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苏作家||【孤灯伴清卷 素手补汉书】◆程学敏

 齐鲁文学 2020-08-06

作者简介

程学敏,女,江苏省连云港市作协会员,市散文学会理事、市伦理学会理事,2007年开始陆续有作品在《海外文摘》《散文选刊》《江苏工人报》《齐鲁文学》《普洱文苑》《连云港日报》《连云港文学》《散文界》《苍梧晚报》等报刊杂志发表,现为《散文选刊·下半月刊》签约作家。《一城山海半城倾》获得第六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致越来越远的年味》获得2018全国首届新春主题文学大赛银奖,《筷子岁月》获2019年首届全国筷乐文化征文优秀奖,另有多部作品获得优秀作品奖、提名奖等奖项。

孤灯伴清卷 素手补汉书【原创】

班家有女初长成,才名远播世人识。芊芊素手补汉书,功过自有后人评。

咸阳城,天还没亮,班府里早已灯火通明,今天是班府的嫡女班昭(又名姬,字惠班)出阁的大喜之日。班昭年芳十四,她要嫁给曹府的嫡子曹世叔(名寿)为妻。百姓围了里三层外三层,纷纷前来观看班家才女出嫁的盛况,十里红妆亮花了大家的眼睛,足足让百姓羡慕了好些个日子。班昭出身在儒学世家,她父亲班彪是远近闻名的学者,两个哥哥更是赫赫有名,投笔从戎的大哥班超和修撰汉书的二哥班固。

班昭的父亲和兄长早些年开始编撰《汉书》,朝堂上的大臣却对这部《汉书》的意见不同,不少大臣说《汉书》明显有推翻《史记》的历史嫌疑,疑心班昭的父兄想颠覆历史,因此班昭父兄为了这事饱受了牢狱之灾。班昭从小目睹父兄为《汉书》的牵连而受罪,因此在她十四岁时就写信给皇太后,请求光明正大的撰写《汉书》。二哥班固因多次下狱病体沉重,没办法再承担完成《汉书》编写的重任,于是想让两个得力门生马续和曹寿来接替他接着写《汉书》,不过这两位门生却都怕引火烧身,再三考虑还是不愿意接手。班固只得把这付重担交给妹妹,并让班昭在两位师兄之间择一人为婿,好协助班昭编写《汉书》。风流才子自是博得佳人芳心,班昭选了曹寿,却不知道这是孤苦无依的一条不归路。两人新婚燕尔,你侬我侬,谁知曹寿却是个耐不住寂寞的,怀揣着自己的文章,四处风流,整日游走于宫廷之间,竟然获得了皇太后的赏识,做了入幕之宾,近身侍臣,也就是面首。

汉和帝不敢得罪皇太后,又深知班昭是一位博古通今的女才子,于是心生一计,下旨让她和大师兄马续入东关阁续写汉书,正好膈应一下皇太后与曹寿。班昭恨过、悔过,最终忍了下来,就因为她深知自己是班彪之女,班固之妹,她无法放弃父兄的遗志,她要将《汉书》传承下去。班昭在随后长达十年的时间里,忍受着编撰汉书的枯燥与情感无所寄托的孤寂,唯一陪着班昭续写《汉书》的大师兄马续,因忍受不了外界风言风语的困扰,借口以续写班固的《天文志》需出远门为理由辞别,班昭只得一杯清茶送走大师兄,唯一的精神依靠。很意外的,曹寿回来了,原来是皇太后驾崩,皇上下旨宣曹寿看守陵墓终身侍奉太后,曹寿羞愧万分,再没脸面见人,一纸和离书放了班昭,抱着自己书写的诗词跳了江。班昭还没从打击中缓过味来,一场大火,又烧毁了班昭大量的书稿,十年的心血随着大火付之一炬,班昭欲哭无泪,大病了一场。

汉和帝却不管这些,因为器重班昭的文采,想让宫中嫔妃多学习班昭,于是经常下旨让她进宫,让皇后和诸妃子拜她为师,因此班昭又被朝廷上下尊称为曹大家(读gu姑)。班昭在宫里耗费着光阴,做嫔妃的老师,在这期间与皇后相处的挺好,皇后就是后来的邓太后。邓太后垂帘听政后,重用班昭,就连国家大事也听取班昭的建议,朝廷上下将班昭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二十年后,杳无音讯的马续从外地游历归来,同时带回来的还有完成的《汉书·天文志》。当马续看见师妹只知道应酬朝廷显贵,却懒得再编写汉书时,后悔的肠子都青了,他到宫里请求断了子孙根,做个太监好帮助班昭在宫廷中续写《汉书》。深感愧对大师兄一番情意的班昭整理好情绪,静心坐回到书案前与马续埋头编写。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又是一个二十年,两人终于把《汉书》编著完成。这时的班昭已年逾古稀,两鬓斑白。

班昭晚年的时候体弱多病,她发现家中女子因她受世人尊崇的缘故,大多自傲瞧不起人,于女子闺训方面有很多缺点,为了避免家中女子出嫁后丢夫家、娘家的脸面,班昭忍着病痛的折磨写了《女戒》,书中严明家中女子需要遵守的言行。全书共七篇,规范女子立身处世的品德和行为礼仪,作为对女子实施柔顺之道的教材,谁知这本书竟成了朝廷世族传阅的典范,大家纷纷效仿班昭教育家中女子。《女戒》的原意,却被后世人所曲解,用以禁锢女性思想,影响了之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但班昭的精神影响力在当时乃至后世是毋庸置疑的,据说班昭去世时风光无二,皇太后哀伤欲绝,在宫中带头为她穿素服表示哀悼。

《汉书》是继《史记》以后的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班昭为此耗费了自己一生的心血,是史学中的第一才女,女中的孔夫子,也是历史上因《女戒》而被学者争议最多,褒贬不一的女子。

《齐鲁文学》投稿须知

《齐鲁文学》(季刊)是齐鲁文学杂志社主办的刊物之一,分别是【春之卷】【夏之卷】【秋之卷】【冬之卷】。以“时代性、探索性”为办刊宗旨,发掘和推出了一批中国当代诗人、作家,名篇佳作如林。富有时代气息,可读性强。

     投稿须知:

     1、稿件内容健康、结构完整、文笔优美、底蕴丰厚。

    2、诗歌、散文、小小说、散文诗、文学评论等均在征稿之列。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