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四进汤液经法-14-救误小泻肺汤

 钱要向我飞 2020-08-06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出处】《辅行诀》

【病理病机】肺虚则鼻息不利;实则喘咳,凭胸仰息。

肺病者,必咳喘逆气,肩息背痛,汗出憎风。虚则胸中痛,少气,不能报息, 耳聋,咽干。

邪在肺,则皮肤痛,发寒热,上气喘,汗出,欬动肩背。取之膺中外输,背第三椎傍,以手按之快然,乃刺之,取缺盆以越之。

【组方原则】陶云:肺德在收。故经云:以酸补之,咸泻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辛以散之,开腠理以通气也。

【方剂主治】小泻肺汤:治咳喘上气,胸中迫满,不可卧者方。

【方剂组成】葶力子熬黑,捣如泥 大黄 芍药各三两

【煎服方法】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二升,温分再服,喘定止后服。

    原方:救误小泻肺汤:治用火法后(指火针、热瓦烫背、火烤火烘、艾灸之类的治法,仲景又称之为火逆、火邪,是古人的发汗法、温寒法之一。这里有暗示本证有内热、瘀热的意思),邪气结闭气分(指湿热、痰热的瘀结证),面目浮肿,鼻塞上气(指痰瘀所致的头面、眼部水肿,咳嗽、痰多、气喘之类的证情,有用葶苈子祛痰水的瘀滞郁结的机会),黄疸者(指湿热、痰热瘀结所致的黄疸证,常有小便不利、大便不通之类的证情,有用大黄祛瘀热、郁热、结热的机会)方。(据《神农本草经》、《外台秘要》引《千金方》补)

 葶苈子(熬黑,捣如泥)、大黄各三两。

  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温分再服。

 合方分解:救误小泻肺汤=葶苈子(祛痰瘀、水瘀)+大黄(祛瘀热郁结,对血瘀、痰瘀(水瘀)、积食之类所致的实热证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尤其适合用于腹满实痛、大便燥结不通证的治疗)。

    附小泻肺汤:葶苈子 大黄 芍药 

   下面讲救误小泻肺汤,治用火法后,比如艾灸、熏、烤、蒸这一类的,火克金就伤到肺了。泻法会伤到肠胃,吐法伤到肝气,气血逆流了,都会有所伤的。邪气结闭气分,面目浮肿,黄胆鼻塞。因为肺属于秋金怕火,气本来是清凉肃降的,火旺了肺的气机就不往下降了。肺为水之上源,水不利就会造成浮肿和鼻塞。老艾灸肺腧就会阴虚肺燥,本身就是阳气不缺单阴亏,再用艾灸就不对了,这是需要平衡的。像肺结核本身肺火就比较大,还有高烧、肺热、咳嗽、痔疮的病人,不加水光加火,就会越灸越厉害了。

   如果肺寒可以用,所以张仲景的伤寒论不叫火神派,他不是什么都用火。他还有白虎汤、黄连泻心汤一些寒凉的方子,用火也可以伤到人的正气,他都是有救治方法的。所以他的思路是很正确的,不会去偏重温、寒、泻、补,这些方法他都有。是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这个方子里面有葶苈子、大黄,水不往下走就会在肺部形成水气郁闭,生出黄痰和白痰。

   秋金之气所降者为湿热,因为刚过去暑天,金气收止水火各返其宅。水归水、火归火,所以秋气是燥的。大黄是咸寒药,可以把肺内的火气去掉。葶苈子是一种涤痰药,这味寒药可以把肺里的痰吐清、泻掉,是除痰特别猛烈的药。肺热会累及大肠不通,大肠内燥会运行迟滞,它们两个是相表里的。恐怕葶苈子不能胜阳明的燥热,所以配上大黄荡涤肠胃,斩关夺将,可辅助葶苈子去痰水、折结热。

   鼻炎都是由肺热,张大昌徒弟治鼻炎的方子,用葶苈子和辛夷花桔梗等研末服用,一千多例各种鼻炎都治好了。葶苈子是那种植物红色的种子,古人用到葶苈子和牛蒡子都要炒一下,不炒药力不发,捣烂研末再用。古人说的熬就是现在炒,煎药其实就是现在的煮药,真正的用油煎不叫煮,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叫法。

   咸味的葶苈子和大黄再加上酸味的枳实就是小泻肺汤,泻肺体补肺用,治咳喘上逆,胸中迫满,呼吸急促、憋闷,不可卧,平躺着不行。马上就得坐起来,因为有特别多的痰水,立着还能呼吸,躺下后痰水往上一冲就呼吸不了了。泻肺就是泻里面的痰水,枳实可以通气。

文源:彩云长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