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幸存者偏差思维模型-不要忽略那些失败者的故事

 捡芝麻666 2020-08-06

一、什么是幸存者偏差

幸存者偏差,另译为“生存者偏差”,是一种常见的逻辑谬误,意思是只能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比如“沉默的数据”、“死人不会说话”等等。

历史的编撰,众所周知,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这是我们对过去的解释一个主要问题。我们看不到《黑天鹅》的作者纳西姆·塔勒布所说的“沉默的坟墓”,那些没有中奖的彩票持有者。因此,我们过度地将成功归因于成功者所做的事情,而不是随机性或运气,而且我们经常通过只研究胜利者而没有看到那些伴随而来的失败者,这些失败者以同样的方式行事,但没有足够的幸运获得成功,以至于我们往往得到错误的教训。

幸存者偏差是一种常见的逻辑谬误,它扭曲了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当我们认为成功意味着一切,当我们不充分考虑过去的失败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

世界上每一个伟大成功背后都有成千上万的失败。但是失败的故事并不像成功的故事那么吸引人,所以很少被人们谈论和分享,偶尔被提及时也是被当作反面案例来衬托成功者的伟大。当我们阅读一个又一个的成功者的故事时,我们忘记了基本比率,高估了那些成功者的几率。

二、幸存者偏差案例分析

案例一: 飞机防护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沃德教授(Abraham Wald)应军方要求,利用其在统计方面的专业知识来提供关于《飞机应该如何加强防护,才能降低被炮火击落的几率》的相关建议。沃德教授针对联军的轰炸机遭受攻击后的数据,进行研究后发现:机翼是最容易被击中的位置,机尾则是最少被击中的位置。沃德教授的结论是“我们应该强化机尾的防护”,而军方指挥官认为“应该加强机翼的防护,因为这是最容易被击中的位置”。

沃德教授坚持认为:

1)   统计的样本,只涵盖平安返回的轰炸机;

2)   被多次击中机翼的轰炸机,似乎还是能够安全返航;(

3)   而在机尾的位置,很少发现弹孔的原因并非真的不会中弹,而是一旦中弹,其安全返航的概率就微乎其微。军方采用了教授的建议,并且后来证实该决策是正确的,看不见的弹痕却最致命。

这个故事有两个启示:

a)   战死或被俘的飞行员无法发表意见,所以弹痕数据的来源本身就有严重的偏误。

b)   作战经验丰富的飞行员的专业意见也不一定能提升决策的质量,因为这些飞行员大多是机翼中弹而机尾未中弹的幸存者。

俗语“死人不会说话”很好地解释了这种幸存者偏差的重要原因。当我们分析问题所依赖信息全部或者大部分来自“显著的信息”,较少利用“不显著的信息”,甚至彻底忽略“沉默的信息”,得到的结论与事实情况就可能存在巨大偏差。

案例二: 鸡汤式的成功

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这句话也是大家经常看到的重要的“鸡汤”文字。很多也经常用这句话时刻鞭策自己,但是努力的结果真的就一定是成功吗?答案是“不一定。”   

很多人相信这句话,是因为这句话经常是从成功人士的口中说出来,所以大多数人就觉得那些人成功了是因为他们努力了,但是大家都会忽略一个问题,那就是还有千千万万努力过的人,最后失败了,而这些人没有机会站出来说话。 

从古至今我们从来都是只能看到英雄的成功,却看不见成功背后的累累白骨。因为那些失败的人没有机会站到前面就被淘汰了,所以我们看到的就都是成功的人。

就像近几年很火的“网红经济”,李佳琪、薇娅......这些网络红人利用直播平台好像一夜之间就暴富了,直播吃饭、睡觉、聊天、卖东西就能月收入数十万、数百万,很多人就觉得网络主播都很能赚钱。大多数人没有看到的是,全国有一千多万的主播,真正被大家认识熟知的万分之一都不到,大多数默默无名的主播收入非常有限甚至没有收入。

这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幸存者偏差。人们经常只能看到经过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   

那些因为没有读书生活困苦的人和努力了但是最后失败的人都是被筛选掉的,被忽略的关键信息。所以我们在看一件事情时,不仅要看到最后筛选的结果而是要多关注筛选的过程,才能得出正确全面的结论。

