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锣鼓声中过新年 | 田野(编辑:紫烟)

 又见酸枣人生 2020-08-05


                                             “酸枣人生”  在最美的年华,遇到你,纵使刹那盛开, 瞬间凋零,以一世痴念,守一场心灵的地老天荒,何尝不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幸福!

锣鼓声中过新年 

文/ 田野            编辑/紫烟


“咚咚,嚓,咚咚,嚓,咚嚓嚓,咚嚓嚓——”后半晌午过后,锣鼓声响了起来,给寂静的山村带来难得生气。

仔细听,是从西边学校方向过来的。噢!又快过新年了。

原来是学校组织学生娃们排练,准备过新年哩!

“唉,冬至后十天,阳历过新年。一年一年过得真快!”有堂叔长长发出了感叹。

是的,一年又快过去了,不知不觉,岁数一大把,鬓角的雪下来,头发不再密集,成为荒丘,在岁月的风忽摆下,人们一转眼夫也就老了。

现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过不过年无所谓,吃得穿和过年一样,只不过又长了一岁。

但小时候一直盼望着过年,就像在火车站台上的乘客,那无言寂寞的等待,着实难耐,用望眼欲穿形容一点也不夸张但我们实实在在是搬起指头数着过,两天一天,什么时候才能过新年!

因为大凡过年总是热闹的。这热闹首先是从学校的锣鼓声中传来,传到烈军属门前那梅红纸对联,在地上积雪的映照下,给天寒日短的冻天,送来了新年的暖意,也给新年捎来了微薄的见面礼。特别是娃娃们,给烈军属拜年后,得到一点糖果红枣核桃,舍不得吃,甜等大年。

“咚咚嚓,咚咚嚓,咚不锣儿咚咚嚓”又响了起来,鼓点打得有板有眼。

手中的鼓箭,不停地在空中飞舞,敲打的鼓面,发出沉闷声,尽管小手使劲打着,就是霜重暮鼓声不起,原来鼓面破了。鼓不敲不响,锣不不亮,还好?

冻得通红的手,就像小红箩卜,这倒也无所谓,欢乐是自己的,有的人想打还轮不上

拍镲的,也不好活,紧拍着铜镲,手对嘴呵着气,一下就结冰了,冷得直跺脚打锣的倒欢喜,不用一直打,关键时候一声锤下,“呔——”传得很远很远。

在校围墙东北拐角上,低年级的小同学们围着眼直勾勾看,恨不得钻进去,自己能敲一通。唉!什么时候能长大,也像大哥哥们一样打鼓。

另一旁的小孩唱着跳着,晃着羊角小辫,“我们唱歌,我们跳舞,共祝大家新年好。”

谁说冬日天短,敲鼓娃们感觉到日头漫长,厌倦了,快把手冻得跌,也还不让回。“老师真灰,真是没头鬼!”有人骂起老师。

入夜,煤油灯下,灯头忽闪着,映照着老师们那一张张辛苦的脸,不敢大意,年尽岁,愿一年平平顺顺,过好新年,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第二天,天公就是不做美,阴了下来,西北风刮起来,直刮得树梢呜呜响,不过多时,天上飘起了风雪,一会儿地上就白了。冷风,直往肚子里钻,就像没穿衣裳一样。那边打鼓的受了洋罪。唉,天寒日短,做点事真难,孩儿们进了教室里就不想出来。

尽管穿的是破棉袄,戴的是兔皮帽,但能抗衡西北风没有几个,清哈拉子流着,就像溪流结冰,猛吸一口回去,要不,干脆用袖子揩去,满脸都是。

娃们还在教室内打闹,你推我一把,我捣你一锤,嘻嘻哈哈皆成乐,推推掐掐都是趣过年了,娃们知道,老师们也因为过年,不大愿意给吃记心馍馍,也奓沙起来,欢乐是娃们的,大人们什么也没有。

