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洞庭作家】姚爱华 牛人

 潇湘原创之家 2020-08-07

牛  人

作者简介

      姚爱华,岳阳市弘毅新华中学语文教师,近年来倾心于语文主题学习阅读的研究,用实际行动推动语文教学的改革实践。

  湘方言中,“牛”是特别厉害之意。我今天要说的,是老家一位故去近十年的长者。

  牛人姓吴,名力求,个子修长,一双深邃的眼睛微陷进眼眶,乍一看,有些冷冽。我是不敢直视他的,但他和老父亲十分要好,于是很小的我,便总需在他来家与父亲闲聊时低眉顺眼地给他递上一杯白开水。三十多年过去,我依然还清楚的记得给他递水时心吓得砰砰直跳的声音。

  从我记事起,他一直在村小教书。到我上小学,他便成了我的数学老师,后来村小合并,我上初中,他依然教我数学,初二时,增设物理课,在我们诧异的眼光中,他又走上了物理课的讲台,印象中,他好像还教过我们生物。

  吴老师很有威慑力。他的课堂从未有学生敢讲小话开小差。有一次,下午第一节课,上课铃响了一会,吴老师才匆匆赶进教室。几个细心的女生发现老师赤着双脚,一条裤腿略卷,小腿肚上还有一块未冲洗干净的污泥。于是在老师背过去板书的时候,女生们的视线不免发生偏移,甚至在老师转身时一位腼腆的女生视线竟与吴老师那冷冽的眼神相撞,白净的脸腾地一下红到了脖子根。这堂课,吴老师没再看她,但坐在她旁边的我仿佛感觉得到她恐慌的心一直在砰砰直跳。第二天午饭后返校,贪玩的我走上了一条田间近道,无意中却看见田间一个穿白衬衣的身影,那不是吴老师么?原来,老师除了要给我们上课,还得充分利用时间劳作,因为,他家里还有五个年幼的孩子,爱人实在忙不过来。可惜那时幼小的我们并不懂得去为老师分担一些什么,只是不再关注他偶尔粘上泥巴的裤腿了。

  吴老师布置的作业从未有人敢半点马虎与虚伪。那时候乡下的孩子,能读书已是不易,自己去买新本子是不可能的。我那时用的是父亲记账的废本和哥哥姐姐课堂作业本的尾页。能干的母亲用线牢牢地钉上,线脚走得很漂亮,还用彩纸做上封面。这样花花绿绿的本子,很有特色,写作业时,我总是非常用心的把作业纸对折,再按照老师的规矩写上日期,次数。每次交上去,就盼着快点发下来。因为看着作业本上那一个个鲜红的百分,我的心就会成为放飞的风筝。母亲拿到写完的旧本子,总是会笑眯眯地数数有多少个百分,再给我一个新钉好的本子。初中三年,我养成了严谨思维和细心答题的好习惯。我想:直到现在,我对学习还有着如此执著的热情,跟这段生活是有着重要关联的。

  吴老师虽然被学生私底下称为“冷面阎罗”,但每一个学生都对他心服口服。不论他任教什么科目,期末考试全乡排名,从未跌出过前三;他上课从不拖堂,这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最令我们瞠目结舌的,是黑板上的板书,他敞手画的几何图形,一点不比用教具画的差;课堂上,我们很少见他翻书看教案,两支粉笔,以及他抑扬顿挫的讲课,足以让我们的心安于室内。我们那一届学生初中毕业时,有九个人上了县一中的录取线,这在我的母校是史无前例的。在偏远的乡村,一位土生土长的民办教师,用他的博学与睿智,为我们打开一扇扇追求知识的窗。那时的家乡,还是一方贫瘠的土壤,但是却每年都有学子挤过高考的独木桥,走向四面八方。

  走回三十多年前的记忆,课余的吴老师手拿报纸或杂志静坐一隅的身影格外清晰。甚至还记得他看书读报时手里总是在用笔记着什么。后来父亲告诉我,吴老师在教书前在村里跟着一位老中医当过赤脚医生。多年来他一直自己钻研中医学,也总是免费为乡里乡亲看看头疼脑热什么的。不久,我竟真的亲自体验了一回吴老师当我的主治医生。那时,大学毕业的我回到母校任教,也许是太劳累,也许是别的什么,正在教室里上课的我,左腿突然失去知觉。辗转来到市医院,专家借助CT也查不出病因。万念俱灰的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在同事的建议下,到吴老师家里向他求助。真没想到,吃了两个疗程的中药后,我的腿竟然完全康复了!

  吴老师没有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却依然成了十里八乡特别厉害的老师;他没有进过专门的医学院,却治好了无数疑难杂症。虽然他已故去多年,但在老家那个偏远的乡村,他依然是个传奇。

本期图片:网络(与文中内容无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