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宋凤江,笔名洛鸢。2000年生,四川叙永县人。系四川省青少年作协会员,大一在读。 无 极 老子在《道德经》中亦提到“无名天地之始”,哲学上的“无极”是指派生万物的本体;也就是传说中道的终极性概念。“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无极之道,回归混沌,却又看破终极。 有曰“无极生太极。” 从某种意义上讲,太极是无极的运动形态。黑白两色代表阴阳调和,它表现出事物两个相互对立的面,是与非,对与错。《道德经》有言“复归于无极”,代表着事物发展从混沌之初到太极融合,再到复归于无极。黑白两面相对运动,融合为一体,一个完整的圈,就代表着无极。 早在两千多年前,古人就提出“大同社会”的建构,那何为大同?我们能够理解到的是“幼有所教,老有所养,外户不闭,贤有所用,天下为公……”一系列的思想呈现。我们发现,它所体现的这种社会形态发展到了一种极度融合的境界,这种境界显然是更高于原始社会那种简单的淳朴善良,中间是需要经过漫长的两极发展期。从而才能慢慢过渡到接近于“无极”融合的概念,这也正是老子在《道德经》中“复归”思想的体现。 所以说,“复归于无极”体现的是一种更为高度的融合,它并不代表原地踏步,回到从前;而是在向前进步。之所以用“接近”这个词是因为社会形态在发展中,“矛盾”是根本动力。故而“无极”是一种理想化诉求。 从个人角度来说,“无极”其实还体现在人生修行上。 都说王维号称“诗佛”,其诗意境如画,朴实无华的诗句中深藏水帘洞天,别有一番风味。如“山中花果落,灯下草虫鸣。”简简单单的一句描写,却悟出了人生禅意。 万物运行有常,日月交替,斗转星移。有没有那么一瞬间:一位老者点着油灯,盘坐窗前;闻着雨后泥土暗香,闲听空山鸟鸣虫叫。滴水穿檐的滴答声里,又是哪一瓣花,哪一颗果,随风而去。 境由心生,景随心转。念之所起,心之所动。我想,这样的人生便是一场“无极”的修行”。 人这一生,赤裸裸的来,走过华年,又终将赤裸裸的去。体现的是“无极”的循环。我们都有七情六欲,喜笑怒骂怨,爱恨痴嗔狂,终将会在时间的流动中慢慢融合这些情感,用“无极”之壳将自我情感包裹得滴水不漏。为人处世,收放自如。举手投足,游刃有余。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亦提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态度。能够控制自我情绪的宣泄,用无形之中散发出来的气质行走世间。 我想这便是,我的无极。 1、稿件内容健康、结构完整、文笔优美、底蕴丰厚。 2、诗歌、散文、小小说、散文诗、文学评论等均在征稿之列。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