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学勇:第三辑 关注心灵,送你一对心灵的翅膀:(四)孩子每天都有进步此时此刻,孩子最重要

 麻雀校长张学勇 2020-08-07

毫无疑问,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我们要把每一个孩子当成人,但绝不能把孩子当“成人”。孩子就是孩子,孩子每天都有进步,每一个孩子都是我们的骄傲。手牵一只蜗牛去散步,静待一棵新蕾开成花,走近孩子的心灵,才能给他们一对隐形的翅膀……

此时此刻,孩子最重要

济河街道中心学校举行第三届小学生运动会定在星期六举行,我们学校派了12名运动员参加比赛,六年级10名学生,五年级2名学生,男女生各半。

要说参加运动会么,不为什么名次,也不为什么荣誉,也就是让孩子们来见识一下,开阔一下眼界,给自己即将结束的小学生活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罢了。对于我们学校来说,没有体育场地,没有体育教师,选择运动员也是我们这几个门外汉根据项目安排挑选了一下,也没什么专业的强化训练。

 星期五中午,召集十二名运动员在图书室开了个短会,主要讲了以下几个问题:

1我们代表北孙徐小学去参加比赛,是为集体争光,比赛时要竭尽全力。(其实,后来想想,这是句废话,就算是再懒散的孩子,到了赛场也会尽力而为的。)

2注意安全,服从管理,不要在比赛场地乱跑,不随便买雪糕、饮料等零食,学校统一提供开水、备用食品。

3把校服洗刷干净,要整洁大方,学校统一配备太阳帽、水杯、新红领巾等用品,大家轻装上阵,什么也不用带。

4和家长交待好下午回去的时间,留下我的手机号,每个学生都要留给家长。

末了,我问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

一个孩子不好意思地问:“校长,参加运动会有什么奖品吗?”他一发问,其他同学都笑了,笑得他脸都红了。

……

我也笑了。然后,给孩子们讲了体育比赛的计分规则和奖品发放情况。不过,听完我的叙述,孩子们有点失望。因为最少要进前六名,才有积分,才可能换取一张“薄薄的奖状”;只有进入前三名的同学才会有奖品,而且可能只是一本薄薄的笔记本。孩子们明显受到了打击,或许是期望值太高吧,听我一说,变得有点沮丧。

“同学们,贵在参与,大家可以去感受一下竞赛的氛围啊!只要尽力了,第一名和最后一名同样光荣。不管你有没有为学校争得荣誉,我们学校都将给大家买一个书包作为奖品……”

——我还没说完,孩子们就乐坏了。

“我还有个问题和大家商量一下,明天我们怎么去比赛场地呢?”等他们笑完,我又抛出了自己的问题。

孩子们叽喳了一阵子,还是拿不定主意。有的说让家长送去,有的说学校统一租车去,有的说骑自行车去……

最后,大家一致决定做公交车去。(正好有一辆公交车,从我们学校后面经过,也恰巧经过举办比赛的学校,时间上也正合适。)我又讲了一下关于做公交车的注意事项,比如怎么上下车了,遇到老人要让座了……

“校长,我们不是三岁两岁的小孩子了。我们都12岁了!自己都坐N遍了!”一个孩子都听得有点不耐烦了,提出抗议。

呵呵,这些小家伙,总觉得自己长大了。不过,我们大人也是,总觉得这也不放心,那也不放心,明显地不相信孩子,不敢放手让孩子锻炼,总想让孩子在自己的腋窝里,不着一点风雨。其实,有时候真的是多此一举。

“那好,我们明天赛场门口见!”我和孩子们一一击掌。

说实在的,让孩子们自己坐车去比赛场地,我还是有点不放心,心中始终忐忑不安。不过,我还是想赌一把,为孩子们提供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

星期六,天刚微亮,我就睡不着了,心里还是牵挂着那12个坐车来的孩子。

我一边清点昨天从办公用品店带来的东西,一边不时地看着钟表。时针离七点近一点,我的心就紧一点。(七点,是公交车经过我们学校的时间。)总是莫名地担心孩子们,怕他们坐不上车,或者……