案例三: 女朋友还是别人的好

比如常言说女朋友都是别人的好。这话有很多生理和心理层面的解释,其实还跟幸存者偏差相关:

1)   一是你看到很多人的女朋友,但你往往记住那些漂亮优雅的少数人,不自觉地忽略大部分人。

2)   二是你记住的别人女朋友的样本信息并不完整,你看到的更多是淡妆华服而不是生活素颜,你看到的更多的是温柔体贴而不是唠叨抱怨,而后者可能只有她男朋友在日常的相处过程中才能看到,甚至在结婚后才能暴露出来。

案例四: 运动员的高工资

我们经常可以在新闻媒体中看到,某某运动员亿万富翁,年薪动不动就超过了1000万美元,这还没有包括他们的广告收入。比如篮球界的詹姆斯,杜兰特,年薪更是达3000万美元,在比如足球界的C罗,梅西,内马尔,年薪都在3000万欧元之上,如果折合人民币,对于一个普通的工薪阶层来说,想想都让人眩晕。

但是仅仅依靠这些明星球员还无法得出运动员就能致富的结论。比如:根据世界运动员工会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全世界足球运动员的月薪中位数介于1000美元和2000美元之间,其中大约有41%的足球运动员被拖欠薪水。

其实,在这么多体育运动员中,只有很小的一部分有幸挤入顶级职业联赛(比如NBA的人和欧冠),其收入才会高于普通人,而绝大部分运动员,其收入是很差的。

这个现象在几乎所有明星类的职业里都有,电影明星,畅销书作家,歌星,都是类似的情况,少数成功者获得了巨额收益,更多的人活在生存线的边缘,仅仅依靠明星的收入榜单,无法推导出整个行业是高薪的。

三、 幸存者偏差启示

有了幸存者偏差思维,我们可以更好的看待身边的一些人和事,让我们可以更好的看到那些光鲜外表下的内在逻辑。

幸存者偏差让我们可以更理性的看待那些成功的人,成功的事。我们经常看到那些成功者的特征,却没有看到失败者同样具有这些特征,这些所谓的成功特征并不能让大众化的人都能获得成功。

那些成功者身上的特质不代表失败者没有,比如勤奋,很多失败者身上都有勤奋的品质,但是他们仍旧失败了,所以你的勤奋不代表你一定成功。这也会迫使我们重新定义成功,迫使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成功本身:勤奋的,刻苦的,主动的,创新的,学习的,坚持的,迎难而上的,发展趋势的,运气的,投机的……等等,这些因素都可以造就成功,但并不等价与成功。

说了这么多,那怎么做才能消除,或者克服幸存者偏差呢?

相较于成功学的鸡汤,有时候多听听那些失败者的故事,或许更能给我们启发,多听听失败者的经验,哪怕是他努力过,没有取得成功,也能警示自己不要在同样的地方跌到。

可以结合我们前面提到的大数思维模型和小数思维模型,样本数越大越好,比如:一人成功经验是特例,如果许多人做同样的事情都能取得成功,就一定会有共性。单次成功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如果一个人能够多次获得成功,那才是真功夫。当然,多次成功者也可能是冒险王,也是幸存者,但是相对来说概率要小很多。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多听听不同意见,多看看专业的数据统计,尤其多看一些专业学者的文章,一般专业的研究都必须考虑样本数量和因果论证。有更广泛的数据支撑,能够一定程度上让我们避免思维误区,避免短视。

现代社会的发展迅速,科技日新月异,信息资讯的发达使得人与人之间,比如智商、思维体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式这些方面,差距越来越小。所以人与人之间比拼的是综合素质的能力。综合素质能力包括抗压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时的情商沟通表达能力等等。  

教育的普及让人与人之间知识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只要你读书,接受教育,知识上的差距都可以弥补,所以现代人的比拼在更高端层面上,是解决事情的条理、思维能力。  

对应我们普通人来说,不能幻想着买彩票中大奖,我们前面讲概率思维的时候已分析过,那个概率太小了。让自己不断的学习、成长,使自己各个方面能力都能得到提升,才是正确的逆袭之道,当我们面对机会、面对挑战、面对压力的时候,才更有可能让自己成为少数的“幸存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