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闽菜新声 | 郭可文:马云都吃过的“闽菜大观园”

 老朱748ib1xkur 2020-08-06

遥想前些年,说起闽菜,我们能想到的,或许是街头巷尾的闽味小吃,或许是一家人开起的本地小馆,似乎那种的「高大上」餐厅是与闽菜无缘的。

今非昔比。

曾经充斥着日料、粤菜的高端商务餐饮市场里,现在的闽菜,也拥有了一席之地。闽菜凭什么不值得?

第一批「吃螃蟹」的文儒九号,就在其中。

在它出现之前,富丽堂皇的装修,高贵典雅的设计,我们总是认为这些是高端餐厅必备的元素。它打破了这一现状。

「很多人说文儒九号太贵了,我只想说它都贵在了点上。」

他所说的「点」是什么?他和文儒九号的出现又为闽菜带来了哪些新气象?

他是郭可文。

受访者:郭可文,福州人。福州九号企业创始人。

01

 学医出身的「闽菜奇人」

在福州的闽菜圈子里,你要是谈起郭可文的名字,很多人的第一句话都是:「郭可文?这是个人物!」

第一次见到他是在一个燥热的午后。在三坊七巷的山墙下,他背朝天空,正斟茶饮水。他戴着略显斯文的眼镜,一脸亲和,像是一位脱下了马褂的教书先生。

儒林文仕辈出的坊巷里,有着郭可文的童年缩影。1962年出生在衣锦坊,距离他的文儒九号步行仅需一两分钟,他在这里度过了幼年的时期。自小深受坊巷文化浸润的他,多年后,自然将这里作为了他重回故里的第一站。

后来的老郭,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海军军医,退役之后才做起了餐饮的行当,说起原因,他直言不讳:「我从小就爱吃,当年坊巷里既好看又好吃、具有仪式感官府闽菜,给了走起这条路的初心。」

这份情结在他的心中集聚待发。上世纪90年代初,一次偶然的机会,月薪只有100元的他,大胆借了8000元,和朋友盘下了一间小饭馆。试水之初,顺风顺水,他用赚到的第一桶金,开启了自己30年的餐饮生涯。

金门海鲜大酒楼、温泉百合大酒店、福州第一家荣誉大酒楼、天津最大的酒楼……这些地方都有过郭可文奋斗的轨迹。

也曾有过低谷,但仍能书写从员工食堂做到承包酒店餐饮部的业界传奇。10年之前,这个在外拼搏的游子,回到家乡重新开始。几经沉浮的郭可文,回到坊巷创立了自己的独立闽菜品牌——「文儒九号」。

02

 打造一座「闽菜大观园」

我们早已对「文儒九号」的高价早有耳闻。对于这点,郭可文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做生意,只有错买,没有错卖。我们贵在了点子上。」他所说的「点子」,是指文化的传承。

十年磨一剑,对于坊巷中闽菜的深厚情感与常年的餐饮经验使郭可文将文儒九号打造成了一座集吃、住、游、乐于一身的「闽菜大观园」。他希望给予食客的,不仅是味蕾的记忆,二是全方位的关于闽菜文化的传承。

不同于那些高端华丽的高价闽菜餐厅,这里,看起来不过是一件旧时坊巷的庭院民宅。

每天傍晚时分,馆里的大叔大婶都会在院中制作石磨豆浆、打白粿,逢年过节还会组织员工包粽子、酿青红酒,常常有食客自告奋勇一同参与。

这是关于民俗的记忆,它为宾客复刻了「老福州大户人家的饮食起居」的全方位体验——进店一杯茶,坐定一碗溏心荷包蛋,入睡前二两半青红酒,一碟花生米……

▍书香文儒酒店的每一间客房外都有一张福州老照片

文儒多翰林,文儒坊内自古人杰辈出,为了能将这种美好的祝愿传递给新一代的福州人,郭可文在餐厅的一旁开起了喜庆大厅和书香文儒酒店,「一是图个好彩头,二是希望通过喜结连理,能把福州的文化的贯穿下去。」

这里亦是姚建明、林水俤、林榕飞、陈伟杰四位闽菜大师工作室所在地,闽菜技艺传承在这里有了很好的平台。2018年,在这里,17位年龄合计1307岁的闽菜泰斗,打造了一桌闽菜「千岁宴」,再现了几近失传的经典闽菜。

▍文儒闽菜馆内极具闽菜特色的点菜区

说这座「大观园」新奇,就新在它不仅是一家简单的闽菜餐厅,而是通过挖掘闽菜背后的福州文化,并将其表现在了园中的一砖一瓦之中。或许这里所食的闽菜是有价的,但它传承的文化却是无价之宝。

这就是郭可文所说的,贵在「点」上。

或许是被这些「点子」所吸引,2018年4月,在数字峰会期间,这座「闽菜大观园」也成为了马云的选择。虽然对于马云的评价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从这里的几道「官府闽菜」中,或许可以体会其中的滋味。

03

 庭院中的「官府闽菜」

▍包心荔枝肉

需要整齐的刀工,才能切除连刀肉包好每块爽脆的马蹄;包好的肉丸裹上一层糯米粉炸出颗颗晶莹剔透,淋上酸甜可口的酱汁,色泽红润诱人。

壳和里面的肉是分开的,外皮酥脆,内里的肉很入味,包裹的马蹄清爽不油腻:酱汁与肉汁的完美融合,咸甜酸都适口 。 

▍淡糟螺片

将香螺肉切成大小均匀的薄片,过热水快速汆好后,与已煸香的蒜米、姜末、香糟翻炒即成,白的螺片和红的糟汁相映成趣,展现了像花一样美的螺片,令人叹为观止。

刚出锅的淡糟螺片味道极其鲜美,色泽红亮,口感鲜嫩爽脆,糟香四溢;每一口都能感受到螺肉的鲜甜以及红糟的醇美,将闽菜的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

▍鸡汤汆海蚌

漳港新鲜的海蚌,配以精心熬制的鸡汤汆制而成;鸡汤汤色清亮,竹荪青脆爽口。这道菜对汆制的温度与食用的时间有着极高的要求,完美符合,口感极佳。

海鲜最高层次的甘甜,清爽回甘在这道菜里完美体现, 鸡汤的融入凸显脆、嫩、甜俱佳。

临行时郭可文将我们带出门外,看着远方坊巷檐角的鳞次栉比,感慨地说:「闽菜的课题非常大,建一座承载古今的闽菜博物馆是我最大的心愿,也是我今后最大的事业。哦对了,这次是免费!」

文 | 陈炜晗 王品

图 | 叶君浩 林双伟

责任编辑 | 蔡俞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