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总有一种问候,让我们温暖前行

 渭南文坛 2020-08-06

· 故乡的雪夜 ·

作者 贺涛 

孝、敬,是对父母的爱最起码的回报。知恩方能报恩。父母对儿女的殷殷关切总是如春风细雨润及万物一样,将爱凝聚在一点一滴之中,寒了暖了,饥了饱了.....若有心,每一滴都是铭心的感动;若无心,一切都是应有的平常。寸草萋萋,春晖缕缕。抓住了每一次平常中的感动,方能使那方寸之心,注满爱,注满情,葱葱郁郁,永不枯竭。

傍晚下班时,父亲打来电话。我一看到电话心里有些许的烦躁:怎么又打来电话!接了电话,父亲开口就问我:“冷不冷?那边有没有下雪.....他说家里正是一场大雪,看新闻,到处都是交通事故。听天气预报又说冷空气南下,他担心我这里也降雪,左右不放心,就打了电话过来与我唠叨。说雨雪天路滑开车要慢些。我说这里下小雨没下雪,他就放心些了。然而母亲没有亲耳听到又不放心,拿过电话又亲自再问一遍,我又汇报一遍,母亲叮咛几遍说要是下雪了就注意点,尽量不要开车......我刚想挂电话,母亲又唠唠叨叨叮咛她的小孙儿:“天冷了,给孩子一定要穿暖别冻着”,又问孙儿:“有没有穿棉鞋,出门有没有戴手套、戴口罩......我说:“放心,都30多的大人了能照顾好自己,也会照顾好你的孙儿的!你们自己也注意身体.......一通电话终于在唠叨中结束了。

晚上在家翻手机,朋友圈尽是晒雪的照片,可惜我看不到雪。于是开始怀念,怀念家里的雪景。冬天里,一夜大雪,第二天院子、村道、田野、山上尽是白茫茫一片!开门第一件事就是全家动员扫雪。雪太厚扫不动,就用晒麦子的耙子反过来推,推过之后再扫,扫了之后漏出的地面总还是干的。

记得小时后,早上还赖在床上的时候,听母亲说下雪了,就和弟弟一骨碌爬起来到院子里看雪。然后帮着父亲扫雪。我和弟在前面推,父亲在后面扫,一阵忙活父子们就满头大汗了。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几番联手突击之后,从院子二门口到大门口再到村道的一条路终于打通了!当扫到村道的时候,各家邻居也相继扫了出来。虽说是自扫门前雪,但自家门前扫干净了,村道里扫开的路也就连通了。这时村道人渐渐多了起来,大家开始议论着这场雪。哎呀!这一场雪下的厚,下的好啊!是的,是的,这下地里壤饱了,一冬的雨水看是攒够了!又来一个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大伙一阵欢笑,可不是吗,瑞雪兆丰年。不觉得就围了一堆人了。有人说,走到原上看看,看看地里壤情到底如何?有人说上原就上原,看看上头雪美不美。又有说别急领上几条狗,刚下了雪野兔跑不动,看能顺便攆上几个兔子不。这样,一伙人热热闹闹的上原去了。

原上风大,怕孩子们冷不让跟着,于是孩子们就一群群在村道里溜冰,打雪仗.........

小伙伴们寻找一大片未扫的雪地,在上面慢慢将厚厚的雪一脚一脚踩瓷实,然后各自用鞋底来回的滑动,一阵功夫,各自脚下的雪就成了明光发亮的冰面了。继而再逐步扩大,将各自分散的冰面连成一片,这样一个天然的滑冰场就好了。冰面通常会修成十几米长的带状,大家轮番上阵,依次从冰面上划过去。有侧滑的、有正滑的、有蹲着的、有坐着的,在排队等待时大家注视着每一个人划过的英姿或囧相。每有一个滑的很长距离或很酷的动作时总能得到大家的一阵赞许和欢呼。然而冰面越滑越长,越能感到惊险刺激。男孩子勇敢,冲锋上阵,女孩子则胆小,总是不敢自己滑。两个男孩从两侧牵着手,将女孩用力送出,一脱手则嗖的一下滑到对面去了!大家玩的真是开心.......正热闹的时候,母亲们间断的在各家门口喊着回来吃饭了。回家前,大家说好吃完饭再来玩。冰面一般都修在背阴处,这样太阳照不到,可以维持好多天,在冰面未融化的这些日子里,这个孩子们自创的冰面就成了他们的开心乐园,也是一场瑞雪给孩子们带来的最大的福利。

母亲让我叫父亲一同回来吃饭,我跑到胡同口,看上原的路上一串串脚印,直到视线模糊处没看到大人们回来,就自己回家了。说父亲和村里人上原了,于是母亲给父亲留了饭,我匆匆的吃完又去村里玩雪,滑冰了......

忆着忆着,我迷迷糊糊睡着了。夜里我又醒了,醒来莫名的想到了很多事。想到了村子、奶奶、外婆、想到了爸妈,脑子里尽是他们对我嘘寒问暖的点点滴滴。我开始默默问自己:这些年,我作为儿子,对父母做了什么?每遇阴晴雨雪,父母最先想到的是给孩子打电话,叮咛注意安全,注意保暖.....可我有先想到他们吗?我居然烦他们的电话,烦他们啰嗦....... 

乡思起了,不能成眠。插上耳机,“环球资讯”企图岔开思绪........期间正好一则公益广告   “无论你在天涯海角,请记得常回家看看,老人最需要的是陪伴,请包容父母的啰嗦,因为他们正在渐渐的老去......”听完,通常与父亲的对话又响在了耳畔。对父亲的关切,我总是说:“都大人了,不用再操心”。父亲总说:“谁让你是我的儿,我也想不操心。可就是由不得我呀。你再大,在我们眼里总是个娃娃,我们怎能不操心......”想着想着,泪湿了枕! 

有人说:“父母在不远游,”可我偏偏做了游子!可再想一想,即便不做游子,真的就能免去父母为之的操心吗?人常说:“要知父母恩,手中抱儿孙”我有了自己的孩子,可我只将关切给了他,给父母的又有几分?乌鸦反哺,羊羔跪乳.......我又如何?

“父母的心在儿女身上,儿女的心在石头上”在父母眼里,孩子的事都是大事。父母给予我的一想到就立即去做,生怕慢了、晚了;在孩子眼里,父母的事都是小事。给父母的则一拖再拖,总是不急、还早.......

入冬来就想买件羽绒衣寄给父亲,可是一直拖着,总认为是件小事。如今已然数九隆冬,家里也已大雪纷纷,可是要买的羽绒衣还在买衣服的店里.......想起上学时,遇着变天父亲总是及时送衣服到学校,怕我冷了。长大已在其它城市里上学,父亲竟也远远托人在降雪前将厚衣服捎来给我,唯恐冷了。想到这里我又开始埋怨自己办事的拖延,如果那件羽绒衣提早买了寄了,父亲在那天雪后寒冷的早晨能穿上了。或许,在那个家乡的雪夜里,我的良心还能有丝毫的借口或安慰!  

作者简介

贺涛,出生于1985年。祖籍陕西渭南西塬贺家,现居江苏苏州。热爱诗词,尤甚唐诗,工作之余偶喜写作码字,打油诗等,一来排遣,二来当作日记记录生活!《渭南文坛》特约作者。

tui

jian

yue

du

王晓飞:缕缕哀思清明雨

在渭南,遇见爱情!

刘传民:外公家的尘封史

温馨提醒

凡原创首发作品,将同步发布《今日头条》

评论20条以上,将发布《人民日报客户端》

投稿请加编辑微信号:xiaolong520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