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玉超│你看我这脑子

 超哥的随笔 2020-08-05

载于福建省《玉融文学》(2018年第五期),感谢总编陈盛先生,好友、作家余清平先生。

·请点击右上角蓝色字体“超哥的随笔”加以关注。

·请点击文章右上角,选取“查看公众号”加关注,或请搜索“超哥的随笔”(或“cgdsb_zyc")加关注。


       

你看我这脑子

□郑玉超

同事的眼里,老张脑瓜子灵光,看问题很有见地,表达方式很有个性。

老张人长得也很有个性,前几年只是脑门上的头发有点脱落,没成想,沙漠化现象愈来愈严重,后来干脆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由鬓角到头顶的头发几乎全罢了工,惟余下两缕残喘着,耷拉在那里。大家都笑老张聪明绝顶。

两缕头发经老张一番打理,盘了两个圈,窝在头顶中央,像是妇人精心做的髻。可老张的思想从来不是妇人之见。单位的很多工作甫一开展,孰好孰坏,老张一过眼,明镜般,立马看穿。经过老张的嘴巴说出来,看似波澜不惊,细想却很有道理。传到丁局长耳中,不动声色间,就转化成了他下一步的决策。

可老张根本没有必要当着同事们的面,公开亮出来,像是自己有多大能耐似的。丁局长想,老张完全可以到自己的办公室,单独汇报嘛。

这样想着,丁局长就叹口气,老张啊老张,脑瓜子不错,可惜干了十多年,还只是个科长,怎么还不长见识呢。

老张自然不知道丁局长的想法,当然,也不知道同事们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同事的眼里呢,老张也忒不识规矩了,道有道理,行有行规。可老张也太把自己当回事了,丁局长他们考虑的事,啥时候轮到你老张考虑了。

同事们说是这样说,可说着说着,就扯到丁局长的决策上来了。胡侃闲聊,这似乎有着约定俗成的规律,很多事说着说着就变了味——大家咬耳朵,说丁局长现在啥事都听老张的,快成了影子内阁了,看来,老张要咸鱼翻身了。

有人反对,说,这倒不一定,以前两任局长不都没有提拔老张么?

又有人反驳道,以前的局长也没听老张瞎叨叨啊,咋能用老张?可现在不一样了,咱们丁局长听老张的话呢。

起初怀疑的人细一想,可不是嘛,老张公开说的很多想法都转化为成果了,都变成重要文件中的内容,基层都拍手叫好呢。

这话长了翅膀一般,很快就传到了丁局长耳中。丁局长脸上先是一热,站起身走上两圈,然后,慢慢坐下喝了杯白开水,心绪抚平了许多。

丁局长拨通了老张的电话,把他请到了办公室,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思。老张听后,脸也是一热,然后,连连点头道,局长批评的是。

不久,同事们奇怪地发现,老张变了,与之前的他泾渭分明,像个榆木脑袋——和头发沙漠化一样,思维迟钝,寸“思”不生,他再没有在大庭广众之下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宏论了。只是默默地站着,面无表情,当个沉默的听众,活脱脱一尊雕塑。

大家就逗老张,想引老张发表独到见解。经不住大家逗弄,老张就摸了摸自己的沙漠顶,思索半天——“你看我这脑子,啥都记不起了。”——再反问大家,“你们刚才说个啥?”

又过了段时间,大家发现一向鼓励大家积极建言献策的丁局长脑门紧锁,局里似乎一片静默。

局里召开全体人员会议,丁局长点名让老张发言。老张望着丁局长欲言又止,憋到最后,他拍了拍自己的脑门:“丁局长,你看我这脑子,不知咋回事,啥都想不起了。对了,你刚才说了啥?”

众人皆笑,说,老张你的脑子真坏了。

唯独丁局长没笑,面色沉重,满怀歉意地说:“你们都说错了,老张的脑子没坏,是我的脑子坏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