就这样,我心绪不宁地在屋里转来转去……

快七点的时候,一个孩子打来电话,说车还没来,会不会晚了比赛,我安慰她几句,让她再等等。

其实,我心里比他还急。五分钟后,我打回电话去,她爸爸说刚坐上车,大约半个小时就到比赛的学校,我的心才稍稍放下了一点。

我给会计打电话,让他在孩子们下车地点附近找个小吃店,每人准备一个茶叶蛋,再整点油条、小饼什么的。随后,我就步行到约定的地点去等候了。

虽然,经历过无数次等人的煎熬,却没有哪一次如此漫长。我在路边上站一会儿,坐一会儿,蹲一会儿,一会儿看看手机,一会儿跑到路中间看看车开来的方向……30分钟的时间,绝不亚于30年!

七点半多点,公交车终于开过来了,我跟上车,让司机往前开了一段,把我们送到吃早饭的地方。

会计小李已经打好了粥、豆汁、辣汤,称好了油条,我们十几个人,围在两张桌子上就吃了起来。可是,孩子们吃得很少,有的孩子也不爱吃鸡蛋,买了四斤油条,剩下了许多。怕孩子们一会再饿了没东西吃,我又让会计到蛋糕房里买了些点心备着,以防万一。

吃过饭,我领着孩子们到我家里取了运动会用的东西:号码布、参赛证、红领巾、水杯、小板凳、太阳帽、小国旗……孩子们高兴得不得了。我从家里提了两瓶开水,拿上毛巾、卫生纸、相机等,就和孩子一起向运动场走去。

开幕式完毕,比赛开始了。因为学校还要上课,要留下老师看班,还有三个老师来当助理裁判,就剩下我一个人为学生服务了。孩子们的项目大多都集中在上午,他们都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比赛,分不清东南西北。我总是跑来跑去地叫他们去检录、去参赛……整个上午跑得腿都酸了。虽然我们上午没什么大的收获,但看到孩子们的高兴劲儿,那些成绩啦、名次啦,简直一文不值。

中午的时候,大家一起吃大蒸包,本来想着孩子们比赛累了,饭量会大许多,每人按四个准备的,可是孩子们吃得并不多,剩下了一半还多——可能是太兴奋了吧!不要紧,先放在保温箱里,一会儿谁饿了谁吃。

下午,基本上都是决赛项目,我们进入决赛的学生不多,就轻松了许多。有的孩子得到了奖品和奖状,乐得合不拢嘴。每一张奖状和奖品,都会在所有的队员中传递一番,有称赞、有羡慕,甚至还有吃不上葡萄说葡萄酸的嫉妒。

……这才是孩子嘛,喜恶形于色,不虚伪,不做作。当个孩子真好!

下午的教师接力,必须要有一名女老师参加。我们学校仅有两名女老师,一个正在休产假,一个身体欠安而且心律不齐,我给裁判长汇报,裁判长说那就四个男老师上吧,不过不能计成绩的。

说实话,我们这四个上场接力的也不是什么强将。老朱,快五十的人了;小田虽然年轻,可是快二百斤了;会计小李在我们四个当中应该是最强的;我吧,天生就不是短跑的料。仔细想想,成绩也就无所谓了,关键是不能让孩子们在赛场上看不到自己的老师。

当我冲过终点线,回到我们的观看区时,孩子们为我们鼓掌。那一刻,我的鼻子有点酸——幸福的感觉,充满了心头。有这掌声,还有什么放不下?还有什么看不开呢?

因为要赶下午公交车四点钟的点,没等运动会闭幕式结束,我就带着学生去路边等车。车来了,把孩子们送上车,我再三叮嘱司机,下车时,一定要让孩子们慢点,停稳再下。

我又朝着里面的孩子们喊:“到家后先和家长见上面,一定要给我打电话!”

