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陶瓷文化,牡丹纹执壶,元代青花瓷器中的孤品,弥足珍贵

 晓明国学 2020-08-04

【青花海水白龙纹八棱梅瓶】

元/高46厘米 口径6.6厘米 足径14.5厘米

1964年河北省保定市永华路南小学建筑工地窖藏出土(河北省博物馆:《保定市发现一批元代瓷器》,《文物》1965年第2期)。

梅瓶通体青花装饰。肩部绘菱形锦纹装饰带,下接4个均匀分布的如意头形云肩,与近底处的4个如意头形云肩相呼应。肩部的云肩按前后、左右对称,其内分别绘麒麟穿莲花和凤凰穿莲花。近底处的4个云肩内均绘牡丹纹。腹部绘海水龙纹,波涛汹涌的海水衬托四条腾空而起、姿态各异的白龙。龙双角,细颈,长身,双目圆睁,张口吐舌,四肢舞动,四爪张开,两膊生焰,异常凶猛。龙身暗刻鳞片。胎骨厚重,釉层凝厚,釉色青白。绘画笔触细腻,青花色调深沉,给人以生动古朴之美感。

当时出土了一对同样的青花八棱梅瓶,但瓶盖只出土一件,配在现藏河北省博物馆的那件八棱梅瓶上。瓶盖亦呈八棱形,盖内有柱状插榫,盖外壁绘8个莲瓣纹,盖顶置宝珠形纽。

【青花云龙纹梅瓶】

元/高41.6厘米 口径6厘米 足径14厘米

梅瓶平口出沿,颈呈上窄下宽的梯形,丰肩,肩以下渐收敛,至足部微外撇。浅圈足,细砂底上有少量釉斑。通体青花装饰。肩部绘四个连续的云肩纹,间以四组变形花草纹。腹部绘两条三爪龙穿行于祥云之中,龙双角,双目圆睁,张口吐舌,细颈,长身,两膊生焰,身上鳞片刻画细腻。胫部上下各绘八个仰覆莲瓣纹,覆莲瓣只露头部,仰莲瓣内均绘变形花草纹。肩上部和腹、胫相接处均画卷草纹作辅助纹饰。

在元代青花瓷器上常可见到云肩纹,这种云肩纹使人联想到人们使用的披肩,颇富装饰性。有学者认为这种云肩纹的范本就是元代帝王仪卫服用上的云肩。《元史》(卷七十八,志第二十八,“仪卫服色”条)曰:“云肩,制如四垂云,青缘,黄罗五色,嵌金为之。”(明·宋濂等撰《元史》,中华书局,1976年)

【青花凤穿牡丹纹执壶】

元/通高23.5厘米 口径4.7厘米 足径7.3厘米

执壶小口,口以下渐展,垂腹,圈足微外撇。腹一侧置细长弯流,另一侧置曲柄,柄上置圆形小系。附平顶圆盖,盖顶置圆珠纽。圈足内施白釉,无款识。通体青花装饰。盖顶绘菊瓣纹,流上绘火珠纹,柄上绘银锭、宝钗等杂宝纹。壶身绘凤穿竹石莲花纹。圈足外墙绘卷草纹。

此执壶造型规整,釉面匀净,青花发色纯正艳丽,是目前所见元代青花瓷器中的孤品,弥足珍贵。故宫博物院还收藏一件元代龙泉窑青釉执壶,造型与这件青花执壶相同,大小亦相若。由此可知,这种执壶在当时很可能是按照官方出示的同一样本分别在江西景德镇和浙江龙泉制作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