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个小诀窍,让自闭症孩子听懂你的话!

 昵称71058182 2020-08-04
无论在家庭,还是在社会生活中,“听指令”都是孩子们必须具备的一项技能,也就是说孩子要想融入集体中,就必须能听从指示或要求。

可单单这一项就难坏了许多自闭症孩子,对他们而言,不能及时接收、处理并执行指令是常见的事情,特别是遇到一些“长指令”,往往会让他们不知所措。

孩子不听指令,不肯配合,这简直是一个令无数家长最为头痛的问题。

为什么孩子听不懂长指令?



言言妈妈将晚餐做好后,看到孩子坐在客厅里玩玩具,于是和他说:“言言,别玩玩具了,如果我们吃完饭天还没黑,你就可以下楼骑单车。”言言听了妈妈的话却一脸茫然。

言言妈妈疑惑不已,言言现在综合能力还不错,可为什么遇到稍微复杂的指令就听不懂呢?

01
直线的思维模式



自闭症孩子的思维模式是直线式的,他们的大脑通常存在信息处理困难的问题,当指令环境改变时,他们难于变通,就不能及时对外做出反应。

在言言妈妈看来,言言对自己的话充耳不闻,不了解的人会以为是孩子没有礼貌。而实际上,是孩子的大脑没有很好地处理妈妈输入的复杂信息,因此无法听从给他的指令——“不玩玩具并吃饭”。

换句话说,自闭症孩子在处理感官信息输入及输出的环节中,出现了障碍问题。所以导致他们的大脑,在接受及处理信息的时候,经常会“塞车”。

02
很难同时处理多个信息



让孩子听从指令背后的核心能力之一就是理解力,如果想明白这点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时孩子说不听了吧,也许问题就出在我们给出的指令高于孩子理解力了。

显然,言言妈妈还是习惯性地把言言看作了正常孩子,期待他能够一次接收理解很多信息。比如言言妈妈就将玩玩具、吃饭、下楼、骑单车,好几个信息揉合在一起,所以孩子听了之后要过了好久才能反应过来。

另外,在我们日常用语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复杂的句式,例如:因为…所以,既然…那么,如果…就,即使…也,假如…就等。自闭症孩子对这些复杂的句子更是难以理解了。

03
很快忘记了长长的指令



由于自闭症孩子处理信息的能力比较弱,很多时候,他么就没有将短暂的记忆转为长期的记忆,所以很快便忘记了家长那段长长的指令。

我们在和孩子讲话的时候讲的太长,孩子记不住。有的时候讲话重点还放在了后面,这就不能怪孩子对我们“不理不睬”了,因为我们说了啥,他根本没记住呀!

如何帮自闭症孩子听懂长指令?


如果家长老抱怨孩子“说不听”,那么这时最需要反思的是我们给指令的方式。不要再总是以我们所认知的方式给孩子发指令,看看这些方法能否帮你改善孩子“说不听”的苦恼吧。

01
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家长在发出指令前注意和孩子的视线保持接触,这一点对帮助自闭症孩子集中注意力在指令上很有效。如果你的孩子能够看着你一字一句地发出指令,甚至观察你同时做出的动作,那么他能够听从指令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02
根据孩子的能力发指令



在让孩子听从指令前,我们先了解复杂的指令分类吧。

▶一步指令例如“宝宝,把积木递给我”。这是让孩子做一步动作的指令。

▶两步相关性指令。例如:“宝宝,把积木拿过来,放进盒子里”。为什么这两步是相关指令?因为“拿积木过来”和“放进盒子里”有一种特别自然的内在性联系——积木拿过来之后放哪里?

▶两步非相关性指令。例如,在卧室门口有块积木,你希望宝宝去拿,“宝宝,积木拿过来。然后帮妈妈把门关上”。这两步指令之间是没有很自然的联系的,“拿积木”和“关门”没有自然的逻辑联系。

▶多步复杂指令。例如,“宝宝,把积木拿过来,帮妈妈把门关好,积木放进盒子里后,我们穿上鞋子出门去”。

家长们可以回想一下生活中类似的场景,大部分时候,我们是不是脱口而出的都是“多步复杂指令”?所以,对于不同能力的孩子来说,我们需要选择不同等级的指令,这样才能保证指令的有效性。

如果孩子的能力较弱,那就等孩子完成一项指令,再继续给予下一个指令吧。

03
请孩子重复指令内容



当孩子对我们给出的多步指令无所适从时,可以让孩子重复我们的指令,并向我们解释接下来要做什么,确保孩子完全理解指令的意思。

例如,我们让孩子穿鞋、出门、上车,可以一边做出手势,一边给出指令。之后问孩子:“刚才我说做什么?”,待孩子重复后,再让他去做。

一开始,这对于孩子可能会有些难度,但随着练习增加,就会有所改善。我们可以先从一步指令过渡到两步指令,再逐渐增加到三步指令。给孩子一个过渡阶段,也有利于建立他们的信心。

04
善用提示,帮助理解



对自闭症孩子来说,他耳朵听到的信息,并不一定就能消化吸收并做好。这个时候,用一些视觉提示的方法,帮助孩子理解我们的指令,取得的效果有可能会更好!

①时间提示表

指令太长,包含的信息太多,对事件关联性的理解力又不强的自闭症孩子来说,听懂长指令是非常困难的。

例如,言言妈妈帮他安排了一天活动,如果能有一张时间提示表,最爱遵守时间的言言一定能很完美的完成活动。


②流程提示

在教学中,自闭症孩子经常做了这一步却又忘了下一步,或者做事情的顺序会完全颠倒,最后导致事情往往做不好。

而在听到长指令,指令中还包含多个项目时,我们也难保孩子就能顺顺当当的完成,那不妨制作一张视觉流程图给孩子做一些提示。

例如,有时候,我们要带孩子出门去玩,我们就会给他下指令说:穿鞋子,我们一起去楼下踢足球吧。对于自闭症孩子来说,他们不会将所有的事情联系起来,所以对于穿鞋子这样的指令可能是比较抗拒的。

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利用视觉流程图的方式告诉他穿鞋之后的室外安排,让孩子了解接下来将发生的事情,那么穿起鞋子来也会更有动力了。

③沟通符号

有些家长经常会因为孩子吃饭或学习的时候,总是不能老老实实地坐在凳子上而烦恼,我们和孩子认真沟通,他却总是一副似懂非懂的样子。

那么,我们就可以尝试使用沟通卡片的方法:把一张表示“坐好”的图片贴在孩子的桌子上,每当他要开始乱动时,就指一指图片以作为提示。 

类似地,许多其他沟通内容,也可以通过图片的形式加以提醒。比如“别说话”“排队”“等一会”等等。 


听指令后做出反应是日常行为中最重要的技能之一,这是对他人语言进行接收及回应能力的展现。随着孩子综合能力的提升,听懂并执行长指令也会做得越来越好,相信我们的孩子也能成为“听话”的乖宝宝。


———— 推/荐/阅/读 ————



恩启,让康复更有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