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向荣 ▏ 唐山抗震救灾颂 (诗歌)​

 金鸽子文艺 2020-08-06

总第 524 期

编 者 按 语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3.8秒,沉睡的华北大地在咆哮中醒来,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东经118.2°,北纬39.6°)发生了强度相当于400颗广岛原子弹的能量的里氏7.8级大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16.4万人重伤,4204名孩子沦为孤儿。那一夜,地震将整个唐山夷平了。


震灾突如其来,解放军部队接到命令,第一时间赶赴唐山,在整个抢险过程中,缺乏大型机械和相关救灾设备,在超乎想象的巨大困难面前,抢险部队硬是用自己的双手,从废墟内挖掘幸存者,救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安葬一具具不幸的遗体;无论是废墟内幸存者的挖掘救护,还是能源供水系统的安全善后工作,甚至是金融银行系统的安全保卫,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万余抗灾部队,用血肉之躯扛起了一个几成废墟的城市摇摇欲坠的灵魂,安抚了无数流离灾民濒临崩塌的身心。


由于余震频繁、震区状况复杂多变,当时部队没有经过系统化的救灾规程训练,让抢险军民承受了巨大的伤亡、带来了损失。其中包括空六军在内的数支当地部队在灾难中损失极为惨重,大批训练有素的精英官兵在地震中伤亡,各级指挥机构也几乎陷入了全面瘫痪。而后期进入唐山灾区的救援部队,由于对余震等附加灾害没有深入的了解和警惕,也付出了数千人牺牲的代价。可是在如此恶劣恐怖的环境中,我军官兵没有丝毫慌乱与溃散,而是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了幸存官兵的集结,在第一时间内投入救灾工作中,为有效减少百姓伤亡和国家财产损失争取了时间。


抢险结束,各部队严格履行了“不带走一草一木”的道德使命,并有序撤离唐山,送别的人群泪落如雨。子弟兵的无私奉献与牺牲精神,给了幸存的唐山人重新开始生活希望的无限欣慰。四十多年过去了,人民解放军官兵和唐山人们一道,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又建成了一个崭新的唐山。默然肃立的地震纪念碑记载着所发生的这一切。


今天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2周年,为此,本刊特别发表曾经是解放军海军服役的李向荣在43年前大地震发生时所写下的一首诗歌,以表达对人民子弟兵的讴歌与赞美!


牢记历史,缅怀逝者,加油唐山!

作者信息: 李向荣,男,50后,少壮下放、从军,安师大中文本科,中科大硕士研究生;从政、治学多年。省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曾任省艺术鉴赏协会副会长,多所高校教授、顾问。 

李向荣   ▏  唐山抗震救灾颂  

(诗歌)

快!百架银鹰凌碧空,

快!千辆汽车挟飓风,

带着毛主席海样恩情山样重,

伴随全国人民脉搏一齐跳动。

中南海灯光彻夜通红,

千军万马齐调动;

子弟兵舍死忘生向前冲,

人民军队多雷锋。

中央发来慰问电,

党的阳光暖心胸;

眼观亲人八方来,

心潮澎湃热泪涌。

敬爱的毛主席,

请您老人家放心多保重;

地震山崩,

震不垮新中国的主人翁。

铁打的社员,

钢铸的矿工,

革命生产不放松,

我们是特别能战斗的工农。

座座席棚,鱼水情浓;

抗震小学,花儿朵朵向阳红;

重建家园,军民自有回天功。

人家奇迹创自工农。

浮桥起,铁路通,

麦浪翻滚高粱红,

滚滚乌金如潮涌,

钢花飞溅照夜空。

快!让重建的讯息传向长空,

快! 让震不垮的唐山卷起东风;

带着唐山人民的问候情深意重,

看英雄的唐山在怎样行动。

                   1976.8 于北海舰队山东驻地

   来稿强调原创文学原创书画作品(拍成照片)如有抄袭,文责自负。附作者简介和本人彩色横幅照片,并发送至364393068@qq.com 邮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