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新开作品:我给村民写对联(三)

 渭南文坛 2020-08-06

作者简介

吴新开,五零后,网名“镰山老吴” ,大荔县两宜镇人,家乡东高城村因特产“高石脆瓜” 而闻名三秦。曾供职于高明乡、镇政府,兴趣广泛,喜爱楹联、书法、摄影、摄像。退休后返乡,出于对家乡的爱慕,闲暇时偶尔有感自题小诗,特以“我为村民写对联”为乐,深受村民喜爱;常也把身边的人,事,物,景用镜头记录下来,以反映乡间,土俗,情结为主题,把生生不息的灵性孕育于普普通通之瞬间。《渭南文坛》特约作者。

往期作品

吴新开作品:我给村民写对联(一)

吴新开作品:我给村民写对联 (二)

高明学校教师高星辉,穆仙梅夫妇终生从教。高老师儃长书法绘画,县北榜上有名。穆老师工作负责认真,深受人们尊敬。退休后在家过七十大寿,受几位老同志之托撰联:

星宿藏悟,书画生辉;

仙鹤延寿,德品若梅 。

西巷王红民拆去旧房老套门,座西向东建新居安大门 ,上梁联:

新屋宽敞纳瑞气;

大门朝阳迎祥光。

家父过世第二年春节拟黄守服联:

东院:勤俭持家,先父遗训萦绕耳;宽厚处世,后辈承志铭刻心。

西院:天下又临如意春;堂上唯缺依杖人。

朋友王邢让次子接班后在韩城工作,结婚庆典在单位新居举行,随后回家乡酬客。喜联拟为:

韩城新居举婚典,佳偶同偕;

大荔老家酬宾客,喜酒共饮。

王先基老人一生酷爱秦腔艺术,是村里文艺组演员骨干。年老后又不辞劳作,开垦荒沟栽植椒树,每年还有不菲的经济收入,受到政府表彰,子孙爱戴和村民尊敬。逝后三周年儿孙隆重设宴祭奠,联文:

南巷老戏楼,高台教化遗乡里;

北沟新椒地,低垂枝条富儿孙。

王新正的儿子在渭南上铁运校时和女同学相爱,毕业后二人一块在山东安徽工程单位务工,婚礼于老家举行,自编喜联:

大门:过渭河上铁校初识佳人;出秦川走鲁皖喜结郎君。

洞房:佳男佳女成佳偶;同窗同事结同心。

恭让老人生性刚强,干净利洒。早间还在田地劳动,吃早饭时突然于世长辞,村民们感到非常震惊。丧葬挽联:

大门:溘然西去,似觉言笑在闾里;犹望南归,可怜音容已梦中。

老屋:干练利落,寿越古稀;刚强秉直,勤贯终生。

灵堂:吊唁且拭两行泪;哀思全托一炷香。

好友刘榜生长子军校毕业后分配到广东部队,经人介绍恋爱了当地女青年,在家乡南刘村举行婚礼庆典。联曰:

大门:秦粤缔婚,千里姻缘赤绳系;军地结縭,百年恩爱白头亲。

永孝的儿这几年农忙在家种地,农闲出外打工,攒下钱要盖新房了,顺手写出上梁联语:

种地打工攒小钱;

砌墙架梁盖大房。

李家洼村李新明的儿子李兴武在东海油田工作,娶山东妻子王腾在商业系统就职,年前冬至时节婚礼于唐海市举行,应邀撰联两幅:

其一:兴致飞舞成婚礼;王气升腾振家声。

其二:海碧天空蛟龙舞;山青地阔彩凤飞。

年后清明节小两口回故乡老家酬客。联为:

腊梅冬至枝连理;

春燕清明故巢栖。

王立正为老娘三周年祭祀,撰联四幅:

长子门:辞尘逾千日,娘仪常念;驾鹤整三年,禅礼今成。

次子门:观云瞻月,亲情难忘;教子抚孙,母恩铭怀。

三子门:宽厚德行,长传后辈,勤俭身影,犹在老屋。

孙儿门:祖母仙游已三载;孙儿梦唤在五更。

王铁军身患恶疾,英年早逝,儿女尚未成人,甚是悲哀,三日后又从简禅祭 。联文:

挽联:强仕悲去,泪眼一望见难再;弱冠哀呼,痛哭千声唤不回。

祭联:尊父训,承遗愿,禅祭从简;敬亲朋,谢乡邻,情义铭怀。

刘榜生次子刘建恋爱女朋友王燕。二人承包了连锁商店。五一劳动节以店铺为新房结婚,门店大门我书大红喜联:

感天时,正值孟夏配佳偶;

谢地利,巧借点铺入洞房。

洞房:燕舞蓝天意腾月;剑击碧空志凌云。

西巷王银昌兄弟三人排行老小在西安工作,父母已故。弟兄相处甚好,每次团聚说笑热闹,可惜天命之年小弟银昌亡故,火化后回老家安葬。

挽联:难忘却,谈笑一家话不尽;悲作别,痛哭千声泪长流。

灵堂:一曲悲歌惊长安;两行热泪洒高城。

祭联:遗骨归故土,丧除哀未尽;禅礼随乡俗,服换思永存。

编辑:闵盼龙

作者:吴新开

投稿加微信:xiaolong52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