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有一堆葡萄,有些人是从最坏的一个葡萄开始吃,一直吃到最好的,把希望永远留在前头;有些人则相反,越吃葡萄越坏,吃到绝望为止。 有一种非常流行的观点,叫做“优秀的人都懂得延迟满足”。说的是,在生活中我们总是先做喜欢的事情,享受片刻的轻松愉悦后做不喜欢的事情,尽可能地逃避麻烦和困难。 然而,正是那些麻烦和困难,才能逼迫我们成长,督促我们进步,成为更强大的自己。真正厉害的人,从不贪图眼前的一时之快,而是持之以恒地提升自我,向着目标和理想笃定前行。所以,想要拥有非凡的人生,就要学会延迟满足感。 可是我们一定要注意,真正的延迟满足,并不是家长训练出来的。我们说,家长给予孩子的,首先应该是爱,是“符合客观情况的满足感”。 被家长刻意训练而缺爱的孩子,不但不能发展出“延迟满足”,反而会陷入对爱的寻求,而使未来的亲密关系不顺畅。 爱是人类非常美好的感受,爱让我们快乐、痴迷,有时还会疯狂。生活中有爱,我们会感到很知足,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我们为了爱可以等待、付出,当爱降临时,我们心中充满了美好,我们会沉醉其中,不能自拔。 可好多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爱,从而对某种爱充满了渴求,阻碍了对其他爱的接纳,造成自己爱的缺失。爱的匮乏让人总有无名的冲动,无法理智地思考,做了很多让自己后悔的事情。 如果对爱的渴求得到了满足,人就会越来越理智,不再无缘无故兴风作浪,不再冲动,不再执着在某一点上,无法调整,就能安下心来,开始脚踏实地地生活,其实平平淡淡才是真,在平稳中体验爱的真谛! 延迟满足,从《孩子:挑战》这本书的思路去理解,应当是顺应客观规律的事情,懂得要经过付出才能有收获。比如,想要期末成绩好,那肯定要付出努力去学习。想要掌握一项技能,肯定要付出时间去练习。 懂得延迟满足的人是懂得付出才有收获的人,是会辛勤耕耘的人,这样形成一种“自律”。一个自律的人懂得管理自己的满足感,让满足感的阈值保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因为清楚地知道一旦放纵满足感,就可能一次比一次不容易满足。 现在越来越多的小孩子被惯坏,他们要什么有什么,但是这些"小王子""小公主"或许并没有从心里感到幸福。那是因为,得到的太轻易了,他们没有一种从付出到收获的完整体验,始终在关注获得。 作者简介 NANA 8岁男孩的妈妈,海馨心理资深学员,美国情感智慧与自我成长的婚恋情商课程“亲密之旅(Journey to intimacy)”六年研修践行者,中级社会工作师。 在探索科学养育的道路上前行,深入研究个人成长、亲密关系、家庭婚恋等心理课题,长期带领亲子互动小组活动,擅长案例分析。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即日起,关注公众号可获得上月共读书目电子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