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常胜,男,笔名金月,江苏省邳州人,现供职于邳州市委督查室。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民协会员,现任邳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大运河文化研究》编委。 自九十年代初从事新闻采编工作以来,至今已在国家及省、市媒体发表各类新闻稿件、民间故事、文艺作品千余篇,有十多篇文学作品在省市获奖,参与叙事长诗《胡打算》的搜集整理工作,参与编纂《邳县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谚语》三套集成丛书,被评为徐州市突出贡献奖。连续20多年被邳州市委、市政府评为“优秀新闻工作者”。出版作品有《陶沟河畔英雄歌》《新村轶事》《张桂英剪纸》《常用谚语赏析》等。在民间文学、民谚(俗语)、童谣、剪纸等方面有一些研究。 我的老家在江苏省的北部,与临沂市兰陵县为邻,一条狭长的柴沟河把我们的小村子一分为二,流向了远方。小时候,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天天在柴沟河里游泳、玩水、摸鱼、打水仗,玩累了,就骑在桥的栏杆上,痴痴地望着河水发呆:河水流到哪里去了?远方的河里有船吗?……没有人回答我。 快上小学的一个夏天,爷爷突然告诉我,要带我去运河街上买牛。我问爷爷,运河在什么地方?爷爷指着我们身边的柴沟河说,这条河里的水都流到大运河里去了,大运河是好多好多条河流的老家。顺着这条河走就能到运河街上。我听了,兴奋的一夜都没有合眼,无论睁眼还是闭眼,看到想到的都是大运河。爷爷是生产队的保管员,队里那年要添置几头水牛,队长把这个光荣的任务交给了爷爷,让爷爷带着另外两位社员到县城去买水牛,因为我是爷爷的宝贝疙瘩,所以,爷爷要出远门,怎么能不带上我呢? 第二天天还没亮,我们早早地起了床,坐上生产队的马车,来到了十多里外的呦山汽车站,等待苍山县开往邳县的长途汽车。坐上了汽车,爷爷把我安顿好之后,就将盛钱的口袋摸了又摸,生怕被小偷偷去,他身上装的三百多块钱,那可是生产队的巨款呢,要是被小偷偷了,他可担当不起。经过2个多小时的颠簸,我们来到了县城运河街,由于第一次到城里,我的眼简直看不过来,看到什么都新鲜,然而,最让我期待的还是去看大运河。 傍晚时分,我们终于来到了运河大堰边上,爷爷找了一家最便宜的旅馆住了下来,趁着运水牛的大船还没有来到,爷爷带着我来到了运河岸,让我瞧瞧大运河是什么样子,只见明净的河水,犹如一匹美丽的绸缎,缓缓流淌;极目远眺,长长的运河又宛如一条长蛇,蜿蜒前行,慢慢蠕动;微风吹过,河面上泛起朵朵浪花,发出阵阵悦耳的“哗哗”声;遥望天空,金碧辉煌,天空与大运河水天相接,交相辉映,令人心旷神怡;河面上,一艘艘挂着白帆的大船和长长的船队,有的运煤,有的拉沙,驶向远方,间或有几艘悠闲自得的小船来来往往,有的顺流而下,转眼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有的逆流而行,船头卷起层层浪花,真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啊!天渐渐黑了,爷爷拉着我的手回旅馆,我还一步三回头地恋恋不舍大运河。 过了一天,我们终于等到了一艘运送水牛的大船。爷爷挑好了三头水牛,雇来一辆货车,将我们四人和三头水牛运到了老家,从此,碧波荡漾的大运河就印在了我幼小的心灵里,无论走到哪里,都挥之不去。 参加工作后,我有幸调进了县城,因为我们的县城邳州市就坐落在运河边上,所以与运河接触的机会也逐渐多了起来,曾有多次机会坐船在大运河里考察,对大运河相关信息的了解也日益增加,知道了我们身边的这条运河就是京杭大运河,她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全长1700多公里,她北起北京,南到杭州,连接着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等五大河流,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江苏、浙江等7个省市,沟通了五大水系,运河的水流主要从沟通的天然河道中得到补给,是我国重要的一条南北水上干线,不仅肩负着南北大量物资的运输交换,而且还是南水北调的重要输水通道。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加入了江苏省唯一一家县级研究大运河文化的社团组织----邳州市大运河文化研究会,对运河文化的研究也逐渐加深,对大运河的感情也更加深厚。多年来,我们研究会立足邳州,面向京杭运河全流域,组织了多项专题考察活动,撰写了一大批有价值的调研报告和论文,为上级有关部门保护运河作出了突出贡献;其次,高质量地完成了一批运河文化研究文章和课题,引起了江苏省发改委和各级媒体的广泛关注,凤凰卫视专题对研究会进行了报道;三是精心选题出版了一系列运河文化研究出版物。先后出版了《大运河文化研究》杂志20多期,完成了《大运河的传说》编纂工作,获第十三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提名奖;出版了《大运河文化研究选粹》系列书丛,编纂了《邳州运河老渡口》等系列丛书;四是保护地名,留住乡愁,实施运河邳州段名胜古迹保护立碑工程。先后与运河街道办事处、戴庄镇人民政府联合制作“猫儿窝遗址”、“大运河邳州段保护纪念碑”等地名标示牌,并安装在运河岸边,成为运河岸边新的地名标志。此外,我们还配合文化、文物部门,组织会员对大运河邳州段历史遗存、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拉网式”排查,挖掘出能够叫响全国的独特的东西,加以研究、包装和推介,摸清运河邳州段的文化资源、保护现状、存在问题、开发利用潜力等,为政府部门推进运河文化带建设提供重要参考。通过参与研究会的系列活动,我越来越觉得自己从事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前瞻性,虽无一分钱的报酬,但仍乐此不彼。 2017年夏,邳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作为一名创建工作人员,我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在一次工作巡查中,我和我的同事们发现,我市大运河取水口周边还有不少养殖区存在,一些非法采砂户也在大运河内疯狂采沙,严重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给全市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和“南水北调”带来了较大隐患。我们随机将这一情况向市创建指挥部做了详细的汇报,引起了市创建指挥部的高度重视,随机批示由市创建办牵头,组织运河街道、公安局、环保局、水利局、农委等多家部门单位联合执法,经过两个多月的综合整治,终于将大运河邳州段沿线内所有非法采砂、非法种植、非法养殖予以清除。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专家组看到我们大运河取水口周边环境卫生十分洁净,他们非常高兴,高度赞扬了我市创文、创卫工作做的好,做的实,做的细。因此,我市顺利拿到了国家卫生城市的金字招牌,创文工作也走在全省前列。 多年来,我在“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工作中尽了一点绵薄之力,运河文化已根植我的生活,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我将继续参与保护运河、传承运河文化等工作,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我分享!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