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齐文化|山东淄博稷下学宫建立于何时?由何人建立?

 gudian386 2020-08-05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文化现象的主要发生地,兼具学术交流中心、高等学府和政府智库的性质,与同时期古希腊的柏拉图学园齐名,被誉为中国最早的公立大学、“中国乃至世界上的第一个智库”,在中国乃至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那么稷下学宫建立于何时,又是由谁建立的呢?我们先来看一条史料:

“齐桓公立稷下之官,设大夫之号,招致贤人而尊宠之,孟轲之徒皆游于齐。”

这条史料出自三国时期魏国人徐干所著《中论》一书的《亡国》篇,是有关“稷下学宫”的最早的一条史料,意思是:齐桓公在稷门附近(稷下)建立专门的馆舍(官),设置“大(dà)夫”的荣誉称号,用来招揽有才能的人并尊敬、厚待他们,因此孟轲这类人纷纷到齐国游学。

不过,建立稷下学宫的这位齐桓公并不是大家熟知的春秋时期的霸主齐桓公,而是战国时期的齐桓公,是另外一个人,齐国历史上一共有两个齐桓公!简单地讲,第一个齐桓公是齐国建立者“太公望”吕尚(姜太公)的后裔,姜姓、吕氏、名小白,是姜姓吕氏齐国的第十五任君主,在位时间是公元前685年至公元前642年,属于春秋初期。他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春秋首霸”齐桓公,不过没有任何史料可以证明他与“稷下”这两个字有任何联系;另一个齐桓公叫做田午,妫(guī)姓、田氏,名午,是田氏齐国的第三任君主,公元前374年至公元前356年在位,属于战国初期。他极有可能是稷下学宫的建立者,不过,也有另一种说法认为稷下学宫是这位齐桓公的孙子齐宣王田辟彊(qiáng)建立的,因为《中论・亡国》的这条史料提到的孟轲(也就是孟子)与齐宣王田辟彊是同时代的人。

那么,稷下学宫的建立者到底是齐桓公田午还是齐宣王田辟彊呢?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仍要回到《中论・亡国》篇这条史料上,因为在不同的《中论》版本中,这条史料有着不同的表述:现存最早的几个明代版本均写做“齐桓公”,清代四库全书本写做“齐宣王”。

照理说,版本越早越可靠,既然明代《中论》版本均写做“齐桓公”,那应该就是齐桓公没错了。但向以考据严谨著称的《四库全书》在收录《中论》时,将“齐桓公”改作“齐宣王”,肯定有所依据,其依据恐怕是这条史料中“孟轲之徒皆游于齐”的记载。孟轲(就是孟子)与齐宣王同时,并且与齐宣王有许多交集,而“桓”字与“宣”字字形相近,因此《四库全书》据此将“齐桓公”改作“齐宣王”,当代学者孙启治先生在《中论解诂》中也是这样论证“齐桓公”应改为“齐宣王”的。

不过这样的论证并不足以推翻稷下学宫始建于齐桓公的观点:《中论》是一部子书而非史书,重点在于引用历史人物的活动来讲明某个道理,因此在大时代准确的前提下,其具体年代的处理则较为灵活,这样的例子在其他汉代子书中并不少见。徐干在《中论・亡国》篇中旨在讲明一个道理:尊贤纳士国家就会昌盛,反之就会亡国,正是因为齐桓公田午创立了稷下学宫,以孟子为代表的一批贤士才因统治者的尊贤而先后来到齐国,使齐国繁荣昌盛。因此,仅依据孟子游齐而否定稷下学宫始建于齐桓公田午时期这一观点的做法是不妥当的,事实上,“孟子游齐”恰好能够证明这条史料所记载的齐国并不是春秋时期的姜姓齐国而是战国时期的田氏齐国。

虽然稷下学宫始建于齐桓公田午这一说法仅见于《中论》,但有两条史料可以间接证明稷下学宫并不是齐宣王而是齐桓公田午建立的。第一,《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记载:“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驺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齐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千人。”这里既然说“复盛”,也就是再次兴盛,说明稷下学宫的建立时间必然在齐宣王之前。第二,《新序・杂事》记载:“齐有稷下先生,喜议政事,邹忌既为齐相,稷下先生淳于髡之属七十二人,皆轻忌,以谓设以辞,邹忌不能及。乃相与俱往见邹忌。”邹忌拜相是齐威王田因齐(齐桓公田午之子、齐宣王田辟彊之父)时期的事情,那时淳于髡等人已经是“稷下先生”了,说明稷下学宫的建立时间也在齐威王之前,那么,在“战国”这一大时代已经确定的前提之下,稷下学宫的建立者就只有可能是齐桓公田午了。

在齐桓公田午时期,田氏一族取得齐国政权不久,本身属于篡位性质,而田午本人又是在杀害自己的兄长田剡(shàn),通过弑君篡位夺得齐国君主之位的。背负双重恶名的他,上台之后的第一件事无疑就是笼络人心、招揽人才以巩固自己的君位,因此,从历史背景和动机上来看,齐桓公田午建立稷下学宫也是极有可能的。在没有可靠材料证明早于齐桓公田午已有稷下学宫之前,我们还是应该认为稷下学宫是由齐桓公田午在其执政时期(公元前374年—公元前356年)建立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