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游走周至县耿峪沟||作者:许致勃

 乡音陇风 2020-08-07

纸刊电子版投稿邮箱:Lql15193676218@qq.com   

 主编微信:WSLQL123456789

★欢迎投稿(诗歌,散文,诗词,小说,摄影,绘画,剪纸,刺绣,器乐等艺术作品)附个人简历一份,生活照一张.

散 文 天 地

游走周至县耿峪沟

   文||许致勃  

       321日和朋友相约去周至县观音山游玩,山上还有传说中叔夷、伯奇拒食周粟饿死山上的地方——首阳山。

吃过早饭不敢耽搁就匆匆出门上山,朋友是当地人,她先引我上了山口一座小山,山上有一座庙,我们上了香火钱,向菩萨许了愿正准备向前走的时候她挡住我,指着树丛里一座石碑:“这就是公主墓,传说中的千手观音就埋在这里。”我半信半疑,看我这神奇,她又把我带到另一座墓志碑跟前,墓碑上的字模模糊糊,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把墓志看完。

传说周代兴林国妙庄王有三位美丽的公主。大公主叫妙音,二公主叫妙允,三公主叫妙善。三个女儿自幼出家修行,父王不允准她们去,她们便偷跑到白雀寺。父亲百般刁难,并许以重愿给他们荣华富贵,诱使她们回家,大女儿和二女儿先后都离开寺庙,只有三女儿妙善坚决立志修行。妙庄公一气之下派二女婿带领军队一把火烧毁了白雀寺。庙里500多个和尚和尼姑都被烧死在里面。在庙内修行的妙善也被烧伤,幸被菩萨派神救出,她历经千辛万苦到前面的香山继续修行,成了香山寺主持,终成正果。 佛经讲,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妙庄王做了恶,身上长了很多脓疮,什么药都用尽了也无济于事。庄公向神求救,神说非要亲骨肉的一只眼一只手作药,才能医好。大公主不愿意,二公主舍不得,还骂神是妖言惑众。三公主妙善至善至孝,尽管父王做了那些恶事,一听说要亲生骨肉的一只眼和一只手才能治好病,自己就挖了一只眼,砍了一只手给父王作药。妙庄王服药后,全身脓疮消失,身体康复。 妙庄王听说香山菩萨献给他手眼,就前来进香参拜。女儿岂能受父亲参拜,见父长拜,妙善就一侧身,成了现在庙宇所供的千手千眼侧身像。妙善的大孝行为感动了释迦牟尼,释迦牟尼就召见妙善公主:“你这大孝子,舍了一只眼、一只手,我就还你一千只眼、一千只手。”这样,妙善公主就成了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为成千上万的善男信女所崇敬。

     看完墓志,朋友又带我到上面另一个小庙里进了两柱香,烧香的时候守庙老头不让进门,我正纳闷的时候朋友解释说:“这是为了防火灾,以前这儿曾因烧香发生过一起大火,一笔火把整个寺庙全烧毁了,现在烧香都在外面烧呢。原来这庙里的塑像可好啦,塑得跟真人一样,神灵活现。” 她带着惋惜的神情,“昨天那几个老婆婆挨家凑钱就是准备重修这个庙。”“奥——”我这才恍然大悟,昨天我捐了五元钱原来就是给这儿做贡献的。

在这里没敢多呆,我们又从山梁上下到沟底,沿着新修的水泥路向前进发。

靠近山口的地方还有几户人家散落在两边的山坡上,大路两边也只有几家住户,朋友告诉我,为了退耕还林政府动员搬迁,大多数都已搬到山外去了,剩下一些刚盖了房子或者条件好点儿的都不愿意搬迁。说话间就看见一座新房特别气派,路西边是五层小洋房依山而立,玻璃窗子镶嵌在房子外雪白的墙壁上,有的反射出闪闪亮光,有的反射着山水的影子,因角度的变换有的明,有的暗;屋子的门是中式的本色木门,清漆打得油光油光,古朴典雅,围墙是麻花钢做的栏杆,两扇大铁门合起来是一个拱,上面组装着艺术造型,时尚气派,跟院子里的小桥流水相映成趣。路东边还有一座小院子,北边是三间瓦房,院子布置得像一个花园,有芭蕉树、棕榈树、四季青、小凉亭……小路虽短却也曲曲折折,大门和围墙又都是木质的亮着本色,让你油然想起红楼梦里的描画美不胜收。大路两边东西合璧组成一幅绝美的画图,透射着设计者的巧妙绝伦。主人告诉我们建这房子里里外外花了近千万,让他搬迁当然不愿意了。

再往里走,不多远就是一座又一座现代小洋房,这些房子造价大都以百万计,跟一些老式房屋比肩而立。此刻我心里不禁愧疚了,以前我们总是以“山里人”称呼他们,话间不免贬损,有瞧不起人的意思。改革开放山里人靠山吃山,发展农林牧业发家致富不比城里人差,加上他们空闲劳动力出外打拼,有聪明才智吃得苦耐得劳,很多人都干成大事,是很多城里人特别是城里的年轻人无法比及的。

