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粒淋比上升1个单位,慢阻肺风险增加27%!

 板桥胡同37号 2020-08-07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有潜力成为COPD的一个标志物!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科最常见的一种慢性病,由于该疾病是一个慢性进展的过程,治疗过程长,治疗费用常常是压在患者身上的一座大山,对于全球各国而言,COPD已经成为巨大的经济及健康负担。
目前在临床上,COPD主要的检查方法主要是依赖肺功能检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生物标志物是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但是肺功能检查并不是一个完美的检查,许多患者没有办法检查肺功能,该检查本身也不能检测所有疾病类型,因此,专家们还在寻找更简单、可靠的生物标志物。
 
图1 NLR和肺功能关系的研究

而目前一项研究表明[1],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有潜力成为COPD的一个标志物。

NLR是何方神圣?

其实,NLR在临床上有个简化的名称,叫做粒淋比,NLR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它在炎症的诊断中早有应用,炎症患者的血常规报告里就会有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他们的比值就是NLR,而COPD 患者通常伴有全身性炎症的临床特征。

从生物学的理论上讲,NLR的增加表明中性粒细胞增加,而淋巴细胞则相应减少。中性粒细胞增加会刺激细胞因子的产生,进而破坏肺组织,可能损害肺功能并促进COPD的发展。

所以,他们之间确实存在理论上的联系,而专家们通过实践证实了这一点。

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诸多著名学府的专家发现,虽然NLR和COPD有关系,但目前医学界里还没有临床研究调查过NLR与肺功能和COPD之间的具体关联,因此,他们通过一个叫做标准衰老项目(NAS)的研究来分析NLR与COPD的关系,这项研究开始于1963年,历经30余年,参与研究的患者大多是二战后的退伍老兵,主要位于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地区。

这项大型研究的结果不完全符合专家们起初的推断,一开始专家们预测NLR与肺功能密切相关,但结果却显示肺功能与患者的年龄更具有相关性,随着年龄的上升,患者的肺功能是呈现一个下降的趋势。
 
图2 NLR与COPD发病率的关系,与正常患者相比,COPD患者NLR发生改变的风险比为1.27,这意味着更多的COPD患者NLR会改变。
 
NLR与肺功能的关系不如年龄大,那么NLR就真的与COPD毫无关联吗?

事实并不如此,研究者们发现,NLR与COPD的发生率密切相关,NLR只要上升一个单位,COPD的发病风险就会增加27%!而且NLR与肺功能的相关性可以持续10年以上,可以作为一个长期稳定的标志物。

此外,由于COPD已经被证实与吸烟密切相关,研究者们想看看吸烟、NLR和COPD是否存在一定的关联,他们发现NLR的上升时,一个名叫 cg05575921的基因会出现甲基化减少的情况,巧合的是,cg05575921几乎就是吸烟者的一个标志,随着吸烟次数的增加,这个基因的甲基化逐渐减少。

不过此次研究结果发现,不吸烟的COPD患者,cg05575921基因的甲基化程度也减少的很厉害,因此,吸烟引起的炎症反应肯定不是COPD患者的唯一病因,可能还有其他与NLR相关的未知炎症反应在破坏着患者的肺功能。

由于血常规是临床上几乎最常见的一个检查,获取相对容易,因此NLR作为一个标志物,对于患者和医生来说都是非常经济实惠的,医生们可以根据NLR的上升程度来判断COPD患者的炎症情况以及调整用药。

不过,虽然NLR与COPD有关,但如果想通过检查NLR来诊断COPD,就得像其他化验报告一样,需要确定NLR的参考值,比如我们熟悉的白细胞参考值就为4000–10000万个国际单位,而研究者们还无法确定NLR作为检查的参考值,所以,NLR和COPD之间的因果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图3 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淋巴细胞(LYM)、白细胞介素-6(IL-6)、D-二聚体和NLR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疾病分型的诊断价值

有意思的是,NLR不仅能用来诊断COPD,在今年新冠疫情肆虐的大背景下,有学者发现NLR能够用于鉴别新冠肺炎患者,来自安徽省立医院的医生研究发现[2],当NLR的参考值为3时,用来诊断新冠肺炎的敏感度达到了100%,特异度为73.1%,可以说是非常合适的标志物,所以说NLR与肺部炎症确实是有着解不开的缘分啊。
 
 
参考文献:
1.Gao X, Coull B, Lin X, et al. Association of 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With Pulmonary Function in a 30-Year Longitudinal Study of US Veterans. JAMA Netw Open. 2020;3(7):e2010350. doi:10.1001/jamanetworkopen.2020.10350
2.费明明, 童飞, 陶小根, et al.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疾病分型的诊断价值[J].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20, 32(05):554-558.

本文首发:医学界呼吸频道

本文作者:燕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