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潇湘原创之家‖ 张燕飞 无影灯下

 潇湘原创之家 2020-08-07


无影灯下

作者简介

       张燕飞, 洞庭湖畔长大的农家姑娘,做过护士和全职母亲,现已退岗休养,热爱旅游和阅读,喜欢用文字还原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很想为我一同并肩作战的兄弟姐妹们唱首赞歌。 

——作者 

       夏日炎炎,天气闷热难受。我在更衣室里换好了浅蓝色的手术室衣服,去办公室参加医护人员的晨间交班,同时要安排好手术室一天的工作。

       一阵急骤的门铃声中断了即将进行的晨间交接班。“车祸急诊手术”,夜间值班的急诊室医师边说边推着一台平车,直接进了手术室办公区的走廊。平车上躺着一个面部血肉模糊,仿佛气息全无,看上去绝对分不清年龄、性别和生死的泥人。

       一位三十多岁的妇女,乘装满货物的手扶拖拉机,不小心从急驰的拖拉机上摔到了马路上。呼吸心跳微弱,神志不清,休克血压,B超显示:腹腔大量积液(内出血),其他的已经都看不清楚了。麻醉师在去手术间短短的几步路程中,掌握了病人的基本情况。手术室护士立即给病人建立了静脉通道,输上生理盐水和代用血浆,备血,迅速准备手术器械和药物,对病人进行一些简单的清洗。我火速消毒双手,穿好绿色的专用手术衣,手术器械大至腹腔拉钩小至缝合针线,都详细清点、核对,记录在册。手术室不分昼夜,经常有紧急战况,护士们早已练就了各种临阵磨枪的本领。外科医师和麻醉医师已闻风而动,各就各位。

      无影灯下的战争已拉开序幕,全身麻醉到位,手术实施有条不紊。切开皮肤、分层止血、拉开腹腔,手术视野一片汪洋;高频电刀、电动吸引、血管缝合,主刀将军及几位得力助手动作敏捷、精准。病人血压已测不到,心跳停止,麻醉师盯着监护仪不断地报告,并同步调整人工呼吸机的合适频率。血浆及血液在源源不断地注入病人的体内,止血药和强心剂轮回上阵,巡回护士箭步如飞地穿梭在血库与手术室之间;手术台上的将土们凝神静气,目光如炬,探寻病人腹腔内出血的源头,绝不放过一线生机。

      病人整个的腹腔已一片狼藉,脾脏破裂大出血,需立即切除;肝和双肾也受损,深度裂口,血如泉涌,修补刻不容缓,这都是人身上血液最丰富的器官;肠系膜多处破损肠管也开裂了,肠管部分切除与吻合术势在必行,肠系膜止血更是不容忽视;手术过程中的种种意外和并发症正在进行时……

      手术方案已在主刀将军的脑海中秒速生成,切脾术、肝肾修补术、肠管吻合术及肠系膜修复等,他已成竹在胸,轻重缓急,主次分明。人人全神贯注,动作娴熟。生命在急速地流失,时间在缓慢地流趟。汗水已湿透了每个人的衣裳。谁的眼睛都不敢眨一下,每双巧手都在迅疾地翻飞,忘记了饥饿和时间。一小时过去了,又一小时过去了……渐渐地,病人开始出现心跳,血压从零开始在缓缓上升,与死神的拉锯战终于开始有点胜算,大家精神振奋,信心倍增。

      手术在继续,脾脏已切除,创口处再无一丝鲜血渗出;肝和双肾的裂口都是用大量的羊肠线缝合,主刀将军飞针走线绣出了一朵朵血染的花儿,重重叠叠,有效地堵住了血的泉涌;肠管吻合术堪比在显微镜下的操作,既美观又严丝合缝;受损肠系膜的处理已是完美的收官。整整十二个小时的手术,台上的每个人就靠吸管喝了几杯牛奶充饥和提神。

       手术室的大门开开合合,台下的医务人员忙进忙出,还不停地宽慰着那些精神高度紧张的病人家属,及时更新手术动态。整个抢救过程涉及医院多个部门,如急诊、药房、检验及血库等都是绿色通道,分秒必争。

      手术结束,麻醉终止。病人很快就睁开了眼睛,神志清楚,眼眶里有泪花在闪烁。这么危重的复合伤已属罕见,她几次心脏骤停,血压为零,与死神擦肩而过;生命的顽强与医者的妙手,回天有力,与死神的搏弈终于完胜。无影灯下的将士们虽满身疲惫却挂着满脸欣慰的笑容。

      每一台手术都是一场有计划的或没有计划的特殊战争,不管春夏秋冬,逢年过节,都无法停歇。那些书面的或口头的手术通知无疑就是吹响了的号角,战斗开始了,手术医师、护士及麻醉师就是一支装备精良,配合默契,技能强悍的突击队,转战在抢救生命阵地的最前缘,昼夜出击,废寝忘食是常态。

      无影灯下,那些挺直的背影,就是一道道阻挡生命流失的钢铁长城。

本期图片:网络

本平台投稿启事投稿启事  本平台稿费发放说明稿费说明

本刊新设“潇湘小作家”,诚征中小学生佳作,欢迎推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