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代文阅读应掌握的答题技巧

 安之若素藏书阁 2020-08-05

(一)具体答题技巧

1、合理分配阅读时间

现在中考现代文阅读题文章篇幅都有严格控制,而且内容多了带有哲理性的散文,比叙事性强的记叙文和科普性的说明文更难以理解,如果逐字逐句去理解分析阅读一遍要花大量时间,且不说读题答题了。其实出题人不可能把文章每段、每句的知识点考到,精读固然可以全面而细致把握全文内容,但非常耗时,通篇精读已无必要。

2、答题“规范”的多,“个性”的少

虽然现在提倡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发扬个性,但实际阅卷中,所给的答案却唯一,即便言之成理的异样答案,由于阅卷教师看法的不同,或过于谨慎,往往是不给分或少给分。所以在“诸如‘言之成理’的问题”上不必太在意,该规范的答句形式还是要遵循的。

3、“以彼之道还之彼身”

许多学生喜欢用自己的话答题,其实大多数初中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是比较弱的,要准确阐明自己的观点还是有难度的,尤其是说理性散文,或以讲道理论述为主的议论文。有时候题目要求谈文中的含义,有的学生就自以为是的胡诌了几句,结果与原意大相径庭。所以,除非题目要求用自己的话概括,否则答案尽可能在原文中找。我们要学会“以彼之道还之彼身”。

4、答题要有层次感,要全面

有的考生答案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片,结果得分却很低,究其原因是答题缺乏层次,看似内容丰富,其实要么就是反反复复地“念一个经”要么就是内容覆盖不全,仅仅只是围绕问题的一个方面或某一个角度在阐述。

答题技巧只是一个辅助手段,考生们更应加强阅读基本技能的培养。以下内容是帮助考生在复习中拾遗补缺,以求复习能更到位。

(二)熟练掌握语文阅读分析常用名词

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常见写作手法、表现方法:

(1)表现手法:联想、想象、象征、对比、烘托(衬托)、反衬、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设置悬念人称的运用。

(2)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

总起(统领)全文、引出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小标题的运用,线索, 详略,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

语言表现力:

描写、抒情、议论、的运用,

(3)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引用。

(4)语言风格:朴实、简洁或生动、形象;通俗或含蓄。

说明方法:

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引资料。

议论方法:

摆事实、讲道理、摆事实讲道理相结合;正反对比论证

记叙顺序:

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历史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

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  由远及近(或反之)由上及下(或反之)由外到内(或反之)。

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从特殊到一般、

由现象到本质,事物的内部联系或事物的发展规律人们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

描写方法:

人物描写——肖像(外貌)描写、行为(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环境描写——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

(三)规范答题思路

一般答题思路:先遍读全文后读题,读题时注意从题干重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再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读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目,找准“题眼”;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

(四)把握答题要领

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中心(深化主题)。

语句特色评价用词:

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引号的作用:

表引用(引用人物对话、诗文句);

表特定称谓;

表否定、反语、讽刺等意味;

表强调。

词语的比较:

近义词辨析:辨析程度、范围、数量、时间、感情色彩(褒义词贬义词)、词典义与语境义及比喻义等各方面的区别;词语搭配合理与否。

句子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分析:

照应上文、首尾呼应、总结上文(或全文),引出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

环境描写的作用:

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揭示了某种社会现实。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五)主要题型解题步骤

(1)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和语境中的含义:

解答这类题目,第一步了解其特定语境,并正确理解;第二步根据上下文内容理解词语的含义。

(2)语句作用、含义分析:

句中有关联词的,重在分析其使用目的要么强调条件、要么强调结果;

(3)倒装句的作用:

强调前置(即调到前面)的部分

(4)评价、赏析一句话:

应从结构、内容两个方面入手,结构上强调其谋篇布局上的特点,内容上则强调语言运用上的特点,如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的运用等等;

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

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

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理解关键性语句,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①点明题旨的句子②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③总结全文的句子④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⑤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

(4)限定字数的写作类考题:

根据题目要求作完全准确地表述(此时不要过多地考虑字数的多少);

对照字数要求进行减缩:1去除无关紧要的修辞语,2多音节词改为单音节词,3用简称(尤其是地名)。

将符合题意和字数要求的句子连起来读一遍,看是否有语病,如有,必须修改,要做到句子简明、完整、通顺、明确。

特别举例:

仿写句子——仔细分析例句格式。注意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和用词特点(如叠词)等;如果是续写性仿句,还要注意语意、语气的连贯一致。

句子比较分析题:

常见题型)——原句换成改句行不行?或原句与改句哪个好?

答题步骤——1、表明观点(行不行,哪个好);

            2、分析原句优点;

            3、分析改句缺点。

(5)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暗示原文中有相关语句,但限定不能直接引用,所以应该先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再考虑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

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可以概括;

原文为文言文内容的,可以翻译;

原文语句中有关键词的,可以解释;

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等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可以变换陈述句。

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改成说明了“花儿红的原因”

(6)根据语境,补写心理活动:

必须用第一人称;

必须仔细研读具体语境。

(7)根据短文提示的观点补充举例:

可举名人士事例,有更大的说服力,并能展示出自己的知识面,但一定要准确人物、事件,切忌张冠李戴。

也可举凡人事例,可以稍有加工,但要注意具有真实感,切忌过于夸大,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胡编乱造。

(8)事例的概括:

注意把记叙六要素概括、串联起来;其他要素,如有特定意义的内容,也应概括在内。

(9)提炼中心、主题:

要注意体会本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以及蕴含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一些常用词语,,如概括主要内容,一般用:本文记叙了……描写了……介绍了……通过……等,如概括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一般用:表达……抒发……赞美……歌颂……揭露……鞭挞……讽刺……说明……揭示……反映……等。

(10)说明文中词语作用的认识与辨析:

A、某词好在哪里?

答:用了某词,准确地(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B、某词能不能删掉?

答:分三步回答:1、不能,2‘解释词义3准确地地说明了……,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或:删掉某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太绝对化不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等。

(11)评价文段的观点(需阐述理由):

回答这样的问题,需要弄清楚原文的结构、材料、观点之间的关系。回答时一定要有所分析、概括、切忌一抄了事。

(六)读后感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用第一人称;

先用一句话总的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还要注意题目是否有“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的要求。

(七)鉴赏点评:

先用一句话概括出写作特点再从文中找出有关句子具体分析这一写作特点的作用,最后再总结这一写作特点在全文中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