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我们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们已经停止了成长

 沙漠水滴李娜 2020-08-06

不知道家人们有没有意识到,成长这个词这几年出现的频率特别高。

为什么呢?因为咱们已经开始从物质需求向精神需求过渡。也就是说咱们越来越注重自己内心的感受。

前几年大家都卯足了劲儿去赚钱,买好衣服穿,买好食物吃,买好车开,买好房子住。因为物质太贫乏了,所以对金钱与物质的渴望超过了一切。什么谁看咱们不顺眼了,谁骂咱们一句了,谁给咱们小鞋穿了,所有这一切咱们都能忍!总之一句话:只要能赚到钱,咱们啥活儿都能干,啥委屈都能受。

忽然之间,咱们的心理就发生了变化,不想再忍了。谁看咱们不顺眼,咱们瞅他们也别扭。谁敢骂咱们一句,咱们绝不含糊。员工对咱们态度不对,立马让他走人。老板说话不好听,咱们立马炒他鱿鱼。丈夫敢动歪脑筋,咱们立马让他没饭吃。妻子敢不顺咱们的意,咱们能让她一个月见不着咱们的人。孩子敢不听咱们的话,咱们轻则骂重则打,让他没有一天安生日子过

家人们,是不是这么做咱们感觉特别过瘾呐?过瘾倒是过瘾了,结果咱们开心吗?咱们幸福吗?此刻,家人们可以想想自己,想想咱们的爱人,想想咱们的孩子,想想咱们身边的朋友,有多少人是把笑容随时挂在脸上的呢?有多少人已经很久没有笑容了呢?如果咱们活着连笑都笑不出来,咱们活着的意义又是什么呢?现在大家都在讲健康,一个人健康的基本标准是吃得香,排得畅,睡得着,笑得出来。这些基本的标准咱们达到了吗?

既然现在咱们想干嘛就干嘛,怎么痛快怎么来,为什么还不快乐了呢?为什么幸福还悄悄的离咱们而去了呢?为什么咱们还被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事搅得焦头烂额呢?

咱们是不是特别看不惯那些天天去学习听培训的人?觉得她们真是闲着没事干!这个老师那个老师的讲来讲去还不都是那么点儿事!有什么可听的。特别是看到一些家人朋友从自己所在的城市跑到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去听课学习,甚至有些朋友还跑到国外去学习,更是让人忍无可忍有没有?他们是不是真的吃饱了撑的?

说实话,以前呀水滴就是这么想的。水滴觉得自己哪儿哪儿都挺好,朋友让水滴去听这个老师讲课,水滴回答没时间!朋友让水滴去听那个老师讲课,水滴回答,没工夫!记得有一次水滴的朋友晚上快10点钟了给水滴打电话,说她正在某个老师课堂上学习,说老师讲得如何如何好。水滴就说了一句话:我看你是疯了!

水滴在健康行业奋斗了14年,各式各样的培训非常多,除了公司的讲师,团队的讲师给伙伴们讲课之外还经常外聘讲师给大家讲。水滴清清楚楚的记得一句话:承担才能成长,成长才能成功。可是后来呀水滴在微信里看到了这样一句话: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水滴有点迷糊,咱们每个人忙忙叨叨不都是为了最后那个成功嘛?这个成长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怎么比成功还重要呢?

随着水滴不断的跳出自己的行业走出来学习,听不同老师的课,水滴总算明白了为什么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因为成功是结果,是指某一个阶段咱们达成的结果。比如喜欢钢琴的朋友参加了全国钢琴比赛取得了冠军,咱们就说他成功了。比如运动健将参加了奥运会拿到了金牌,咱们也觉得他成功了。比如一个妈妈把自己的孩子培养进了清华北大,咱们也觉得这个妈妈是成功的。再比如一个创业者把公司越做越大并且还上市了,咱们同样觉得他是成功的。有人买好车了,咱们觉得他成功了。有人买别墅了,咱们觉得他成功了。

家人们觉得他们获得这些成功就意味着一生万事大吉了吗?不是的,无论那个取得了全国钢琴比赛冠军的朋友还是那个拿到了奥运金牌的运动健将,那个把孩子培养进了清华北大的妈妈还是那个公司已经上市的创业者,他们与身边所有不如他们成功的人一样,都需要面对生活中的很多人很多事。他们也会痛苦,也会纠结,也会烦闷,也会崩溃。所以,他们与咱们一样需要成长。

中国人际关系第一人——水滴的恩师魏乐老师说过:一切问题都是成长的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家人们可以想想看啊,咱们生活中的很多烦恼,很多不如意是不是都跟外界没什么关系?那跟什么有关系呢?跟咱们自己的思想、认知、价值观、看待问题的方式有关。