直到汽车渐渐消失在我的视野里,我才转身回到赛场。坐在观看区里,却无心倾听比赛成绩的宣布,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自己的手机上,直到所有的孩子都打来了电话,我才放下心来。

比赛结束后,和几个参加接力的老师小酌。几杯啤酒下肚,才觉得浑身疲惫不堪,浑身像散了架一样,一点劲儿也没有。回到家也没有上网,斜靠在沙发上看了会电视,却不记得看了些什么。

蒙眬之中,手机铃声响起,一个陌生号码正在呼叫。手机接通,却是运动会径赛组的总裁判。

“张校长,不好意思。”

“什么事?”我有点不知所云。

“你忘记了,白天咱弟兄两个吵过架的。”

“哦——我早忘记了。”我这才明白了所谓的“不好意思”是为什么。

上午,60米比赛的时候,我们学校的娇娇参加了。我知道她的实力,便拿着照相机,蹲在终点准备为她照张相。发令枪响的时候,我半蹲着身子就做好了准备。不料,耳边飘来总裁判的一句话:“第四道成绩判零分。”

咦,这就怪了,才开始跑,又没违规,怎么能判零分?因为正在比赛中,我没吱声。等娇娇冲线的那一刻,我按下了快门,留下了一个美好的回忆。

可是,总裁判还是向计分员交待,第四道的成绩取消。娇娇的眼泪一下子流了下来,委屈得不得了。这时,我实在沉不住气了,几步来到总裁判面前,质问他:“为什么取消我们的成绩?”

“她没用蹲踞式起跑,不符合规定!”

“有这样的规定么?有硬性要求吗?”咱不是体育专业,也不懂体育术语,不得不反问求证 。

“一般60米,100米,200米,都要求用蹲踞式起跑姿势。那天开会我也做了要求的。”

“我怎么没听见?”

“在校长会上没讲,在教练会上讲的。”

“就算是有这样的要求,可是发令员管着干什么来?还有孩子站在那里就放枪?我对这个判法不服。”

“我去问起点裁判去……”总裁判转身向起点走去。

我则带着娇娇回到我们的观看区,不住地安慰她:“不要紧,不就是一次比赛么?贵在参与,成绩并不重要,何况咱的成绩并不差呢!别放在心上,好好准备下一场比赛吧!”娇娇泪汪汪地点了点头,拿起水杯,放在嘴边却并不喝水。看着她失落的样子,我开始自责起来。

在比赛前,是我专门交待学生说:我们没进行过正规训练,不会用蹲踞式起跑方式,容易摔倒,站着起跑就行。

谁曾想,就是我的自作聪明害了孩子——可是,我真的不知道径赛上还有短跑用蹲踞式起跑的规定。

随后,其他学生的比赛陆续开始,我忙着找这个,安排那个,也就把这件事忘到了九霄云外。

“喂,喂,张校长,你在听么?”

“哦,哦,知道了,没什么,我根本没放在心上。我也请你原谅,我和你吵架,不是为了名次,也不是为了成绩,只是为了孩子。对于我们大人来说,这都无所谓。可是,对于孩子来说,却是天大的事情。学校的成绩我不在乎,我只在乎孩子的感受。也请你理解我的心情。”我诚恳地说了这些话,完全是肺腑之言。

随后,我们又寒暄了几句,便挂断了电话。

我突然想起了李镇西老师的一句话:“此时此刻,学生最重要。”是啊,作为老师,作为校长,应该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有时候,为了他们和人吵上一架也未尝不可。

晚上回到家,儿子已经在门口等着了。

“爸爸,你收到多少苹果?”儿子一下子把我问懵了。

“什么苹果?”

“今天是平安夜,明天是圣诞节,今天晚上要吃苹果的。你的学生没送给你苹果。”儿子认真的给我解释道。

“哦,没有。农村孩子不知道这些节日,更不知道平安夜要送苹果。”(我估计,平安夜吃苹果,绝对是平安夜中国化的产物吧!外国人过平安夜应该是不送苹果的吧!)

“我们老师今天收了许多苹果。光小群就送了35个!”儿子眉飞色舞地向我炫耀着。

“是吗?送这么多?”我不知道儿子是不是真的数过,看他认真的样子,我觉得绝不是空穴来风。

“她家是开水果超市的,苹果多。”从儿子的语气里,我听出了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那一瞬间,我突然想:这三十多个苹果里,又包含了多少真诚的敬意呢?)

