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作家||【袁宝霞散文精选】

 白云之边 2020-08-06

作者简介

袁宝霞,笔名:潘霞,茌平县信发小学教师。热爱教育事业,闲暇之余,喜欢在书海中泛舟,在音乐的世界里遨游,与美丽的大自然热情相拥。

父爱无价(原创)

父亲离开我差不多十年了。

在没有父亲的这段时日里,我绝少去触碰与父亲有关的时光与情景。不是不愿与漠然,是不敢与脆弱,每每忆起与提及,便有芒刺锥心。时光在飞逝,却带不走至亲之人的思念,尘埃在落积却掩盖不了那曾经的往事。父亲节快要到了,让我又想起了父亲。

父亲生于30年代,高小毕业,写写、算算、画画在村里首屈一指。在那个年代也算是个文化人了。当过大队会计、大队书记,后来又去乡镇管林业。父亲善良、耿直。当了几十年的乡村干部,一生两袖清风。

回忆小时候父亲是多么疼爱我呀!当年父亲是大队书记,经常去县城开会、办事,每次回来总忘不了给我捎袋饼干或者糖果之类的零食。有时也给我买个好玩的玩具,我最喜欢的玩具是一个小长方体绿色的磁铁盒,其中一面镶嵌着镜子,还有一个漂亮的穿裙子的磁铁娃娃,用那个磁铁盒一照,那个磁铁娃娃就会翩翩起舞,很好玩。这么多年了,到现在我也没看到过类似的玩具。

记得读初一那年,看到有些同学穿上了高跟鞋,好羡慕。正赶上父亲要去县城办事,我把我的想法给父亲说了,父亲回来的时候,也给我买了一双白色的高跟凉鞋。第一次穿高跟鞋,感觉自己又高了一截,心情可想而知。父亲每次出远门,傍晚我都会去村头等候父亲的归来,而每次父亲都不会让我失望。

印象中,父亲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那个年代吃大锅饭,我们那个村上有六个小队,一千多人,大大小小很多事情父亲都要亲自处理。村民之间的纠纷,两口子打架等,都要去我家找父亲处理。我们家兼做大队部了,常常吃饭也吃不肃静。每到春节,父亲还要给周围的邻居写春联。只有晚上或者阴雨天父亲才有时间呆在家里陪我玩。这时,我总要父亲给我画画,父亲画的金鱼、小鸡、小鸭等动物栩栩如生。有时也用废纸给我折叠飞机、小提篮、盒子等玩具。在那个贫瘠的年代,父爱给了我一个快乐的童年。

让我最难忘的是89年的初冬,父亲冒着风雪给我送棉衣的情景。那个冬天的一个周末,天气骤然降温,天上还飘起了雪花,本来打算那个周末回家拿棉衣。望着这样的天气,心想还是算了。上午蜷缩在宿舍的床上也不愿动。没想到,父亲会突然来到我的宿舍,那时候也没手机,事先也不方便联系。我连忙起床,又惊又喜。忙问:“爹,这样的天气,你怎么来了?”“天气突变,我和你娘知道你没带棉衣呢,怕你冷。你娘就催促我来给你送了。快穿上吧!别冻着。”望着母亲给我做的棉衣,一身疲惫的父亲,眼睛模糊了。看到父亲那湿漉漉的棉鞋,想到父亲一路颠簸,在那个交通不算发达的八十年代,父亲早晨一大早冒着雪,骑自行车走20多里的路,才能坐上去聊城的公共汽车。下了车,因当年公交车太少,父亲又步行约5公里的路程,来到当年的师范学校。想到这里,穿上母亲亲手做的棉衣,一股暖流涌入我的全身。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爱在左右,人间不寒。

上班后又是他老人家经常嘱咐我安心工作,做一名合格的老师。还要和同事和睦相处,年轻人做事要勤快。实际上我也是照他老人家吩咐的去做的。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工作之余,几乎每个周末都要回家看望父母。给他们买最爱吃的食品,最舒适的衣服。尽最大的努力让父母生活的幸福。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因为父亲有吸烟的嗜好,73岁那年又患上了肺癌。父亲有病总是抗着,总说吃点药就好,每次有病不知催他多少回才去医院看,其实他是怕给孩子添麻烦呀!这次是因为他咳嗽得太厉害了,止咳药已经不起作用了,我让他一定去医院查查。当我听我们县医院的医生说他的病很严重时,我懵了!简直不敢相信会是这样的结果。然后又带他去大医院确诊。当父亲的病被确诊后,心中的痛苦无法言表,但我还得掩饰自己,不让他看出来,装作什么也没发生。其实我和姐姐背地里不知流过多少泪水。我恨自己为什么这么疏忽呢?自从有了自己的小家后,除了放假才在家住上几天,平时周末虽然常回家,但总是来去匆匆。上了年纪,父亲言语不多,变得不爱说话了。而我也总是喜欢和母亲聊天,正因为如此才忽略了对他的爱。

伤心也不能解决问题,我们姐妹三人根据医生的建议,积极配合治疗。可是,两年的时间,无情的病魔还是夺去了父亲的生命。我永远忘不了2008年腊月初二的那个早晨,姐姐打来电话,让我回家,我预感父亲会出事。老公连忙骑上摩托车带我回老家,可是当我到家的时候,父亲已经走了。他走得太突然了,他没有等她的小女儿再和他说一句话,却永远的闭上了双眼,安详得躺在床上。这个画面已经深深的烙在我的脑海里。成了我心中永远的痛!永远的遗憾!我嚎啕大哭,积压已久的泪水,此刻倾泻而出。因为此前包括母亲都知道父亲得的是肺结核,一是怕母亲接受不了,再者父亲的脾气比较倔,他说过如果自己是绝症,坚决不治疗了,怕给我们增加负担。我们姐妹三人也总是在父母面前强装笑脸。听姐姐说,父亲走的很突然,头一天晚上还好好的。不过他老人家走的很安详,这也是让我唯一感到欣慰的一点。

人生从父母的笑声中开始,在子女的泪水中结束。伴随你成长的是父母艰辛的付出,你走过的每一步人生历程,都是他们无私的爱心相伴。“子欲养而亲不待”,留给我们的,是一生挥之不去的遗憾。

世上没有不死的生命,却有永恒的父爱。

就把这份难忘的亲情珍藏在心,成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那么父亲就会在离我最近的地方陪伴着我。再也没有什么,能把我们分开。母爱是伟大的,父爱同样是无价的。
   
  

根植齐鲁★情系华夏

    《齐鲁文学》(季刊)是齐鲁文学杂志社主办的刊物之一,分别是【春之卷】【夏之卷】【秋之卷】【冬之卷】。以“时代性、探索性”为办刊宗旨,发掘和推出了一批中国当代诗人、作家,名篇佳作如林。富有时代气息,可读性强。

     投稿须知:

     1、稿件内容健康、结构完整、文笔优美、底蕴丰厚。

     2、诗歌、散文、小小说、散文诗、文学评论等均在征稿之列。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