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称为“翻版武夷山”的日本茶产地宇治,是如何变身成网红的

 响品有约 2020-08-06

中国的茶叶传播到日本后,是如何发展为如今的茶道的呢?

小约试着理了个简单的时间线:

公元805年,日本的最澄禅师从唐朝学成归国,带回了唐朝的茶种,种植在日吉神社旁。

公元815年,嵯峨天皇经过梵释寺时,留唐归来的该寺大僧都永忠煮茶进献,得天皇赐衣之赏。同年六月,嵯峨天皇又令在畿内、近江、丹波、播磨等地种茶,作为每年的贡品,饮茶之风开始逐渐在宫廷贵族间盛行。

对日本茶文化影响最深的当属荣西禅师。荣西第一次来华就带回了茶籽,种植在佐贺县肥前背振山、拇尾山一带。

公元1191年,荣西第二次回日本,在京都修建了建仁寺,在镰仓修建了圣福寺,并在寺院中种植茶树,大力宣传禅教和茶饮。

后经村田珠光和尚和富商千利休的发展,日本茶道文化渐渐成型。

给眼睛一点闲暇,

用耳朵感受小约的茶趣。

中国虽是茶叶的故乡,抹茶也源自宋朝的点茶,但是,若想吃到最正宗的抹茶,日本的宇治却是人们的首选。

假如你还在为抹茶的苦涩、甜腻而纠结,那么小约敢肯定,你绝没有尝过正宗的宇治抹茶。

宇治这座城有数千年的历史,种茶的历史也有将近千年。只是一开始,宇治的茶并不受人青睐。

当宋朝的点茶传入日本时,日本迅速衍生出了自己别具一格的茶道。宋朝的“斗茶”,斗的是点茶的手法和技巧。从茶叶的研磨、冲水、击拂到挂壁咬盏,宋朝人讲究的是汤水色泽,需以纯白为上;讲究的是汤花咬盏,经久不散;更讲究茶中山水,纹理勾勒。

“斗茶”传到日本后,一切都变得简单了。日本人并不玩宋朝人那么多的花样,他们更讲究茶叶的产地。最好的产地出产的茶称为“本茶”,其他产地的通通称为“非茶”。

很可惜,在日本茶道的初章,宇治茶也仅只属于“非茶”。因为在那个年代,“本茶”的殊荣,只属于京都西北郊拇尾山上所产的茶。虽然宇治离当年的茶圣地拇尾山仅仅只有30多公里,然而在其耀眼的光芒下,宇治却显得那么默默无闻。

小约一直觉得,宇治曲折的茶史真的像极了武夷山。想当年建瓯北苑茶风光无限的时候,武夷山也是默默无闻地产着自家的茶上贡着。直到南宋之后,北苑势微,武夷山茶才逐渐取而代之。

慧眼看上宇治茶的是室町幕府的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正是由于足利义满将军的个人偏好,使得宇治茶与拇尾茶有了平起平坐的机会。

可惜的是,日本两大名茶和平共处的美好时期是短暂的。很快,日本便进入了长达150多年的混战时期,也就是日本战国时代。

社会越动荡,人心越发思静。于是,日本的茶道从习自宋朝雅致的贵族书苑茶,逐渐分化出了适合平民的独具一格的草庵派,茶道开始在民间扎根,宇治更是因为经常被选作知名茶会的举办地而备受瞩目。

茶道在发展,制茶的工艺也在不断进步。十六世纪,宇治开始慢慢采用各种新兴的制茶技术,茶叶品质在日本遥遥领先。经过改造的宇治茶,色泽鲜艳,涩淡而味甘。

不过,宇治最幸运的是1654年登陆日本的隐元隆琦禅师为其带来了明朝流行的炒青绿茶的手法。自此,宇治在沿袭了蒸汽杀青手法的基础之上,又加入了明朝炒青绿茶的揉捻步骤,进一步完善了日本的煎茶工序。

最后,宇治人又以自己的经验优中选优,开发出了目前日本最高端的散茶:玉露。

如今,宇治抹茶早已享誉全球,在日本茶道的地位更是无可撼动。

宇治茶的成名史,见证的不只是日本制茶技术的进步,更见证了日本茶道的发展。或许,这也是宇治茶备受推崇的原因吧。

一片片茶叶,在水中翩跹起舞,如同一个个灵魂在水中游走。欣赏着茶的舞姿,倾听着怀旧的音乐,过去的时光仿佛又回到了眼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