举个例子:比如水滴很多年前租房住的房东两口子。丈夫是警察,妻子是全职太太。丈夫每天忙得没工夫回家,好不容易休息回趟家,进家门过不了五分钟,两口子就得打一架。为什么打架呢?因为丈夫太累了,进家门就往床上躺。妻子不干。为啥?因为妻子爱干净。妻子觉得丈夫从外面回来应该先洗洗澡,换上家常服再往床上躺。丈夫说我在外面都累散架了,好不容易进了家你还不让我放松放松。所以俩人就打了起来。

再比如,夫妻两口子早晨刷牙的时候,妻子喜欢乱挤牙膏,就是想怎么挤怎么挤。丈夫呢?觉得牙膏不应该这么乱挤,应该从最下面开始挤,并且还为这么挤牙膏说出一堆好处来。妻子就嫌丈夫罗嗦,丈夫就嫌妻子没规矩。因此每天早晨都因为挤牙膏爆发家庭战争。

家人们觉没觉得生活中这样令人烦恼的小事特别多?

什么丈夫进家门后没把鞋子放整齐了;洗完脸没把毛巾放在固定位置了;看电视的时候把臭脚丫子放在茶几上了;妻子不梳头不洗脸整天穿条花裤子在眼前晃来晃去了;女朋友吃完的零食袋到处乱丢了;孩子吃饭时饭粒撒满地了;不小心把盘子碗打碎了;婆婆把馒头放自己嘴里嚼碎后偷偷喂给自己的孩子吃了;老板把轻省活都给到其他员工,把最苦最累的活儿都安排给自己了;老师偏向其他同学,唯独不给自己的孩子开小灶了;孩子不听自己的话了,无论自己多苦多累一家子人都看不到了等等等等。

这些都是导致咱们烦恼的源头。

可是家人们有没有意识到,很多令咱们烦恼不已的事儿在别人的眼里根本就不叫事!奇怪吧?明明是这些事导致了咱们的不开心,为什么在别人眼里它们根本就不叫事呢?因为别人的想法跟咱们不一样!为什么别人的想法跟咱们不一样呢?因为所处的环境不同,接触的人不同,导致价值观不同。

如果咱们已经被眼前的很多事儿搞得心力憔悴,烦恼丛生,焦头烂额,最好的办法就是换个环境,见见不同的朋友,听听不同老师的课。您会发现那些困扰咱们很多年的事儿根本不需要解决反而没事了。奇怪吧?为啥咱们拼命想解决却永远解决不了的事儿只需要咱们换个环境跟不同的朋友聊聊天听听不同老师的课就没事儿了呢?

有一句话家人们一定听说过,这句话是这么说的: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也就是说,世上根本没什么事儿,烦恼都是咱们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水滴分享到这儿一定有家人不认同,他们马上会罗列出生活中很多很多事儿来,然后理直气壮的质问水滴:你瞧瞧!你瞧瞧!这不是事儿啊?这不是事儿啊?这哪一件不是事儿啊?没错,水滴相信所有困扰家人们的事儿都是事儿,最起码在目前家人们的眼里他们都是事儿,而且很多都是咱们自己眼巴前儿解决不了的事儿。但是,只要咱们成长,不断的成长,不管不顾的成长,所有这些事儿将都不再是事儿!

既然成长对于咱们这么重要,究竟该如何成长呢?

成长的方式有很多呀!比如看书,看电影,跟比咱们有能量的朋友聊天,参加正能量的聚会,去能量高的老师课堂学习等等等等,这些方式都可以。无论通过哪种方式学习,家人们一定记得一句话不可以说,那就是:我知道!

当我们说出“我知道”这三个字的时候,我们已经停止成长了!

每天都有很多家人和朋友向水滴咨询。有咨询健康问题的,有咨询亲子问题的,有咨询夫妻感情问题的,有咨询婆媳关系问题的……

水滴虽然不能保证及时回复,但能保证一定会抽时间回复。水滴发现了一个问题,有些家人呐,她们咨询水滴问题时的态度特别好,令水滴非常感动。但水滴在与她们沟通的过程中发现她们总会说:“我知道,我知道!老师您说的这些我都知道。”水滴听她们说这句话的时候,就禁言了,什么话都不想再说。

为什么呢?因为既然您什么都知道,还有什么事儿可以困扰您呢?既然都没有事儿可以困扰您,您为什么还这么痛苦呢?说明您只是嘴上知道心里并不知道。既然不知道,既然咱们渴望得到别人的帮助,所以千万千万别再把“我知道”这三个字挂在嘴边。因为没有一个人愿意去帮助一个自以为是的人!

目前被一大摊子事儿困扰得焦头烂额的家人们,10月28日与水滴一起到中国人际关系第一人——水滴的恩师魏乐老师课堂上来学习吧!

无论您来与不来,水滴都会来;无论您在与不在,水滴都会在。水滴因成长而快乐,因快乐而成长。因此水滴的笑容会一直挂在脸上。愿意让自己的笑容随时溢出来的家人们,赶快联系水滴,让咱们一起快乐成长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