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玉龙 ▏ 怎样赏析阮籍的《咏怀》 (品诗)

 金鸽子文艺 2020-08-06

总第 596 期

作者简介

杨玉龙,1983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后长期在广东深圳教书。(粤语:做“捞仔”)

怎样赏析阮籍的《咏怀》诗?

—— 手挥五弦,目送飞鸿

文   ▏  杨玉龙

怎样赏析魏晋时代“竹林七贤”阮籍的八十二首《咏怀》诗呢?现在世人一般都熟悉唐诗宋词,但对除此以外的中国文学史上的人和事一般都鲜有认知,特别是大家都知道东汉、魏晋中的“三国”是如何在刀光剑影下分分合合的,知道武功的多,知道文治的少。

其实在那个打打杀杀的东汉、三国、魏晋时代,也同时出现过文学的盛宴,著名的“三曹”、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都是后世文人雅士所极力推崇的诗人文豪。比如鲁迅先生,都知道鲁迅先生喜欢“骂”人,骨头最硬,但他却十分崇拜魏晋是这些具有风骨一群人,对他做人和文章风格具有极大的影响,这些在他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里就有全面的阐述。

魏晋这群诗人,他们的精神世界充满了矛盾。特别是生活在司马氏家族淫威之下的“竹林七贤”,他们不愿忘却兼济天下的志向,却只能沉湎于诗酒,隐匿于山林,在有限的范围内坚持自己的人格,哪怕是消极避世,也不同流合污。这一点, 与鲁迅“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的观点是相吻合的。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七贤”对礼教的不屑并不代表他们真的将礼教弃之敝履,他们只能用这种惊世骇俗的方式来捍卫自己的坚守。

于是就有了阮籍的《咏怀》诗,这个由八十二首五言四句(或五、六、七句)的组诗组成的长诗。

他的这些诗还是属于乐府古诗,乐府古诗的特点一般以铺陈见长,间有比兴。阮籍的《咏怀诗》或隐晦寓意,或直抒心迹,表现了诗人深沉的人生悲哀,充满浓郁的哀伤情调和生命意识,无不给人以"陶性灵,发幽思"的人生启迪。阮籍的诗形象得展现了魏晋之际一代知识分子痛苦、抗争、苦闷、绝望的心路历程,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和认识价值。对五言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创造了抒情组诗的新形式,开后代左思《咏史》组诗,陶渊明《饮酒》组诗的先河。

由于组诗内容较多的原因,我们只是撷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第一首来加以欣赏。

咏怀诗


[魏晋] 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一个清凉的夜晚,时已夜半,一个人辗转反侧,久不能眠,于是索性起来弹琴。明亮的月光照在薄薄的帐幔上,寒气逼人,清冷的夜风徐徐吹来,撩动着我的的衣襟。一只离群的大雁在野外哀鸣,林子里的鸟儿因惊恐儿而窜飞不停,叫声不时地从林子里传来。一个人在夜色中徘徊不定,可是徘徊又能见到什么或解决什么问题呢?只有忧伤陪伴着我独自伤心。

(图片由作者提供)

这首诗在表现艺术手法上很有特色,在夜晚万惊起的时候,他的动作行为和意象排列的描写都十分的传神。“不能寐”“起坐弹”一连三个动作,看来是经常在压抑的夜晚起坐弹琴排遣,作品总体看起来,就是在动作行为和意象排列上的描写组合,但是在结构上却层次竟然,有条不紊,在情感抒发与完善主题方面更是顺乎自然,水到渠成。这主要取决于诗人对所描述对象的精心设值与安排。开篇描写的是诗人的主观动作行为,先是“不能寐”,继而才“起坐弹鸣琴”,进而才有中间的所见所闻和篇末的所感;中间四句所排列的则是前两句基础上的所见、所闻的不同意象,“明月”、“清风”、“孤鸿”、“翔鸟”,有室内的,有旷野的,有所见的,有所闻的;最后两句又归结到诗人的主观动作行为上来,抒写了心中的感受,构成了全篇的首尾照应,使所有的动作行为和意象描写逻辑性强,联系紧密,浑然天成。所以,其“咏怀”无非是在排遣,排遣白天的郁闷,排遣来自司马氏的愤懑,排遣对那个黑暗的社会让读书人没有任何作为的激愤。

阮籍是“竹林七贤”中最晚离世的人,活了52岁,他每天都在用喝酒逃避着统治者的折磨,甚至不敢言出有声,只能用他专用的“青白眼”(即对喜欢的人有黑眼珠看人,对不喜欢的人用白眼鄙视)来表达他的爱憎情感,谨慎的避祸可能使他比嵇康活得长远了一点,但压抑的心情,同样持续的更加长久。这样的生活经历无疑是对他的《咏怀》诗的理解给了最大的帮助。

   “手挥五弦,目送飞鸿”多么潇洒的面对黑暗残酷的现实社会啊,这就是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魏晋风度的传神写照。

《金鸽子文艺》常年约稿:

金鸽子文艺是面向微信用户的自媒体平台,旨在以文会友,采珠藏山;投合志趣,携手发展。
      热忱欢迎全国志向于文学、书画创作和摄影爱好的广大微友,不吝赐稿。
       来稿强调原创首发,体裁不限,文责自负。同时附上作者简介和本人近照,并发送至364393068@qq.com电子邮箱。稿件投出后半月之内请勿他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