越往里走老旧房子越来越少,替而代之的是现代化小洋房,房屋规模越来越大,样式越来越多,档次越来越高(如果旅游旺季来,有的我都不敢问津),投资的迹象越来越明显,大都挂着各种名目的庄园招牌,有很多还在紧锣密鼓的建造。整个沟道就像一个庞大的建筑博物馆,任你观览。 
 
路上行人稀少,但是小车出出进进不断。我们两人边走边看,跟这阵势很不协调——路上几乎没有步行的人。

一条河道顺着山沟蜿蜒而上,沟道坡度不大,比较平缓,没有那种哗哗奔流和轰轰隆隆的咆哮,河水像一位稳健成熟的老人不紧不慢的向下而去,又像是一帮收工的妇女说着笑着边走边聊。

     水泥路随着山势拐来拐去,费了好大的劲儿走完一个弯又是一个弯,到正午时分我们才走了十多里地,人困马乏的时候自然想到买点吃的,可是除了农家乐,庄户人家很少,想讨口水都很难。农家乐都没有开始营业,他们有的加紧扩建,有的翻修,有的正准备器具。快到“雷打石”的时候才见到一家商店,买了两桶方便面让店老板烧了壶开水,吃了充了个饥。

一路上除了看房子,什么也没有。两边的山上树木都还没有发芽,山坡上树林间偶尔夹着一点绿色,或者一丛丛白花,特别醒目。其实你到跟前一看,树枝上点点嫩芽正悄悄地向外探头探脑地窥视着春风融融的世界,这时再想象山上那大片大片的树木在经过一番蓄势待发之后,猛地一下子染绿大大小小的山岭那该是多么轰轰烈烈地啊!这个地方山峰很少有巉岩峭壁,树木茂盛植被很好。间或有一些大石块石崖羞羞答答的夹在万木丛中,摆着各种姿势显出不同风韵,待到整个儿山川都挂上绿装,那才叫一个美呢。听说这里有很多国家珍稀动物,但平时难得一见。在我们返回的路上有两次让我们激动了一阵子。第一次是在树丛里看见两只锦鸡,朋友几乎叫了起来,他让我快拿出相机拍下来,但是我刚拿出摄像机,它们却不急不慢的走进树丛里去,不管我们怎样吆喝,它们不理不睬悠悠荡荡的在树丛里穿行,害得我们只拍下一个树枝遮挡的身影(后面图片是从网上下载的)。另一次看见了两只喜鹊,可惜的也是我们的动作太慢,跟不上它们的行动,我只拍了一只,另一只好像不愿意让我们这些陌生人欣赏它的芳容,毫不客气的连招呼也不打就飞走了。

 下午快四点的时候,我们才走到碾子坪,听老乡说路还远着呢。就是到了观音山下,上山还有几十里路,要想到首阳山必须在观音庙借宿一晚,第二天才能上山,不然就来不及返回。老乡一席话像一盆冷水浇得我从头凉到脚,我们只好悻悻而归。回到住处已是下午六点,听人说观音山上很冷,上山必须穿棉衣,到首阳山上夏天的早晚也要穿棉衣。首阳山是千里秦岭第二主峰,海拔2720米,一听这话我才不觉得失落,要是我们上了山,那样冷的天够我们受的,还不知道要遭什么罪呢。

顺便说说这首阳山。传说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国君(在今秦皇岛一带)的两个儿子。相传其父遗命要立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认为有违父命而不受,叔齐也不愿登位,先后都逃到周国。周武王见他们是贤士,想收为己用,许以高官厚禄而不受。周武王伐纣,二人认为以暴制暴不妥,拦马谏阻。武王很是气恼,要杀了二人以除绊脚之石,幸得姜太公阻劝才保住性命。武王灭商后,他们以食周粟为耻,躲到首阳山上采薇而食。后来遇到一山妇,讥笑他俩说,不食周粟的话,那么这山也是周朝的山,薇菜也是周朝山上长的,你们怎么吃呢?听罢二人连野菜也不食,饿死于首阳山。伯夷、叔齐在首阳山死后,儒家尊二人为圣贤,道家尊二人为大太白神和二太白神。

      首阳山的故事有许多版本,大同小异。首阳山也遍布全国,有河北岚县、河南洛阳、甘肃河源县、山西等地,反映了一种历史文化。当我在周至县环山公路旁见到巨大的牌楼上写着“首阳山”三个字时随即产生兴趣想攀登此山,虽未得实现倒也有不少格外收获,是以为记。

作者简介:许致勃,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现退休在家赋闲。曾在省内外报刊发文三十余篇,并多次获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