“那你给老师送了几个苹果。”我问儿子。

“一个没送。”说到此事,儿子一下子没有了刚才的兴奋。

“为什么?我们家有苹果呢?”

“不愿意送。老师总是让我打扫厕所。”儿子的语气里似乎有些许的怨恨,“我们几个商量好了,就是不给老师送苹果。”

“每个同学都要去厕所,打扫厕所是每个同学的责任也是义务。如果都不打扫,厕所里还能进人吗?”我试图消除孩子对老师的“误会”。

“可是,为什么总是让我们几个去打扫呢?别的同学为什么不去打扫呢?”儿子仍然心有忿恨,不平地说道。

“可能是你们热爱劳动吧?”

“那我宁愿不热爱劳动!”说完,儿子不愿意再和我讨论这个话题,自己去看书了。

听罢此言,我心里倒吸了一口凉气。

作为老师,在做一些脏活累活的时候,我们总是习惯去喊那些“听话”的孩子帮忙,有时候还会因为他们干得不好加以斥责。可是,我们很少想到这些孩子们在干活的时候,心里是不是满是埋怨。

别看孩子们年龄小,他们的心眼可不少,一个老师是否公平,在他们小小的心里,比天平衡量得更准确。

这让我想到了我的一些做法……

平时,我让班里的孩子帮学前班的孩子打扫卫生,或者帮忙冲刷厕所,断不会去指名道姓的。

“有愿意帮老师打扫厕所的吗?”

“有愿意帮老师打扫一下幼儿教室的吗?”

“有愿意帮老师打扫一下校门外边的吗?”

“有愿意帮老师去图书室整理图书的吗?”

……

每当有额外的任务,我都是在班级门口露头喊一声,然后转身离去,身后便跟来三五个,或者七八个孩子。最重要的是,在他们劳动的时候,我是和他们在一起的——就算是打扫厕所也一样。所以,每次我的号召总不会没人回应。

“大家中午到图书室借书去吧!”这是我经常给这些孩子的奖励。

“还有些剩下的营养餐,谁愿意吃些饼干,到办公室里领。”有时候,是一些小小的物质刺激。

每每得到些特别的奖励,孩子们高兴得手舞足蹈,回到班里也会炫耀好久,惹得没去的同学都羡慕不已。下一次,我便有了更多的追随者。

“老师,今天有木有饼干吃。”干完了活总会有孩子这样问道。

“你就知道吃!我们帮老师干活,是为了吃么?”不待我回话,便有孩子替我教训了一顿。

每每听到这样的话,我心里就热乎乎的,为自己有这样的学生而骄傲。无论何时,在学生面前,我们都不要做一个指手画脚的指挥者,要让孩子们知道,我们和他们是一样的。心的距离,就是这样慢慢拉近的。

苹果有真的有那么重要吗?当心与心没有距离的时候,没有“苹果”又如何呢?如果与孩子形同陌路,收到再多的“苹果”,又会有多少真正的幸福呢?

记不得多久没下过这么大的雪了。

这雪下的,那叫一个好啊!从昨天傍晚就开始了,先是雾蒙蒙的,飘起些小雪叶,后来雪叶越来越大,随风横冲直撞,好似群魔乱舞。夜深了,雪却没有停下的意思,只听窗外传来簌簌的落雪声。今天早晨起来,雪小些了,地上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要没过脚踝了。这么大的雪,最近十多年是极少见的,只有在记忆的深处还有些许的印迹。

吃过饭,拂去了车上的积雪,和几个住的近的同事打过电话,让他们搭我的顺风车上班去。

载了几个人,却不敢走近一点的路,那路太窄,而且两边多深沟。于是,选择了一条比较远但宽一点的路。

开着车,把速度放到了最低,在少有车辙、脚印的路上蜗牛一样地爬行,时不时见有骑电动车的摔得四脚朝天,暗自庆幸之余也捏着一把汗,唯恐躲闪不及,撞到自己的车上,到时候有千张嘴也说不清了。

