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献给我文学道路的摆渡人靳朝忠老师
一位长者,坐在一只绚丽的《花船》上,摇响《绿色的风铃》,哼着《忧郁的歌》。这位长者,便是我的老师靳朝忠。
教师节前夕,翻开靳老师的作品集,我看到他在《师范教育》《电化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人民日报》等国家级刊物发表的大量教研论文。令人惊喜的是,《小学语文教学》封二“神州校园英杰谱”栏目,还配照片报道他的教学成果。一个普普通通的师范教师,为何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
靳老师高中毕业后的十几年时间里为了生存,漂泊天涯。他拉过车,修过公路,修过铁路;多数时间是在城乡代课。高高的山岩上,他挥舞铁锤,叮叮当当,火花四溅,他锤炼着坚强的意志;逶迤的陡坡上,他拼命地拉着车,仿佛要把人生的道路拉直拉平。他常年住在布满蜘网的破楼上,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老师以巴尔扎克为榜样,身居陋室,卧薪尝胆,刻苦磨砺。
1977年恢复高考,靳老师考上了梦寐以求的高等学府。读大学时,他的母亲不幸患上癌症,家里一贫如洗。连课本都买不起,和同学一起看。尽管这样,他每学期的成绩在班上总是名列前茅。
大学毕业,他放弃了留校工作的机会,回到自己魂牵梦绕的故乡,在叙永师范学校担起培养小学语文老师的的重任。就是那时,他开始与儿童文学创作结缘。受泰戈尔的影响,老师爱上了儿童散文诗,一写便是几十年。“巴蜀儿童诗会”成就了他,老师的儿童散文诗发表在巴蜀数十家报刊上。在师范校,老师创建了文学社。在他的指导下,文学社社员在全国一百五十多家报刊杂志发表了七百多篇诗文,在国内产生一定影响。老师门下,走出了一批又一批出类拔萃的人才。边城叙永,一片芳华,浸润着老师多少心血和汗水。
靳老师几十年潜心研究儿童文学、古诗词创作和作文教学。1996年,他的儿童散文诗集《花船》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为少年儿童奉献出宝贵的精神食粮。
《花船》第一次印刷便是六千册,一抢而空。至今,叙永的不少中年人谈起靳老师,都会感叹:“我们是读着他的《花船》长大的。”
2013年和2017年,老师两次荣获具有国际影响的“冰心儿童文学”奖。在他的带领下,叙永儿文作家使出洪荒之力,着力打造“中国儿童文学之乡”。
如今,年届七旬的靳老师仍笔耕不辍。他创作的《红色文化旅游胜地鸡鸣三省行吟(三首)》,已由央视制作团队聘请作曲家世华谱曲,并由歌唱家张健进棚录唱,制作成歌碟MV,公开发行。
两鬓斑白的老师在作文课堂上声如洪钟。他的作文课堂艺术氛围在语文界深有口碑,他热情投入的风采,把学生带入了如诗如画的天地,这跟靳老师几十年的儿童文学创作和作文教学的研究密不可分。
翻开枕边的《花船》,老师在书中写道:“他日,静静躺在桃李盛开、芳草青青的土地,让生命随一缕春风而去,化作一片白云……”这时,我不禁想起中国书坛大隐倪为公前辈赠给靳老师的一幅大气磅礴的隶楷:“清贫教坛,诗意人生”,这是靳老师一生的真实写照。老师热爱孩子,为孩子而写作。老师清贫度日,摇着《花船》,载着孩子们的梦,追寻诗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