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忠 ▏ 留住知识的归宿感 (散文)

 金鸽子文艺 2020-08-06

总第 589 期

留住知识的归宿感

作者  / 金忠

    摄影  / 余大芹 等


今年七-八月间,委托市新华书店熟人帮我从河南中州出版社订购了一套《唐诗选注评鉴》(十卷本),作者是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刘学锴先生。刘老师是我大学时代唐宋文学的任课教师,拿到这套书之后,我就想找机会请刘老师在扉页上签名,留住读书人的归属感。

刘老师的《唐诗选注评鉴》把传统的“唐诗三百首”扩展到六百五十首进行系统的注释、评介和欣赏,是教育部人文社科类重点科目,在唐诗研究领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阅读自己老师的著作,倍感温馨、亲切,好像是学生生活的延续,青春岁月的回眸。

在阅读的同时,关于刘老师的信息也纷至沓来: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查屏球同学在朋友圈说刘老师“ 八十岁时动笔,八十三岁完成。手工写作,一笔一划,历时四载,一日不辍,三百多万字,十箱稿纸。二千五百页,煌煌巨著。在鉴赏辞典热后二十年,又显唐诗鉴赏魅力。此学当传,也必有传…”

网络有消息:刘学锴先生已经八十六岁,由于长期伏案著书,右手颤抖的厉害,还说这部巨著是刘老师的封笔之作……

今年8月22日《光明日报》在头版“光明访名家”专栏中发表刘老师的专访,标题就是《刘学锴: 唐诗的知音》,这篇专访系统的介绍了刘老师的学术成就,查屏球同学看到后转发朋友圈且惊呼:“吾师威武!”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刘老师一学年的唐诗讲座,算是刘老师的“亲”学生了。看到网上信息,禁不住写了一篇回忆性的散文“记忆中的刘学锴老师”,今年教师节前夕发表在铜陵日报副刊上。我在文章中说:

印象中刘老师对唐诗研究得非常深入…他总能把诗人生活的时代背景讲清楚,然后把诗人创作时的心境讲透,让我们感到“那首诗”、就是“那个诗人”、在“那个特定背景和情境中”的心语;让我们真切的感觉到诗是诗人灵魂的写照;让我们能从“那首诗”中观察到、聆听到、感悟到“那个时代的足音。”这就是我对《光明日报》所言《刘学锴: 唐诗的知音》的诠释,因为在公开看到的文章中,很多人对刘老师赞誉有加,这是对的,是时代风。但是,很少有人准确介绍刘老师在课堂上是如何为我们解读唐诗、如何帮助我们从诗的角度去理解盛唐文化和认识唐朝社会的,我想,这才是唐诗存在的历史价值。

1979年至1983年在安师大中文系读书时,祖保泉、方可畏、郑怀仁、贺崇明、李顿、胡叔和、杨昭蔚、胡治农、龚千炎、孙慧芬、余恕诚等硕导博导都是我们的任课教师。为了求学,我还多次拜访著名的语言学家张涤华和著名词学家宛敏灏两位老先生。那时年轻,以为一切都来得及,从来没想过请老师给我们签名,更没想过寻找知识的归宿感。至今还记得我第二次拜望宛敏灏先生的时候,适逢他心脏病初愈出院,他家人打招呼:让我们最多聊半个小时,不能让老人疲劳。那晚我们聊的很开心。我跟宛老讲,我喜欢读他的词,说他填的“唐多令- 骤雨惊梦 ”这首词特别有意境,全词如下:

“骤雨袭南窗,新秋一枕凉。笑凭生梦里还忙,一字推敲犹未稳,周与蝶,两相忘。         


旧里过平章,斜阳树影长。不堪听、邻笛悠扬。极目江东云飘渺,山隐隐,水茫茫。”         


听完我的吟咏,宛老说,王国维主张诗尚意境,词尚境界。其实中国诗词同源,已经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也形成了诗词基本规律,特别是诗的语言结构和韵律结构,如押韵、平仄等,都有自己的特点。学写旧体诗词,先要学会认识、运用诗化的语言和诗化的景物,写诗要培养诗化的心境,要表达真实的情怀,只有这样才能写出有意境有境界的诗词。那晚我们聊的很开心,我多次看表,宛老忘了疲倦,说没关系,不知不觉聊了两个多小时。

今年是我们入学四十周年,张文芹和封锡强俩同学通知我11月8号返校,我第一反应就是至少要做两件事:首先请刘老师为我的书签名,其次我要把登载我文章的铜陵日报呈送给刘学锴老师,不能像鲁迅写“藤野先生”那样,留下与藤野严九郎没有再次相遇的遗憾。

11月8日下午,我在芜湖市新百金陵大酒店客房如期见到了从北京专程赶来参加返校活动的刘老师,他说:“我在微信平台上看到过这篇文章,就是没拿到报纸,现在如愿以偿了!”签名时,他说“我要把手紧贴在写字台上,才能写,手有点发抖”。

张文芹在班级同学群留言说“我请刘老师在签字时,他说了三句话:  我还是称你为学生,书里有一些错字,我现在手抖只有描字了。”

看着刘老师在《唐诗选注评鉴》第一卷扉页上的签名,一种知识的归宿感和所受教育的归宿感油然而生:这套著作是我们老师写的;我们过去、现在、将来永远都是刘老师的学生。我心里清楚,自从1983夏天那个毕业季之后,我去过很多学校,但都不再称之为“母校”。

中国人有一日为师终生为师的传统,几千年来,中国的文化就是这么一脉相传的。这就是孔子在中国存在了两千多年,而且还要永远存在下去的理由。

《金鸽子文艺》常年约稿:

金鸽子文艺是面向微信用户的自媒体平台,旨在以文会友,采珠藏山;投合志趣,携手发展。
      热忱欢迎全国志向于文学、书画创作和摄影爱好的广大微友,不吝赐稿。
       来稿强调原创首发,体裁不限,文责自负。同时附上作者简介和本人近照,并发送至364393068@qq.com电子邮箱。稿件投出后半月之内请勿他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