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学勇:请做好教育的接力 ——给家长的第八封信

 麻雀校长张学勇 2020-08-07

201712月19日  星期二  

请做好教育的接力

                            ——给家长的第八封信

亲爱的家长们:

今天晚上,我们召开了本学期第一次家长会。回来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虽然说关心孩子教育、加强家校沟通是每一个家长的份内之事,但我还是想说一声“谢谢”!替您的孩子们感谢您对学校、班级工作的支持。天这么冷,又是晚上召开,我们班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按时来参加家长会。有的家长从工地赶来,连饭都来不及吃,着实让我感动。

家长会上唠叨的那些,我就不再重复了,单就“家校教育接力”的问题。

长期以来,在教育界流传着“5+2=0”的说法。意思也就是说老师在学校里苦口婆心地教育了五天,过个双休日,立刻就回到了“解放前”。这种说法虽然有点儿夸张,却也说明了相当一部分家长和家庭对孩子的关注不够。一到双休日,孩子们就马放南山,刀枪入库,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许多孩子平时上课的时候,作业完成得比较好,书写也很工整,一回到家或者过双休日,就会龙飞凤舞地乱写一通,应付公事,甚至找到种种借口不写作业。这充分暴露出一些家长光忙着赚钱、对孩子学习不管不问的问题。

今天,在家长会上我说道:“任何事业的成功,都无法弥补孩子教育失败的遗憾。”一个没有时间来关注孩子的家长,日后必定会有更多的时间因为孩子而头疼。

因此,一个负责任的家长,在从学校接走孩子的同时,也一定会主动接下了教育的“接力棒”,不至于让孩子离开学校就变成了“无政府”状态。

那么家长如何接过教育的接力棒呢?

“第一棒”当然是督促或者说帮助孩子完成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是学生对一天学习的复习巩固,其意义非同小可。一个经常不做家庭作业的孩子,其学习成绩一定会慢慢下降。但偷懒是人类的劣根性,贪玩是孩子的天性,许多孩子又缺乏自制力,经常会为了玩耍,偷点儿小懒,这就要求我们这些做家长的要切实地担负起辅导家庭作业的责任来,接好这第一棒。

“第二棒”我觉得应该是做好和孩子的交流。

交流些什么呢?茶余饭后,看似无心地询问一下今天都上了什么课,每节课上都学了些什么内容,有没有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让孩子在交流中自觉不自觉地就对一天的知识进行了复习巩固。此外,还可以询问一下班里或者学校里发生了什么特别的事情,不仅锻炼孩子们口头表达能力,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良好习惯。

“第三棒”就是和孩子一起读书

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当孩子写完作业,当家长整理完家务,一家人靠在沙发上,人手一本书,该是多么温馨惬意的场面啊!但是,我们现在几乎都成了手机的奴隶,天天发朋友圈,晒美食、晒美景、抢红包、追热剧……当我们呵斥着孩子们去读书的时候,我们会不会心虚呢?孩子们心里会不会服气呢?少玩一会儿手机,多捧一会儿书本,当你坐下来、静下来阅读的时候,你就不用担心孩子不喜欢读书了。

“第四棒”就是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孩子们为什么在学校里的学习效率都比较高呢?我想应该是环境熏陶的作用。也就是说,学校里具备认真读书学习、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我们在家里也要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首先要家庭温馨和睦,你不要指望一个孩子能在父母的吵闹声中安心学习。其次,要关掉电视、电脑、放下手机,当孩子学习的时候,这些都容易分散他们的注意力。第三,如果有条件的话,给孩子准备一个单独的小书房(可以和卧室合用),这里面不要电脑、不要平板、不要手机,也不要太多的玩具,这个房间里最多的应该是书,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书,就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开卷有益,就算孩子无聊时随手翻一翻,也一定会有很多好处的。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家长和老师是并肩作战的“战友”,家庭和学校是互相支援的“战区”——当然,这样比喻有些不恰当。我只是想说:当我们携起手来,学校接过家庭的“接力棒”,家庭接过学校的“接力棒”,我们的孩子才不落入无人监管的“真空地带”,才不会出现“5+2=0”的现象。

亲爱的家长,我的接力棒递过去了,你的手伸过来了吗?

你们的朋友:张学勇

20171219

相关文章链接:

1、给孩子买“文具”,不要买“玩具”

2、家长是家庭作业的“第一责任人”

3、关于作业,你应该知道一点点

4、孩子不是用来比的

5、没有对过程的关注,哪有最后的惊喜

6、孩子,你是来搞笑的吗

7、请和我谈谈孩子和教育

8、反正是没好了,你爱咋办咋办吧——给家长的第七封信




转变源于自我                 成长不可替代


扫一扫,有惊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