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苏作家||【母亲屋】◆王栋梁

 白云之边 2020-08-06


作者简介

 
王栋梁,男,19587月生,中共党员,江苏省吴江人,现居昆山。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昆山市作家协会会员,江苏邮政苏邮文化作家协会理事。近年来,发表文学作品,散见于《香港文学月报》,《江苏邮电报》,《中国邮政报》,《散文选刊》,《青海湖》《西部散文选刊》《牡丹》等,部分作品入选唯美文精选,多次在省市级征文比赛中获得奖项。著有散文集《回望岁月》。爱着一年四季的兰花,散发着淡雅的芳香。静下心来,读经典文学,写诗文故事,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继承“书香门第”大家庭的香火,实现人生的价值

母亲屋

门前的两棵腊梅散发出淡雅的芳香,屋后的一排香樟枝繁叶茂,中间有座不起眼的小屋,那便是我家乡的老屋。

每逢节假日,我会回到生我育我的老屋,和母亲相聚。

老屋座落在村的东头,面积不大,是全村百户人家中最高的一座。黑瓦,白墙,红柱子,四方砖铺设地面,屋脊昂头翘首,中间浓墨的走兽,顶梁六角型的红布固定在中间,下面挂着一大串铜钱,象征着一代又一代吉祥如意,富贵满堂。老屋砖混结构,屋前屋后有一块空地,跨出门口,长方石砌成的台阶,从台阶到河滩足有20米,旁边是一座木桥和一个船舫。老屋的中间有一个阁楼,阁楼的东西墙有两个通风口,冬暖夏凉。阁楼上“曾经藏书万卷,地下也藏着黄金万两。”

老屋并不是我家祖辈的遗产,而是解放初期土改运动分配给我家的住宅。老屋是一个大户人家建造的,主人姓马,主人和他的后辈已移居海外。当年倒塌的庭院,天井,厢房,长廊和主屋也许还能寻找到蛛丝马迹。马先生的祖辈曾经在这座老屋,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状元郎”。老屋虽然没有那“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称,但属明清代建筑风格,独领风骚。

母亲十八岁完婚来到我家,接管了那座老屋,一辈子生活在那座破旧不堪的老屋内,而大半辈子,却是独守空房。为了它,母亲吃尽千遍万苦,饱偿百年风霜;为了它,母亲省吃俭用,把所有节约下来的粮食变换来的钱,投入到了老屋的修缮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上。

老屋经历了百余年的沧桑岁月,经历了世纪的风风雨雨,见证了历史的风云变幻。母亲无怨无悔,深深地爱上了这座老屋。因此,老屋也流传着一代人的传说和故事……

我的童年是在老屋渡过的,老屋流淌了母亲生命的全部,记录了母亲一串串动人的故事。

婚后二年,父亲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应征入伍,奔赴江西鹰潭,母亲依依惜别了亲人。两年后,大儿子呱呱落地,在那个缺衣少粮的年代,抚养到不满一岁半竟夭折了。失去儿子的剧痛,折磨的母亲眼前一团漆黑,空荡荡,冷清清的老屋孤独,寂寞,母亲日夜思念着远方的父亲。

又过了两年,朝鲜战争爆发了,父亲作为志愿军的一员,雄赳赳跨过鸭绿江,赴朝抗击美帝国主义,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参加了一次又一次的战斗……母亲含辛茹苦,独守空房,维持着生计,起早摸黑地在田里干活。

之后,母亲又生下了三个儿子。为了养家糊口,承载了更多的艰辛和苦难,随着儿子们逐渐长大,身上的担子更沉重,晚上在煤油灯下,缝衣做鞋。静悄悄的夜晚,望着满天的繁星,守护在孩子的身旁。邻居家的灯早已熄灭,可是,我家老屋的灯一直亮到三四更……

每逢春节,村里敲锣打鼓,村干部提着年货、糖果等慰问品,挨家挨户送春联,给我家门框上贴上了“光荣人家”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母亲十分珍惜这得之不易的荣誉,时常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一抹笑容来。母亲四十八岁那年,又把我的二弟送到了保家卫国的前线。

父亲退伍以后,被安置在异乡工作,远离老屋,有时两三个月才回家一次,抑且是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母亲奔忙在老屋的内外,打理着全家人的饮食起居,独自将三个儿子养育成人,她的艰辛,油盐酱醋知晓,那座老屋明了。每逢雷雨闪电,母亲最担心的是老屋已陈年失修,一旦倒塌,后果不堪设想。为了整修房屋,母亲四处奔波,寻亲访友把翻建老屋所需的砖瓦、木材、水泥、黄沙等物料备足后,马不停蹄叫来邻村的匠人上门整修,每次她总不忘嘱咐:“老屋属文化遗产,着重对老屋破落、损坏的地方进行修葺,万不可改变老屋传统的建筑风格,”她不惜代价,三年小修,五年大修缮。

周而复始,倾注了母亲几多心血,老屋才完整保存到今天,好像又重获新生,焕发出青春。我和两个弟弟在老屋里健康快乐地成长,后来,又相继离开了老屋,移居城里,成家立业。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每逢暑假、寒假,我会带着女儿,两个侄子住进老屋,体验农村生活风情,接受母亲的家庭教育。

对于这座老屋,有人叫它为“高屋”,也有人称它为“状元阁”,而我则喜欢称之为“母亲屋”。

年底时,母亲打来电话告诉我:“移居海外的马先生长孙来到家乡,寻找老宅,我已无偿地物归原主,临走的那天,华裔递上了十万元大洋,作为我一生的补偿,被婉绝了。”母亲的这一举动,成为了乡邻至高无上的经典故事。




《齐鲁文学》投稿须知

《齐鲁文学》(季刊)是齐鲁文学杂志社主办的刊物之一,分别是【春之卷】【夏之卷】【秋之卷】【冬之卷】。以“时代性、探索性”为办刊宗旨,发掘和推出了一批中国当代诗人、作家,名篇佳作如林。富有时代气息,可读性强。

     投稿须知:

     1.稿件内容健康、结构完整、文笔优美、底蕴丰厚。

    2.诗歌、散文、小小说、散文诗、文学评论等均在征稿之列。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