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苏作家||【炊烟里袅绕着我的乡愁】◆褚福海

 白云之边 2020-08-06

作者简介

褚福海,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苏州市作协会员,《散文选刊》签约作家。近300篇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中华文学》、《青年文学家》、《北方文学》、《散文百家》、《文学月报》、《海外文摘》、《鸭绿江》、《东方散文》、《少年文艺》、《齐鲁文学》、《散文诗世界》、《四川人文》、《散文诗》、《企业家日报》、《两岸联合报》、《新民晚报》等。两度获中国散文年会奖、《中华文学》散文奖。2016荣登中国散文排行榜。有多篇作品入选年度选本。出版散文集《掬水闻香》、《心音》。

炊烟里袅绕着我的乡愁【外一篇】

恬淡夕阳下,静美山村中,袅袅升起几缕靛蓝色的炊烟。

那是一幅诗意的画卷,那是一缕久违的温情。

轻柔如丝的烟岚,随微风缓缓扭动,慢慢扩散开来,弥漫在朗丽的山野间,显得那么突兀炫目,又那么温暖亲切。

那烟如同一根无形的丝带,牢牢牵住我的目光,也牵出了我的思绪。穿越飘逸的烟岚,我仿佛窥见母亲劳碌的身影,嗅到了饭菜的馨香,感知到了港湾的暖意。

袅袅婷婷的炊烟,兴奋着我的童年,温暖了我的青年,承载着岁月的风雨,幻化了人间沧桑。庸常日子里,炊烟伴着希翼迎来黎明,给落日的余晖平添一抹暖心的靓色。

我喜欢欣赏袅绕的炊烟,它灵动,轻盈,秀逸。所憾确有好多年没见着了。我常会想起它,甚至有时想得失眠。好在那缕烟早已烙在我的心底,因而我便有遐思的蓝本。

身在异乡的游子,无论何时,走得多远,都不会忘却那份浓浓的乡愁!孤寂时,它带给我慰藉;失意时,它淡化我的苦痛;迷茫时,它点化我的人生;柔弱时,它助力我坚强。

炊烟,一端系着故乡的旧时光,一头连着潮涌的新向往。纵使日子再旷久恒远,尘世再繁复纷扰,那缕素雅厚重的乡愁,始终飘荡在我的印记里,袅绕在我的灵魂深处。

◎稻黄柿红时

稻黄柿红时,芦花白了。

我徜徉在围堤上,一任风,梳理我的思绪,吹开我的记忆……

青翠的芦苇,挺立于湖畔。风中,芦苇柔缓摇曳,扭动着纤细的腰肢,翩然起舞。透过稀疏的枝叶,我仿佛恍然瞥见了母亲劳碌的身影。

母亲挽起裤腿,弯曲着背脊,右臂伸在水里,仔细地寻觅着,摸索着,不时抓起几粒吐出触须的螺丝。偶尔,还摸起一只蚌壳微睁的河蚌。风起水漾,涌湿了母亲的裤脚。可她全然不顾,乐此不疲。苦涩岁月里,母亲用她的智慧,与一双灵巧的手,弹奏出悦耳的音符,滋润着平淡的日子。

深秋时节,湖边的芦花,由浅浅的淡黄,慢慢变成了灰白。随风摇曳时,犹如坠落的云朵,栖息在枝头。院子里那棵苍桑的柿树上,挂着一盏盏小灯笼。神奇的风,早已悄然把稻谷、柿子渐次吹熟了。母亲倏忽反应过来,那些隐身水里的菱藕也该熟了吧。母亲将小船般的木桶抬进湖里,泊在岸边。择个风柔日丽的午后,母亲轻盈地跨进桶内,蜷曲着身子蹲下,用双手使劲划着水,朝菱棵茂密处划去。不时从湖里拎起滴着水的菱棵,茎枝上长有三四只肥硕的红菱,母亲轻灵地采下,略显笨拙地扭转身,将菱扔进木桶中。运气好时,一个下午竟能采撷到百八十斤果实。

夕阳下,母亲的脸庞灿若晚霞,喜悦溢出她纵横的沟壑。姊妹们缠着母亲,非让母亲烧菱吃不可。慈善的母亲,不顾劳累,生火煮菱。霎时,清香氤氲入房间,鲜活了我们的生活,也温暖了我们的心。

稻黄柿红时,是母亲最辛劳的时节,也是收获幸福的季节。

夜幕降临,我们围坐在油灯旁,品味着柿子,咀嚼着红菱,在收获的秋夜里,分享着辛劳的成果。灯光映照着母亲苍老的脸颊,显现出浓浓的母爱,感激之情油然自心底流出!


     【往 期 回 顾】    

诗歌地理◆山东-罗永良的诗

诗歌地理◆黑龙江-霜扣儿的诗

诗歌地理◆山东-陈亮的诗

齐鲁诗会||【最美女诗人】◆迷迭香

根植齐鲁★情系华夏

    《齐鲁文学》(季刊)是齐鲁文学杂志社主办的刊物之一,分别是【春之卷】【夏之卷】【秋之卷】【冬之卷】。以“时代性、探索性”为办刊宗旨,坚持“立足齐鲁,面向全国”的办刊理念,发掘和推出了一批中国当代诗人、作家,名篇佳作如林。富有时代气息,可读性强。

     投稿须知:

     1、稿件内容健康、结构完整、文笔优美、底蕴丰厚。

     2、诗歌、散文、小小说、散文诗、文学评论等均在征稿之列。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