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又到了想吃各种冰冰凉凉东西的季节。 高温天气也为细菌、病毒提供了肆意疯长的好机会,不得不说,这可能是一个更离不开冰箱的季节。 但实际上,并非所有食物都适合存放在冰箱里,因为不仅不能起到保鲜保质的作用,反而能借机培养一批诱发癌症的隐形杀手。 每年都有多例因冰箱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据媒体报道,常州一老人吃了一碗在冰箱里存放了7天的咸粥后,出现呕吐腹泻症状,急诊入院时已休克。 临安一位怀孕28周的准妈妈,因喝了存放在冰箱里几天的牛奶后,突然出现高热、寒战、肌肉酸痛、腹泻……入院抢救,最终“死胎”。 同样,陕西也有一位二胎孕妈段女士,在吃了冰箱里的过夜蛋糕之后,导致腹中胎儿被李斯特菌所感染。 为什么有些食物遇到冰箱反而成了致癌物? 近年来,我国恶性肿瘤发病逐年增长,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胃癌年新发病人数45.6万,居我国常见恶性肿瘤第三位,死亡人数达39.0万,相当于平均每1~2分钟就有1名国人因胃癌失去生命。 在没有冰箱的年代,前人们通过腌制或烟熏等办法来保存食物,而这种方式让食物含有大量的硝酸盐、亚硝酸盐,在胃中消化的过程中转化为致癌物质,从这个角度来讲,冰箱的诞生,改变、增加了食物的保存手段,是降低了癌症的发生率才对呀,怎么反而会致癌呢? 的确,随着冰箱深入千家万户,人们的生活习惯也随之发生改变,不需要再通过之前老旧的方法保存食物,但也因此使吃剩菜剩饭的几率大大增加,养成另一个促发癌症的不健康饮食习惯。 除此之外,冰箱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为细菌等病原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生长繁殖机会,而且不同食材带存有不同细菌,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促进了细菌的加速繁殖,增加了食物被污染的风险。 细思恐极,长期吃被细菌污染的食物,就别埋冤癌症时不时向你和你的家人挥挥小手。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究竟有哪些不适合用冰箱保存的食物呢?现在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冰箱储存黑榜名单 烘焙类食物 面包、糕点等面食在制作过程中,淀粉直链发生老化,这也是面包产生弹性和柔软结构的原因。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面包逐渐变硬,发生“变陈”。低温环境内,烘焙类食品“变陈”速度最快。因此,存放在冰箱的烘焙食物比常温环境更易“变陈”,老化更快。 鱼类 鱼肉不宜在冰箱存放太久,因为家用冰箱的冷藏温度一般-15℃左右,而鱼类水产品需贮藏在-30℃以下时,如果冷藏温度不够低,鱼体组织会产生脱水或其它变更。如鲫鱼长时间冷藏在冰箱,很容易出现鱼体酸败,肉质改变。 西红柿 成熟的西红柿在2 ~ 4℃冷藏效果更好,一般在10天内能保持新鲜和营养。当贮存温度太低,西红柿就会失去味道,肉质呈水泡状,显得软烂,表面出现黑斑,煮不烂,很快就会因为冻伤而腐烂。 此外,西红柿在冷藏时释放出乙烯,会加速冰箱里其他水果、蔬菜成熟,缩短它们的保质期,所以西红柿最好单独保存或用保鲜膜包装。 巧克力 巧克力在冰箱中冷藏取出后,放在室温条件下,表面结出一层白霜,失去原来的醇香口感,而且还极易发霉变质。巧克力的最佳储存温度为5℃~18℃。 热带水果 香蕉、芒果、荔枝等热带水果,在低温环境下,出现表皮凹陷、黑褐色斑点,不仅丧失养分,还轻易腐烂变质。因此,不适宜放在冰箱里,尤其是未熟的水果,更不能放入冰箱,否则很难正常地成熟起来。 蔬菜类 黄瓜、青椒在冰箱中久存,会呈现变黑、变软、变味、长毛。这是由于冰箱保鲜温度为4℃~6℃,而黄瓜适宜贮存温度为10℃~12℃,青椒的为7℃~8℃,因此这两种蔬菜都不宜久存于冰箱中。 中药 中药不宜放在冰箱里,尤其不宜与其他食物混放,否则容易滋长各种细菌,低温使药物容易受潮,进而损坏药性。 ![]() 腌制品 腌制品中含有一定量的食盐,盐的高渗透作用使绝大部分细菌死亡,在常温的环境就可以保存很久,无需低温保存,尤其是含脂肪含量较高的肉类腌制品,低温条件会使腌制品中残留的水分结冰,导致脂肪析出,加速脂肪氧化腐败。 ![]() 如火腿,长期存放在冰箱内低温贮存,其中的水分结冰,使脂肪析出,导致火腿肉结块或疏松,肉质变味,且极易腐败。 食物保存贴士 ![]() 1、鲜鱼、肉等食品处置后封袋后再贮存冰箱; 2、水果、蔬菜类,要将外表面水分擦干,置于零上温度贮藏为宜; 3、生熟食物不混放在一起; 4、保证冰箱内留有一定空间,贮存食品不宜过满、过紧。 ![]() 小小生活细节,长期忽略,就极有可能引发大问题。看完文章,为了家人的健康,快快马上动手整理冰箱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