此时,下课铃响了,学校恢复了热闹。下午三点多下学,娃们饿得天黑地,老师才开始布置任务。

二三年级同学负责为烈军属扫院,四年级同学负责出黑板,五年级负责舁水给军烈属贴对联。最后一天上午给烈军属拜年。明天同学们穿好衣服,系上红领巾,精神点,这关系着咱们全村人的政治生活。

同学们拽长耳朵听着,怕漏了,比正儿八经上课还认真,地上掉根针也能听见。

下课了,一群蜂窝炸了。娃们从四面八方,各自跑回家里。一会儿,又一个个挠着窝头出来,跑到学校集合。都心强得怕误了,影响年底升级评语。喘着,跑着,头上冒着热气,赶到学校才了心。

三年级同学按照全村烈军属户,分成五组,每组五人带着扫帚、簸箕来到烈军属家打扫。

先扫院,后扫街门跟前。一下尘土飞扬,满院就像起了风一样,惹鸡们。这是熏狐哩!说话的是所兔,推出嘴来就算话,感觉到说错了,伸长舌头,脸红到耳根,羞得赶紧跑开。“军烈属怎么成了狐仙了

大家脸上灰眉土眼,在汗流的侵蚀下,脸上成为沼泽地。军烈属不好意思明:“俺娃们慢点,小心背了眼的!”但同学们的劳动热情高涨,有谁能管得住,拚命地扫。因为我们要过一个革命化的新年。

尘埃落定,家里外干净了许多,娃娃们高兴着哩!“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排着队伍唱着歌儿收工了。“东风吹,战鼓擂,现在世界上谁怕谁……烈军属们看着笑了,真是娃,九岁十岁狗也

四年级学生们也不甘落后抬着桌子凳子,拿着墨汁脸盆粉笔过来。

黑板是叔叔家的后墙,有三间房大,在老槐树的遮挡下,分外冷,用凉水兑上墨汁刷墙一下了,试着用粉笔写,光得不行。这黑板已半年多没有换,尽是些批林批孔的内容,显得同过新年不相称  

同学们把桌子放在黑板前,桌上再放上凳子,很高,看着晃动的凳子,谁也不敢上。大家只好用石剪刀布定夺,小毛出得快,布,让人家剪,输了。垂头丧气,不得不上,大家把胆子最小的小毛扶上去,小毛吓得直哭,腿抖得筛糠,战战競競地用沾有墨汁的刷子刷起来,一板一刷,把过去的历史抺去。

然后三如亮设计,我和王小明打线,按照新年献词的内容,一笔一画抄下来,一下就有了效果。

最上面是老师乱忽字写得新年献词,下面是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1975年元旦社论。两边簇拥着六面鲜艳的红旗,下面是雄伟的天安门城楼,像太阳一样光芒四射。正文“团结战斗的一九七四年过去了,全国各族人民欢欣鼓舞迎来了一九七五年。”版面的插图十分醒目,后边是两三个学生娃手持彩球,放飞希望。

回过头看看自己的杰作,我们不由自主地笑了!为新年快乐,献上了自己的一份见面礼,大家一下感觉到自己长大了一岁!

五年级倒轻松,力气活

力气活自然是劳动委员张强的拿手好戏。因为他有的是力气,一个人就能担两小桶水,其它人只能两人舁一桶。有张强在老师们放心好多,因为他岁数比其他同学大三岁,人们叫他大老汉

从水池中水只有张强能胜任,老师还表扬过他呢?没想到这一回“大老汉栽了跟头。

那天,李老师忙于写对,一时抽不出身,让张强先带领大家抬水。千叮咛万嘱咐,要他注意安全满口应承。可是,老大过新年,又长一岁,心大了,学着大人用扁担钩去水。桶下去脱了钩,“扑通”一声沉了底。看到四黑眼的水桶掉到水池里,老大使尽九牛二虎的洪荒之力,就是钩不住,得满头大汗四黑眼哭了,急忙跑去告老师,跑得上气不下气。