虽然开得极慢,但遇事稍一踩刹车,后屁股就向一边甩,心都在嗓子眼儿里掖着,不敢有一丝马虎。这时,我有点后悔自己多事儿了,为什么要拉着其他几个老师呢?这万一……

车速依然开到最慢,前面路上的积雪依然很厚,慢慢地车辙、脚印却越来越少,再往前,我们便成了雪路最早的访客。

终于来到学校,长吁了一口气,心放下了,才感觉到浑身都被汗水浸湿了。

最让我高兴的是本村的孩子们,前几天我讲过,如果下雪了,就从家里带把铁锨来,帮忙清扫积雪。许多孩子都已经在那里干得热火朝天了。我们几个下了车,也加入了清扫积雪的队伍。

因为雪还未停,便只扫出了几条小路作罢。

课间,校园成了孩子们的天堂。下课铃余音未消,老师还没走出教室门,就有孩子迫不及待地冲了出去,在雪地里打啊,闹啊。堆雪人、团雪球、打雪仗、滑雪车……花样可真不少,笑声传遍了校园,震落了老松树上的雪……

我也按捺不住,端着相机到处拍,孩子们不时挤到我面前,做个鬼脸,摆个POS,乐得我几次差点儿掉了相机。

有一个孩子哭着找我告状,说某某的雪球打他脸上了。我看看并不大碍,抓过肇事者,罚他给我暖手,笑得周围的孩子直不起腰,受害者也破涕为笑,挂着泪珠又加入了打雪仗的队伍……

几个年轻教师也加入了打闹的队伍,却成了众矢之的,被打得抱头鼠窜……

我们五年级的主打节目就是堆雪人,男生女生分成两组,比比谁堆得大,谁堆得好。有人去锅炉房“偷”了两块煤当眼睛,有人拿了两把破条帚当胳膊……女同学爱干净,去楼后的人迹罕至的夹道里团了个很大的雪球,却怎么也运不回来。无奈之下,只好求助于男生。最后,强行征用了一辆自行车才运到了目的地。大家在各自的杰作前快乐地合影……

上课铃响了,好几个班级临时决定上一节玩雪的课,我没有制止。玩,本就是孩子的天性,更何况是玩雪呢?

下雪了,玩玩就玩玩吧,教室门关不住孩子的心,玻璃窗挡不住孩子的眼,一两节课和孩子们的快乐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

相关链接:

1、张学勇:大山深处的“香格里拉”(序言)

2、张学勇:学校管理,敢问路在何方(一):新“官”上任

3、张学勇: 学校管理,敢问路在何方 (二):不一样的教师节

4、张学勇: 学校管理,敢问路在何方 (三)“占”便宜,是要付出代价的

5、张学勇:学校管理,敢问路在何方 (四):你好,新厕所

6、张学勇:第一辑   学校管理,敢问路在何方 (五):做个好人难,做个“坏人”更难

7、张学勇:第一辑学校管理,敢问路在何方 (六):我的学生要借读

8、第二辑   遭遇家长,想说爱你不容易(一):与家长的第一次交锋

9、张学勇:第二辑   遭遇家长,想说爱你不容易(二)“问题孩子”VS“问题家长”

10、张学勇:第二辑   遭遇家长,想说爱你不容易(三):话,不说不明

11、张学勇:第二辑 遭遇家长,想说爱你不容易(四):与“事故”有关的故事

12、张学勇:第二辑   遭遇家长,想说爱你不容易(五):改变,艰难得难以想象

13、张学勇:第三辑  关注心灵,送你一对心灵的翅膀:(一)做个学生不怕的校长

14、张学勇:第三辑 关注心灵,送你一对心灵的翅膀:(二)孩子每天都有进步

15、张学勇:第三辑 关注心灵,送你一对心灵的翅膀:(三)呵护,源于细节

附:全书目录


转变源于自我                 成长不可替代


扫一扫,有惊喜!


你若喜欢,圈个“在看”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