得心疼这个在来来往往的出发大厅里哭花妆的女孩,也许让她崩溃的就是对方“你的事情与我无关”的态度。


孙悟空一次又一次地被伤了心,不知道再次回归团队的孙悟空心境会不会有些许不同呢?面对唐僧捂不热的铁石心肠会不会还会将心死心塌地交给别人呢?

灵玉

六耳猕猴很有意思,先是假扮悟空打到唐僧,抢了行李,然后自己组建一套人马凑成取经小队。有几个有趣的点:1行李很重要吗?为什么六耳猕猴要抢行李,里面最重要的也就是通关文牒。

不过此等凡物,拔根毫毛不就能变出来吗。看来法术变化也是有限制的,或许没见过的东西变不了。2以六耳猕猴的能力,打死唐僧是很容易的,即使有六丁六甲之类的保护,为什么要留下活口。

是不想闯祸,把事情搞大吗?关键是已经准备冒充取经小队了,真的小队成员存在绝对是障碍啊。怎么看都是一步臭棋。

3沙僧来到花果山要行李,六耳猕猴不但没有杀死沙僧,还把自己的计划打算完全无保留的告诉他,更是让沙僧当面杀死了假师父,然后逃走。这就不是臭棋了,简直是无脑。

4最后一点,六耳猕猴冒充悟空,跟悟空法力相当,谁也杀不死谁。当年悟空鼎盛时期,法力高强大闹天宫,也跳不出如来佛祖的掌心,佛祖轻松将悟空压在五行山下囚禁五百年。

可见,佛祖和悟空实力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何况,佛祖这方面人多势众,“早有四菩萨、八金刚、五百阿罗、三千揭谛、比丘僧、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观音、木叉,一齐围绕”。

这种情况下,六耳猕猴跑都没机会,唯一的结果就是被识破并打死。去到如来佛祖面前,就不止是无脑了,简直就是作死。


所以,六耳猕猴充其量就是个龙套人物,掀不起什么大浪。

安然

魔障起自内心,这番与其说是悟空和六耳猕猴的争斗,倒不如说是悟空和自己内心的争斗。二心易生祸患,取经从头到尾都是在考验取经人到底是否心志坚定。

唐僧赶走悟空这件事上太固执,悟空也没什么好办法让唐僧重新接纳他,只能求助菩萨。菩萨留了悟空4天,好像胸有成竹一样,悟空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情就不得而知了。

对付六耳猕猴的时候,悟空的冤、怨、怒一触而发,打死它时候的快意,可以想象。打死六耳猕猴,也打死了二心,有了菩萨的调停,取经团队又能重新融合了。

唐僧真是负了悟空的心,想那唐僧慈悲心肠,对别人都菩萨心,但对悟空为何这样苛刻,念起紧箍咒来不顾悟空的紧疼。看完领读老师对唐僧极力撵走悟空的解释才恍惚大悟。原来唐僧心中对悟空是这样的恼恨呢。


但发生以上的事,想来这一切也是为假美猴王的出现做了铺垫。


其实假美猴王是真美猴王的心恶魔障。看来悟空心里也有另组团取经真心,最后真悟空一棍将假悟空打死,也将自己的心魔消灭。其实这也寓意着我们内心自我斗争的结果。真妙!

七月

还是比较认同关于六耳猕猴是悟空心魔这种解读的。


这个猕猴出现得确实不同寻常。


真假美猴王这段剧情设置的时机很微妙。正是悟空被师傅赶走,满腹委屈,多有怨言,与观音哭诉求助的时候。而且,说到底六耳猕猴终究是个妖,但其行为表现却不同于一般妖的路数。

妖见了唐僧,不思谋开荤和长寿,却幻化出大圣模样,做什么伏小姿态请求唐僧原谅,希望继续跟随师傅西天取经。

取经可是个辛苦活,一路出谋出力,风餐露宿不说,路上面对的又是一群有着各种背景后台武艺高强的妖魔鬼怪,难度大风险高。再加上还有个怯懦婆妈执拗的师傅要时时赔小心的侍奉,抗打压能力又要强……