下去了,下去了!”老师听到喊声,急忙从家里跑出,边跑边脱衣服,大有罗盛教救崔的紧张,脸像墙皮一样白煞煞的到了水池边,拨们,要跳,同学们吓得哭了,老师不能跳,不能跳,赶紧拽老师。“救人要紧,救人要紧!”“救什么人?”不是谁下去了么。”“桶,担水的桶……”老师这才松了口气,让我去家里三爪和抓杆,才把桶钩了起来。

天色不早了,大老汉自知有过,灰性性的,主动申请多担一担水,再也不当这劳动委员了四黑眼报军情,奖励一桶水,吃个记心馍馍应该……一阵忙乱,天快黑了军烈属家里的水瓮满了

冬日夕阳西下,慢慢地坠在西山的海里,残阳如血,燃红了天边,把美丽的橘黄色深深地抺在田野和房上,在炊烟袅袅的呵护下,回荡在新年的梦里。

时候不早了,老师忙回去写对联,放在炕上晾着。好后,按照上下联对好,捆起来,标上烈属军属字样,怕同学们贴差,这营生需要细心人

同学们带上浆糊和对联马上行动起来来到烈军属门前,天快黑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抓紧贴上。同学们都在等着明天的新年!

冬天,早起还黑得厉害,伸手不见五指,生炉同学就到了毕竟是过新年,用老师的话讲,新年新气象。点着昨夜准备好的柴火,用尽煽着,教室里一下明亮起来,炉火照天地,日月放光明,一下暖和了许多,值日生,为过好新年做出了新贡献!天亮了起来,天晴了,感觉到今天的空气也和以前不一样。还有几声炮响,打破了入冬以来的沉闷。

上午九点,天渐渐暖和起来,激动人心的时候就要到来。二到五年级的同学集中在校园里。前面锣鼓,锣鼓喧天。咚咚嚓,咚咚嚓,咚嚓咚嚓,咚咚嚓拜年的队伍出发了。后面跟着仪仗队,彩旗飞扬,红旗猎猎紧跟着队伍是老师,也系着红领巾。一二一一二一,大家甩开臂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第一军属家到了。“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革命传统”的对联分外醒目,晃着娃们的眼。前面的队伍已来到院,后面还拉拉溜溜没进来。等待全进来,拜年开始。首先打鼓,咚咚嚓,咚咚嚓,把院里的鸡得呱呱呱一阵乱叫,把一年的喜悦都表现出来。接着念慰问信,向军烈属问好,呼起口号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军属家人拿出准备好的糖果,先给前排的同学几颗,用红纸包下的半斤糖交给老师后排的往前挤,把军属也挤倒了,老师忙说,“不用挤,都有,谁挤就不给谁。”秩序井然了,同学们排起队伍又去下一家拜年。回头再看,“错了”“对联贴反了”原来是把烈属家的对贴到军属家门上。

拜年结束,我们还有半天耍得时间,不能说不快乐,要是每天过才好……天是蓝格格莹的,山也清朗起来,一过新年人也精神,一切都是新的,特别是娃们,唱着跳着不知道有多少劲!

逝者如斯,转眼五十岁了,当今过新年,吃得穿得再好,缺少气氛,不是几声炮,谁知道过新年……

张强也老了,所兔也老了,立在校门口,烤火。那村委会和支委会的牌挂在两侧,守护着两排空房,连一个娃娃也没有,没有一点生机。村只有几老汉,谁还能组织起慰问军烈属?再说,连个军属也没有了,烈属更不用说……

山还是那样的山,水还是那样的水,多想捶起大鼓敲起锣,给沉睡的山村一点欢庆,让来年有点生气。

作者简介

   

田野,原平人,供职于税务局,爱好读书写作,作品曾发表于省市报端,聊以自慰。








来稿请以 标题+正文+作者照片+作者简介 形式发送 (缺一将不予安排编辑和发表)。一周未答复自行处理。投稿前作者必须关注平台,义务分享平台作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