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珍,笔名安之,山东人,德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德州市曲艺家协会会员。爱好读书、写作、旅行。作品散见各报刊、公众号。 失落的伊甸【原创】 我病了。我觉得自己的心正在变成一座死寂的荒原,里面满是枯黄的野草,那些野草在疯长着,蔓延着,仿佛要占满我的心田,然而,那些野草都是枯的,干的,没有生命的。 ——题记 周末,我要去大姐姐家,我家王先生说:“大姐身体挺好的,天太冷你别去了。”我没有听他的,还是坚持去了。他不知道,我去大姐姐家,不光是为了看大姐姐,我还想去看他们村里的那些地,那些长满了庄稼树木野花野草的土地。尽管冬天的土地看上去很荒凉,但我知道它是活的,走近了我甚至能感受到它的呼吸。 当我从小长大的村子土地全部开发,平房都变成了高楼大厦,大姐姐家那个几乎原汁原味地保留着几十年前模样的小村子,以及村子周围远远近近的土地,成了我心灵的憩息地。 虽然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因为上面有一个哥哥,两个姐姐,我是娇生惯养长大的,几乎没有干过农活。我都不知道自己对土地的眷恋是哪里来的。也许是跟着父母上地田间地头疯玩儿,吃着爹砍的甜杆儿,娘摘的野葡萄一点一滴攒起来的,也许是跟着小姐姐辨认野花野果野菜野草,哪些是人吃的,哪些是猪和鸡吃的,哪些能生吃,哪些得煮熟了吃一天一天积起来的。小伙伴们一起拔草拔菜,爬树上房,捋榆钱儿、够槐花儿,挖茅根儿,提姑笛(一种野生植物,里面的毛嫩的时候吃起来甜丝丝的),烤玉米,烧豆子,燎棉花籽……,那些多姿多彩的年少岁月啊,虽然过去了几十年,每每忆起恍如昨日。 想起一段并不久远的往事。那是2005年的夏末,因为工作需要,我临时去德州的上级部门帮忙。单位是一座17层的高楼,白天在6楼办公,晚上住在15楼的宿舍,动态、调研、领导讲话,每天都是繁冗的公文往来,办文办会。偶尔下楼买点东西,去路边的小店吃个饭。枯燥的工作,老公女儿也不在身边,我的心渐渐烦躁起来,我觉得心里长满了荒草,每天都堵得慌。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这段工作,也不好意思去找领导。 那天下午下了班,我站在15楼的宿舍窗边往外看。那是单位的后院,很大很大的院子,空荡荡的,都是硬化了的水泥地,还有一个小小的篮球场。天快黑了,光线有些暗,忽然,我看见大院子的最北边靠墙那里似乎有一片土地,地里仿佛种了一些细细的小树,地上还有隐隐的绿色,应该是一些蔬菜。我很佩服自己的视力,竟然能看到那么远。 我感觉到心跳加快,我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只是凭着自己的心走出房间,跑进电梯,我极力控制住自己的脚步,不想让院子里的保安诧异,拐到楼后面,我小跑起来,我已经很久没有这么跑过了。 终于我在天黑之前跑到了那片地里,那真的是一片菜地,可能刚刚浇过水,看上去土还是湿的。一畦一畦的小白菜才一扎来高,淡绿的叶,乳白的茎,嫩得似乎轻轻一捏就能滴下水来,又像一群小姑娘羞涩地挤挤挨挨。田垄上栽了一溜溜的杨树苗,细细的树干挺直着,小小的叶片在风中摇摆着。畦背上还有这一棵那一棵的马齿苋,我从小吃到大再熟悉不过的一种野菜。 微风里混合着泥土和小白菜的清香,我贪婪地呼吸着,我感到和煦的春风丝丝缕缕透进心里,枯草渐渐变绿,荒漠正在退却。我把手插进地里,感受着泥土的湿润,又轻轻抚过那些嫩嫩的菜苗,最后不管不顾坐在了地边上,我甚至脱了鞋子,让脚踩到泥土上,掐了一片菜叶放到嘴里慢慢咀嚼,一直到暮色四合。偌大的院子里只有我自己,我没有一丝害怕,我感觉自己变成了一棵树,一棵菜,一粒土,我的呼吸和它们交融在一起,不分彼此。 那段日子很快结束了,从此之后,我发现自己有了深深的土地情结。我常常下了班不回家,跑到单位西边去看各种树,海棠、桃树、樱花、紫叶李,有花看花,没花看叶。周末的时候,约上几个好友去周围的地里挖野菜,从春天一直到秋天。后来,单位离家远了,开车上下班,天气晴好的时候,我常常把车停在路边,摇下车窗,看看近处的庄稼和远方的树,有时候也会走到田垄上,掐一个正在灌浆的麦穗,让舌尖回味一下儿时的青涩与甘甜。我还在临盘去井下的路边发现了一棵杜梨树,那棵树正开满了雪白的花儿,我想起了小时候村子西边那一片的杜梨树,那些温暖了整个童年和少年的春天。 在古希腊神话里,英雄安泰是大地母亲的儿子。只要身体不离开大地,他就拥有无穷的力量,就能够所向无敌。敌人在同他角力的时候,发现要打败他是几乎不可能的,因为每次他倒地,起来时总是获得了新的力量。敌人把他打倒了三次,终于找到了他恢复力量的秘密,设法把他高高举起,在空中杀死了他。 这虽然是一个神话故事,然而,谁又能说它是无稽之谈。试问哪个人能离开大地,没有了生长万物的大地,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也就无法生存。 我从小生长的小村子已经没有了,小姐姐家的村子也没有了,好在父母哥哥和小姐姐早已离开了这个世界,没有看见这一天。听说大姐姐家的村子也快没有了,我祈祷这一天晚一些到来。68岁的大姐姐在土里摸索了多半辈子,我担心有朝一日住进了高楼,当她每天只能透过那扇窄窄的窗子往外看,她日渐衰退的视力所及再也没有了土地和土地上的庄稼树木,她的心也会枯寂成一座荒原,而我再也没有了心灵的憩息地。我还担心将来所有的村子都没有了,所有的土地也都没有了,人们都像我一样心里长满了荒草,长成一座死寂的荒原。 但愿我是杞人忧天。 《齐鲁文学》(季刊)是齐鲁文学杂志社主办的刊物之一,分别是【春之卷】【夏之卷】【秋之卷】【冬之卷】。以“时代性、探索性”为办刊宗旨,发掘和推出了一批中国当代诗人、作家,名篇佳作如林。富有时代气息,可读性强。 投稿须知: 1、稿件内容健康、结构完整、文笔优美、底蕴丰厚。 2、诗歌、散文、小小说、散文诗、文学评论等均在征稿之列。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