这么多困难面前还自告上门来讨苦吃,这是得多要求进步!多有境界啊!而后和解的愿望被长老无情驳回后,又偷走行李,妄图造一个山寨版的队伍自己去取经。


如果是一个随便过路的妖,在取经这件事上如此执着与纠缠,是很难解释,很不合常理的。除非,他本就是曾执着于取经之事,并为此付出很多的那一个。


利益权衡,取舍不定,纠结其中,无以自拨,这正是心魔所致。曾经无挂无碍的孙大圣,也终因需求欲念的增长和提升,而遭受更多重的牵制,再也无法做回曾经无拘形迹,肆意畅然的状态了。


悟空的心魔不只有恶,更有欲念之执。


佛教主张破执,万法性空。所以佛祖也最擅洞察执念心魔,一语道破玄机:“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竞斗。”

沙沙

孙悟空对于唐僧来说,能力很高,难以驾驭,名为师徒关系,实际却并非如此。按道理说行至现在两人怎说也有几年甚至十几年的交情了。吃睡走路基本上都在一起。但是唐僧对孙悟空的信任和了解却并不深入。

假悟空的出现彻底把二人的矛盾撕开。我其实好奇在唐僧的眼里,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到底是什么?是人么?感觉像是你进入一片森林,你穿过去需要帮手,需要更厉害的帮手,一只老虎,一只猴子,一只狗。

那么你跟他们呆上几年,你会完全信任么?我也不知道。手无缚鸡之力的唐僧,面对三个能力者,到底是个怎样的心情呢?真的是师徒关系么?!假悟空不光是孙悟空的心魔,也是唐僧最担心的事情。

qiaoqiao

如来的一句:“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竞斗而来也。”


这句话才是这个故事的核心,所谓六耳猕猴不过是悟空心中恶念所化,它是悟空也不是悟空。

悟空与六耳猕猴之战,其实就是内心善恶之战,因他即是它,所以无从辨别真假;因为他即是他,所以依靠具象化的实体方式无法区分,它们同相同音。


菩萨再次送回悟空的意思,即是告诫唐僧已犯嗔戒,也是给唐僧一颗定心丸,如来已助悟空将心里的恶念除去。


这个故事真高级,从言传身教,进阶到了心理辅导,赞

银角大王

假孙悟空的出现,圆满地解决了上一回中师徒二人的矛盾。

如果观音强行把孙悟空送回取经小分队,孙悟空就有点尴尬,显得名不正言不顺;如果"大师兄!师傅和二师兄又被妖精抓走了!",那唐僧的面子也很难放下,以后可能也磕碰不断。

所以假孙悟空就很好了,他打唐僧后抢了行李跑了,得罪了唐僧;他假扮孙悟空,不管有没有唐僧的事,孙悟空都得收拾他。于是一个共同的敌人就这样出现了,成为了化解上一回矛盾的钥匙。


而这个六耳猕猴是谁,他从哪里来,为什么要做这些事呢?看完了这两回,我也还没看出来。

佛祖讲了一段没头没尾的传说,孙悟空急不可耐地在众目睽睽之下打死了六耳猕猴。想到之前的"此间更无六耳",不禁让人浮想联翩。

阿赞

真假美猴王这一桥段算是唐僧一难,不如说是孙悟空之大难。猴子杀人被赶走,随后即刻幡然醒悟去求饶,却被三藏绝情赶离。

此时猴子心中愤怒有之、伤心有之、郁闷有之、绝望有之,心中有了妄念,于是心魔生~六耳猕猴出场。

六耳猕猴本身就象征着悟空的妄念,故而菩萨辨不出,师傅辨不出,玉帝辨不出,阎王辨不出,唯有如来能辨。悟空一棍子打死六耳猕猴,也意味着打死了心中妄念,从此心神归位,安心扶持唐僧西天取经。

编辑:灵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